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70-2771
目的研究滋补肾阴方药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gal复制衰老小鼠模型。测定衰老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血清中白介素-2(IL-2)水平,并观察滋补肾阴方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滋补肾阴方药能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并提高胸腺指数、脾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血清中IL-2水平。结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免疫功能可能是滋补肾阴方药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 5 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和补阳组。于卵巢切除 1周后 ,给大鼠灌胃给药 ,连续给药 3个月。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大鼠胫骨进行形态计量 ;分别采用小鼠胸腺细胞检测法和IL 6依赖株细胞增殖反应检测法测定IL 1和IL 6的活性。结果 :卵巢切除 3个月后 ,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 (TBV % )明显降低 ,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 % )和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 (TFS % )皆显著增高。同时 ,IL 1和IL 6活性亦显著增高。给大鼠灌服滋补肾阴方和温补肾阳方后 ,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 ,但程度有所不同 ,温补肾阳方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 :温补肾阳方对IL 1、IL 6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滋补肾阴方 ,这是其对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之所以优于滋补肾阴方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温肾阳与滋肾阴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经60Co照射的瑞氏种小鼠作为再生障模型,观察温补肾阳与滋补肾阴两类中药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结果发现对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温补肾阳方的作用优于滋补肾阴方,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亦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4.
左归丸对雌性小鼠阴虚模型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通过左归丸对实验性雌性阴虚小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其滋补肾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甲状腺素片灌胃造成雌性小鼠阴虚模型 ,造模前 2d起给予中药灌胃。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小鼠外周血FSH及E2 含量。电子天平称取胸腺及卵巢的质量。结果左归丸组及左归丸去温阳药组E2 含量较模型组高 (P <0 .0 1) ,且左归丸组胸腺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减少较少 (P <0 .0 5 ) ,两组中药复方之间在影响FSH ,E2 、卵巢质量及胸腺质量方面差异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补阴复方左归丸调节雌性阴虚小鼠生殖内分泌的功能可能是其滋补肾阴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滋补肾阴是经间期出血的基本治法,但单纯地滋补肾阴不见得收获疗效,若再过用清降虚火之药物,会进一步损伤阳气,阻碍经间期重阴转阳的变化而加重出血。经间期重阴转阳的阴阳变化失调是其出血的根本原因,阳虚型经间期出血,因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气化等作用均减弱,治疗时应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趋势,在滋补肾阴的基本大法上重视助阳法的应用,既能促使精血津液生成代谢,保证血循脉道而行,还可刺激卵泡正常发育及顺利排出,改善黄体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和"。  相似文献   

6.
宋灏 《光明中医》2011,26(6):1283-1284
地黄丸类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肾虚病症的重要药物,其作用显著,为古今医家所重视。肾虚病症可概括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根据主治病症的不同,地黄丸类的成药也可分为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两大类。1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因由熟地黄、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建泽泻、山萸肉六味药组成,故名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源出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卤开不合,神不足,  相似文献   

7.
地黄丸类成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黄丸类成药是历代医家治疗肾虚病症的要药。它大体可分滋补肾阴和温补助阳两大类。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可治疗各种紧阴虚病症。八味肾气丸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八味肾气丸加减可治疗肾阳不足产生的各种病症。近代对地黄丸类药物作了许多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具有增强人体机能、调整和提高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拟滋肾生精汤治疗不育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陕西中医》2007,28(8):1032-1033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生精类中药配伍治疗肾阴亏虚型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滋肾生精汤(熟地、枸杞子、山萸、沙苑子、五味子、桑椹、覆盆子、肉苁蓉、菟丝子、知母、天冬、牛膝)内服治疗肾阴亏虚型不育症120例。结果:总有效率77.5%。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滋补肾阴,益肾生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起到濡养滋润的作用;肾阳,又称为元阳、真火,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起到温煦推动的作用。肾阴肾阳和脾胃及大肠小肠之间有着源与流、本与末的密切关系,肠屏障功能与"肾主二便"功能密切相关,试从肾阴肾阳角度论述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并用温补肾阳和滋补肾阴的方法治疗肠屏障损伤时出现的大便失常症状。  相似文献   

