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了62例肾段恶性肿瘤B型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学诊断分型上的关系。透明细胞癌B超的图像显示出肾脏增大,实质内不均匀的弱回声和集合系统受压等特点.颗粒细胞癌的回声较透明细胞癌强,甚至有40%的病例出现强回声团。肾母细胞瘤均较大,肾脏形态失常,肾内结构受挤压移位或显示不清,肿瘤回声强弱不均匀.移行上皮癌多以肾集合系统内较明显的实性弱回声特点与肾窦的强回声形成鲜明的声学界面.混合细胞癌常以癌细胞的混合性质而掺杂上述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L—丙酰肉碱对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及体外抗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L-丙酰肉碱对缺血再灌注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5min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与心功能指标;应用电子顺磁共振观察L-丙酰肉碱对Fenton体系及二甲基亚砜碱性有氧体系产生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L—丙酰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强 《上海医学》1998,21(2):65-67
目的:观察L-丙酰肉碱对异丙肾所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损害模型,心肌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损害程度,应用电子顺磁共振观察L-丙酰肉碱对二甲基亚砚DMSO碱性有氧体系产生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豆异黄酮组造模前给予连续15天的大豆异黄酮灌胃。再灌注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同时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浆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和心肌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丙二醛表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外泄减少。结论:大豆异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自由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大豆异黄酮提高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降低丙二醛,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清除剂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证实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涉及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自由基清除剂在清除机体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对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备受关注。自由基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子,而自由基清除剂在心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自由基清除剂在心肌保护作用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nmhaFG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非促分裂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mhaFG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闭塞30min后再灌注3h,再灌注前10min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nmhaFGF。测定各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和发生率,评定心律失常分数;再灌注24h后,测定血清AST、LDH、CK-MB含量,并计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静脉注射nmhaFGF(20,40,80μg/kg)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和模型组相比,nmhaFGF各组大鼠的VT和VF发生率减少,出现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延迟,持续时间缩短;另外心肌梗死区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及梗死区占危险区百分比均有所降低;此外,血清心肌酶含量AST、LDH、CK-MB显著降低;以80μg/kgnmhaFGF作用较明显,其作用强度与8mg/kg普萘洛尔相当。结论:nmhaFGF对大鼠缺血再灌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L 精氨酸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 12只杂种狗随机分成对照组 (生理盐水组 )和实验组 (L 精氨酸组 ) ,每组 6只建立肝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 ,肝缺血时间为 45min ,于再灌注后 30min、1h、2h分别抽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再灌注各时间点实验组AL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再灌注 1、2h ,实验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L 精氨酸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制兔肠节段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与自由基清除剂抗损伤作用。分别测定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及内毒素含量变化;再灌注结束后,测定肠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后血中各项生化指标轻度升高,再灌注后则明显升高,给予SOD+CAT能抑制再灌注阶段的损伤及内霉素吸收,但对缺血阶段无效。表明内毒素的吸收与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洪李萍  陈玉培 《重庆医学》2007,36(2):176-178
在再灌注之前或同时应用细胞保护剂,是防治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措施.Mg2 是体内300多种酶的辅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镁制剂作为细胞保护剂应用于再灌注损伤,可发挥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现就镁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AMI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松  吴熹 《铁道医学》1999,27(6):376-378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0在结合低温高钾时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非工作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comtrol)为实验对照组;B组(IPC),37℃下行单次5min停灌注加5min再灌注,建立IPC;C组(腺苷受体非造反阻断剂葳茶碱加IPC)建立IPC前预灌苯茶碱(100μmol·L^-1)5min;D组(腺苷),预灌腺苷(10μmol  相似文献   

11.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TMZ5或10mg/kg),共4组,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脉。余3组制作RI模型,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或10mg/kg)及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30min及再灌注40min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再灌注40min时测定RI区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变化。结果:药物组在缺血30min时及再灌注40min时的血清CK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的MDA显著增高,SOD、GSH及GSH-Px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相比较,药物组的MDA显著降低,SOD、GSH及GSH-Px显著增高。结论:TMZ能抑制心肌细胞缺血及再灌注时心肌酶的漏出,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剂GSH的含量及SOD、GSH-Px的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及其有害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脐血浆(UC)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脐血浆保护组(UC).利用Langendorff 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I/R组LDH活性明显增高,SOD活性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脐血浆(1∶100)则明显减少LDH的漏出,同时使SOD活性升高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脐血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脐血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左冠脉前降支阻断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的保护作用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 +优降糖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组、七氟醚 +优降糖组及单纯优降糖组。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面积的比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凡加用优降糖的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激活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 ADM)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和ADM+ LIR组(ADM组),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比色法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缺血预适应(IPC)和牛磺酸干预(TAU)3组。TAU组灌胃3%牛磺酸溶液300 mg/(kg.d),IPC和I/R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4周后各组均经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PC组于缺血前行心肌缺血预适应。连续监测心电图,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I/R组比较,TAU与IPC组ST段抬高幅度降低,室早出现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缩短,室速、室颤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结论牛磺酸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LPS预处理组(ET组)。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学改变,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RAK-4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 HE染色提示ET组心肌细胞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ET组及I/R组心肌组织IRAK-4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NF-κB及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均P〈0.01),并且ET组的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抑制IRAK-4表达进而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可能是LPS预处理减轻心肌I/R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豆苷元高、低剂量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10min经舌下静脉注入大豆苷元溶液,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经舌下静脉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40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12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值。结果:大豆苷元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值降低,血清MDA值减小,SOD值升高,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是多途径的,迄今为止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比较公认的有氧自由基学说、细胞内钙超载和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氯胺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对组织器官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对幼鼠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SD幼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组(CMP组).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 (Tn-T)和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