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卵巢早衰是40岁以前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绝经相似,是一种病因复杂,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多以闭经、不孕及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就诊。我科门诊自2000年5 月~2003年5月诊断为卵巢早衰者34例进行分析与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胎儿卵巢薄片异体移植治疗卵巢早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女青春期发育后,若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者称为卵巢早衰。本院于1994年5月进行了首例胎儿卵巢薄片异体移植治疗卵巢早衰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POF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导致生育能力丧失、生殖器官萎缩、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及社会问题[1].POF的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放疗或化疗等因素密切相关[2],其诊断及治疗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日益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卵巢早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无月经,高促性腺激素及低雌激素症状。大部分卵巢早衰无明确病因可循,已知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常染色体突变、环境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早衰危害妇女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诊断卵巢早衰的妇女需处理好三方面的内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不育和由于卵巢衰竭所致雌激素缺乏的短期和长期症状。  相似文献   

5.
为使绝经后妇女及罹患低雌激素水平的原发闭经及卵巢早衰等病员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给予适时防治。我院采用Myrial公司生产的Soundscan2000型骨质疏松检测仪,检测患者胫骨长轴超声速度,以评价骨质量,分析预期发生骨折的风险。自1996.1~12,共检测488例,分4组:①20~35岁月经正常健康对照组154例;②约经3a以上280例;③低雌激素性原发闭经28例;④卵巢早衰26例。结果显示:正常人群对照组超声速度平均(4060±386)m/s,明显高于后3组(尸<001),并显示超声速度与年龄及雌激素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634P<0.001。我们认为:这种新型测量密质骨超声速度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高,便于推广的优点,且无X线幅射,在妇产科领域中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青春期发育后至40岁前出现闭经,血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浓度过高,有时伴潮热出汗等绝经症状,与生理性绝经十分相似,故称之。对我院近4年来92例诊断为卵巢早衰病人的临床资料、内分泌检查及其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与卵巢雌激素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9例更年期抑郁症妇女及40名正常更年期妇女的晨7时血清雌激素水平,并与笔者前期测定的一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更年期抑郁症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更年期妇女(P<0.01),但更年期综合征组与更年期抑郁症组雌激素水平接近(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出现一系列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症状可能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但尚不能证实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与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生有特异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菟丝子总黄酮(TFSC)对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一次性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联合皮内注射白消安法制造大鼠卵巢早衰模型。提取与分离TFSC。将9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以及TFSC低、中、高剂量(35、70、140 mg/kg)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造模,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给药10 d后处死大鼠,称重,取血清检测大鼠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取大鼠的卵巢组织,称重,计算大鼠卵巢指数; 10%甲醛溶液固定后制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的形态学变化;观察卵泡发育,计数卵泡数量。结果模型组表现为持续的动情间期、无动情前期或动情期。正常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低、中、高剂量组的动情期分别为4~5 d、5~6 d、7~8 d、6~7 d、5~6 d。各组大鼠的雌激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低、中、高剂量组的体重、卵巢指数均降低(P <0. 05),但与模型组比较,TFSC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卵巢指数均升高(P <0. 05)。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低、中、高剂量组总卵泡数少于正常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中、高剂量组多于模型组(P <0. 05);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低、中剂量组生长卵泡少于正常组,雌激素对照组及TFSC中、高剂量组多于模型组(P <0. 05)。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卵巢明显萎缩,生长卵泡数量减少。结论TFSC对卵巢早衰大鼠的卵巢功能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增加卵巢早衰大鼠的卵巢重量及卵泡数量,提高雌激素水平,对卵巢早衰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卵巢早衰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其病因极其复杂,治疗相当棘手。西医对此缺乏有效药物,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肾虚,故采用补肾为治疗原则;植物性雌激素作为一种绿色雌激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其现阶段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根据中医理论提出用营养药膳来防治卵巢早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早衰(Prenaturecaftan faiure,PoF)系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症发育正常的妇女、40岁前自然绝经、促性腺激素过高、血雌激素水平下降者称之为卵巢早衰,其发病率为3.8%。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渐至闭经、或月经规律突然闭经、不孕不育、潮红、烘热、出汗、情绪改变、烦躁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性欲下降、阴道干燥、痛、生殖器官萎缩、尿失禁、老年性阴道炎、骨痛等。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中医的闭经、早发绝经、经水早断、经断前后诸症、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40岁之前出现的卵巢功能衰竭,其相关病因涉及遗传学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酶学障碍,原始卵泡储备过少、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大多数卵巢早衰为特发性、原因不明.卵巢早衰危害妇女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对其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李珂  张玉珍 《甘肃医药》2011,(8):464-465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青春期发育后若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的现象。本病是现代妇科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历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列出卵巢早衰这一病证,但散见于调经等章节中,反映了前人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分期,从五个阶段对卵巢早衰相关的历代中医药文献记载,予以撮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早衰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灵  阮祥燕 《医学综述》2008,14(23):3557-3560
卵巢早衰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40岁前出现卵巢衰竭。卵巢早衰的病因复杂,可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医源性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等引起。但是大多数卵巢早衰为特发性的,原因不明。卵巢早衰危害妇女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上效果不理想。通过对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寻求预防、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将104例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绝经后妇女分成两组,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雌三醇软膏)54例(治疗组),口服抗生素50例(对照组),用药12周.结果 采用雌激素治疗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和阴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能有效减少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期雌激素与血脂代谢的相关及意义,以便早期作出诊断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法78例绝经期妇女,并同时设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的雌激素水平。Beckman、Coulter、CX5-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C、LDL-C。利用统计方法比较绝经期妇女组与对照组雌激素、血脂结果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素明显降低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明显降低。结论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素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降低,提示临床及时早预防、早治疗,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更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一般被定义为40岁之前绝经,同时伴有高促性腺激素(FSH>40IU/L)和低性腺激素血症.POF的发病率约占妇女群体的1%,在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发生率为10%~28%,在继发性闭经患者中发生率为4%~18%[1,2].卵巢早衰对妇女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患者提早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低雌激素水平可导致骨质疏松及生育力的减退.工作单位:湖南省株州市一医院妇产科.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为甾体类固醇性激素,人体雌激素有雌二醇、雌二三醇和雌酮,其中雌二醇生物效能最强.近年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足雌激素的上要靶器官之一,循环雌激素的水平的变化与妇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应用雌激素保护脑组织功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雌激素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众多,包括牛殖系统、骨骼、心血管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有关雌激素保护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植物雌激素及其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并非真正的甾体激素,而是植物体内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极为相似,它既具有雌激素特性,又能根据内源性性激素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结合,表现出抗雌激素效应.据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特别对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减少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激素依赖性肿瘤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卵巢早衰病因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初潮以后到40岁之前发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近年来,临床上POF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OF发生率为1%[1],30岁之前的妇女人群发生率约0.1%[2].由于POF导致生育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对POF的病因学及诊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