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远 《内科》2007,2(4):609-611
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加重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多为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低氧血症开始于夜间、多发生在夜间或夜间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本文就近年来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夜间低氧血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的深入,许多医务工作者发现慢阻肺患者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其夜间血氧含量已达到呼衰标准。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多导睡眠图对COPD患者进行监测并取得成就,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COPD与夜间低氧血症关系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冯靖  姚我  吴琦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3):1461-146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夜间低氧问题从50年以前就认识到了.在许多COPD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减少,快速动眼睡眠减少,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睡眠相关低氧(SRH).本文主要对COPD患者SRH的定义、原因、患病率、严重程度、意义以及治疗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裴翀  丁震  李秀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1975-1977
目的研究O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NI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OS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及PSG结果与30名单纯COPD患者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OS患者NIPPV治疗前后PSG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OS患者的夜间MSpO2和夜间LSpO2较单纯COPD患者均有明显下降;NIPPV治疗前后OS患者的AHI、MSpO2和LSpO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MI以及FEV1绝对值经过相关分析被证实与夜间MSpO2相关。结论 OS患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较单纯COPD患者下降更加明显,可能与BMI、FEV1绝对值具有相关性;NIPPV是治疗重叠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情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非呼吸衰竭组(40例)、呼吸衰竭组(20例),另选急性肺炎治愈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采用东方万泰公司提供的便携式初筛诊断仪进行睡眠监测。结果夜间低氧血症在三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5%、100%及10%,COP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低氧与日间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结论COPD患者夜间睡眠时出现低氧或低氧血症加重,夜间低氧血症可通过白天SaO2来预测,COPD与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存可加重夜间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反映着病情的恶化及进展 ,而最初和多数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和加重出现在夜间睡眠中。本文就COPD夜间低氧的定义、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治疗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氧的波动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中均起重要作用[1]。由于COPD患者白天可能已有低氧血症,因此单纯夜间血氧饱和度水平不能真正反映昼夜血氧变化情况,而目前关于血氧的昼夜变化幅度对病情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从COPD患者昼夜血氧变化幅度的角度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程度与夜间低氧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48例,其中肺通气功能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者均为12例,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监测整夜多导睡眠图观察夜间血氧指标,并对其肺通气功能与夜间血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病情程度加重,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平均血氧饱和度、清醒时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残气容积(RV)、RV/肺总量、氧减饱和度指数、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逐渐升高(P<0.05或<0.01).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程度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夜间低氧发生与其肺通气功能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反映着病情的恶化及进展,而最初和多数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和加重出现在夜间睡眠中,本文就COPD夜间低氧的定义,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治疗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常发生夜间低氧,特别是易发生在快动眼睡眠时相,持续夜间低氧会进一步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为改善COPD稳定期夜间低氧,其治疗主要集中在长期氧疗、夜间无创正压通气、药物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对COPD稳定期夜间低氧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及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进行性气流受限的疾病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患者早期就易发生夜间低氧血症 ,而低氧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反映着病情的恶化和进展。本文就COPD夜间低氧的定义、发病机制及无创通气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COPD患者易出现夜间低氧血症,尤其是在快动眼睡眠时期。夜间低氧血症(nocturnaloxygendesaturation,NOD)不仅可发生于日间明显的低氧血症患者中(日间PaO2≤55mmHg),亦可发生于日间无或轻度低氧血症(日间PaO2〉55mmHg或SaO2〉90%)患者。在我国通常将后者称为孤立NOD患者,本文就孤立NOD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和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 40例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对照组吸入安慰剂,治疗前后检测夜间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和PSQI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深吸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主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COPD患者睡眠期间常常发生低氧血症,特别是在睡前已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白天低氧越明显,夜间也就越重,可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可诱发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及猝死。国内外研究表明COPD患者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其夜间血氧含量已达到呼衰标准。因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和 COPD 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并存率很高,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OS),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两者的常见并发症。COPD 患者伴口咽部为主的上呼吸道阻塞可导致 OSAS 的发生,COPD 相关的 PH 多为香烟烟雾、炎症产物引起内皮损害,致内皮功能失调,慢性低氧导致血管收缩,肺血管重塑导致管腔变小,血管阻力增加,重度肺气肿时肺毛细血管的丧失都与COPD 时的 PH 相关。而 OSAS 主要为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状态导致 PH,很多研究显示持续性低氧与 IH 状态可导致 PH,而 OS 与单纯 COPD 或 OSAS 相比,其夜间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更严重,更易发生 PH,增加病死率。本文将就 OS 导致 PH 的可能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睡眠时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生理性改变,分析比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动脉血氧的特征和睡眠时低氧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COPD睡眠低氧的可能机制、危害、预测因素、检查和相关治疗手段,对提高临床医生对COPD夜间低氧的认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及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PD是进行性气流受限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患者早期就易发生夜间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反映着病情的恶化和进展。本文就COPD夜间低氧的定义、发病机制及无创通气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周丽娟 《山东医药》2011,51(23):63-64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吸氧、改善通气、消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BiPAP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肺动脉压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夜间SaO2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肺动脉压则反之(P均〈0.05)。结论 BiPAP辅助治疗COPD可明显纠正夜间低氧血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裴翀  丁震  李秀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40-12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部分COPD患者在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其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但由于这部分患者白天并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夜间低氧血症会影响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诱发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与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低氧情况及长期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功能和血氧的影响.方法 140例稳定期COPD患者均进行夜间氧饱和度监测和肺功能检测,其中重叠综合征患者67例,观察1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单纯氧疗和氧疗+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夜间血氧情况,对5例长期夜间无创通气治疗的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1年动态夜间血氧和肺通气功能监测.结果 1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单纯氧疗及氧疗加呼吸机治疗比较,组间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SIT9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长期(1年)无创通气治疗前后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及夜间低氧指标(SIT90、MSaO2、LSaO2)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果 阻塞程度相同的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低氧比单纯COPD患者严重,长期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夜间低氧,长期氧疗+无创通气治疗是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