10.
地黄丸为滋补肾阴的基础方,肾阴又称“元阴”,《景岳全书》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所谓“无形之水”,指与泌尿系统从膀胱排出的水相对而  相似文献   

11.
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老年人22对(44名),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给药(补方即补肾益寿胶囊和安慰剂);实验研究则比较两个补肾方(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和活血方(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补肾组T细胞凋亡率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动物实验显示两个补肾方组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均明显降低(P<0.05),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而活血方组均无变化。结论:补肾法对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FasL基因的转录具有负调控作用。这是补肾法下调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来阐明药物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化学发光定量法、放射免疫及细胞免疫技术,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三类复方分别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一胸腺(HPAT)轴受抑制模型的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表达、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唯有补肾药可通过提高下丘脑CRFmRNA表达来保护HPAT轴免受外源性皮质酮的抑制;健脾药对免疫系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活血药对HPAT轴无任何影响。结论:药物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定位在下丘脑。  相似文献   

13.
为从分子水平来阐明药物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化学发光定量法、放射免疫及细胞免疫技术,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三类复方分别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受抑制模型的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mRNA表达,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补肾健脾三方对哮喘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皮质酮的和 …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龟芪散、补肾方补肾定喘汤、健脾方加味六群子汤等扶正三方对连续激发哮喘的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给予扶正三方和必可酮的大鼠列为治疗组,哮喘模型大鼠列为对照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构分析法,比较观察药物对连续激发哮喘的大鼠肺组织GCR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哮喘发后肺组织胞浆GCR的结合位点数(RT)值逐日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龟芪散、补肾方补肾定喘汤、健脾方加味六君子汤等扶正三方对连续激发哮喘的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给予扶正三方和必可酮的大鼠列为治疗组,哮喘模型大鼠列为对照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比较观察药物对连续激发哮喘的大鼠肺组织GCR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哮喘激发后肺组织胞浆GCR的结合位点数(RT)值逐日下降,血浆皮质酮水平降低。激发第7天,扶正三方可显著上调GCR的RT值(P<005),并使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扶正三方能提高哮喘大鼠肺组织的GCR的RT值,并提高其血浆皮质酮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辨证分析患者献出的秘方、验方。方法:回顾各秘方、验方的临床应用案例,了解其应用价值。结果:本文介绍的几个方子都有较好的疗效,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结论:有些秘方验方疗效较好,可以辨证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局部埋耳针治疗顽固性足跟痛123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式。方法:用3类复方对皮质酮大鼠分别在7天与14天实验里,进行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不同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无论7天或14天,健脾组的免疫系统均得到保护,而神经内分泌系统却未有明显作用,说明健脾药是对免疫系统的直接作用;补肾组虽7天实验尚未见对各系统有何影响,至14天实验才显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全面作用。结论:补肾药是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后才影响于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加味的复方中药治疗肾阴虚少精子症精液质量的变化和疗效。方法:50例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服药前、服药后、停药后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并与正常有生育力男性进行比较。结果:服药后精液量随服药疗程的延长具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精子活动率(a+b+c)和a级、a+b级精子均明显增加(均P<0.05~0.0001),在第3疗程至停药2疗程期间与正常对照接近;精子计数和总数在服药第2疗程开始明显增加(均P<0.01~0.0001)。结论:五子衍宗加味方药具有明确的促进精子活动能力和数目的作用,并具有停药后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0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化疗)54例,对照组(单纯化疗)47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病灶大小变化及毒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卡氏评分、体重、免疫学、外周血细胞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NK细胞、卡氏评分等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在晚期患者的毒副反应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中性味药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进行拆方,测定各配比组合对正常对照、小肠运动抑制模型、小肠运动亢进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针对实验数据建立药味与药效指标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固定各药组中药物的用量比例,进而分别筛选各药组在全方背景下的量效关系。结果:在半夏泻心汤及其2个类方中,半夏和干姜对小鼠肠运动抑制及亢进模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干姜对正常小鼠的肠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半夏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在肠运动模型,半夏的药效学作用与半夏泻心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提示半夏可能为半夏泻心汤之君药;但仅从小肠推进率的药效作用,尚难归纳出生姜和甘草的配伍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