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枝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为太阳中风表虚而设,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被后人誉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伤寒论》用其调营卫,以治外感,《金匮》则用其治杂病,原方及其加减方在原书中反复出现多达几十次,由于具有外调营卫,内调气血、脏腑的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功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为临床常用方,为《伤寒论》之群方之首。因首现于太阳病篇,历来都将该方之功用解释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归属于解表剂、汗剂之列,是为祛邪方。根据该方之组成及在此方基础上的演化,笔者认为该方当为第一补方、和方,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习惯性感冒是临床很常见的多发病,往往频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笔者运用参芪桂枝汤补益正气、调和营卫,治疗习惯性感冒1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是张仲景之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组成。《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外感汗后表未解证;表证下后表仍在证;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或时发热汗出证。《金匮要略》还用于治疗妊娠恶阻。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应用灵活,治疗其他病证也可获良效,现举几则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之证而设,在《金匮要略》中延伸为治疗内科杂病。柯韵伯赞誉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饮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笔者临床中用桂枝汤及其变方治疗多种病症,常收到满意临床疗效,介绍如下。1术后出汗案高某,女,46岁。因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论桂枝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或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损,表邪留恋未解者;表证兼里虚不甚,脉不浮紧而浮弱者;非外邪所致营卫不和,自汗,发作阵作者;太阴中风证或太阴表证,症见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沉取而涩者;太阳病误下,正气抗邪于上,其气上冲,热痞兼表证者;阳明经表证症见目痛、鼻干、额头作痛、缘缘面赤、汗多脉迟者;阳明日晡发热兼寒热如疟,脉虚浮的太阳表证;太阴虚寒兼表证身疼者;妊娠恶阻,产后中风持续不解者等,病机均为营卫不和,临床均可应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7.
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丰华  武维屏 《陕西中医》2006,27(2):236-238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为调和营卫,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补气血第一方。其方配伍严谨,用药精良,笔者运用次方治疗多种疾病,亦每获良效。1荨麻疹赵某,女,42岁,2004年5月11日初诊,反复发作荨麻疹1年。1年前因汗后当风,出现周身淡红色大小不等皮疹,奇痒难忍,此起彼落,愈抓愈甚,遇凉或风吹后剧痒加重,得热则缓。曾服激素及多种西药抗过敏,但皮疹服药即消,停药复起,遂求诊于中医。症见周身散在风疹团块,颈部为多,且可见搔抓痕,伴恶风少汗,纳呆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缓。证属营卫不和,风寒束表之瘾疹。治宜调…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向被中医界誉为方书之祖 ,而桂枝汤又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 ,因此柯韵伯称 :“此为仲景群方之魁 ,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然而对于桂枝汤的主治和应用 ,后世注家乃至今人多把太阳中风与桂枝汤证等同起来 ,今之《方剂学》也将其纳入辛温解表之剂 ,殊不知桂枝汤的解表之功 ,仅仅是其众多功用之一 ,桂枝汤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作用 ,却因之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桂枝汤的主治与应用。1 桂枝汤用于解表时是解肌剂而不是发汗剂《伤寒论》辨别表虚表实的治法 ,界限甚严 ,表虚自…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炙)。用于治疗太阳中风之表虚证。笔者取其本方的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作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首方,千百年来,它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实践中,如能准确辨证,运用则效如桴鼓。被古今医界誉之为”经方”。该方通过历代先贤反复用于临床则’’矢无虚发”。由于该方药味少,疗效高、能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故值得进一步探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制方机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任才厚 《河南中医》2011,31(6):585-586
目的:观察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煎服法治疗体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体虚感冒患者严格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煎服法服用桂枝汤。结果:40例患者服药1—3剂,平均2剂,治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重视桂枝汤煎服法治疗体虚感冒疗效显著,中医汤剂煎服用的方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王廷治  胥燕 《河南中医》2012,32(2):148-149
临床上采用桂枝汤治疗疾病时,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药物炮制时必须“嚼咀三味”,煎药时必须“微火煮取”,用药后须“啜热稀粥,温覆令一时许”,发汗时须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病轻者“不必尽剂”,病重者“日服二三剂”,反烦者,加刺风池、风府.自汗者“先其时发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桂枝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桂枝汤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构建“桂枝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桂枝汤治疗AS的关键活性成分。借助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AS疾病靶点;将中药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疾病靶点导入Venny 2.1.0软件,获取交集靶点,即为桂枝汤治疗AS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到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使用R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分时加减调寤寐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桂枝汤乃治太阳中风表虚证之主方,而又不仅于此,内伤杂病的发热及自汗出、气上冲、妊娠恶阻、产后中风等证,均可治之。又经后世变通,凡内伤杂病及妇、儿、皮肤科等,乃至养生防病,无不用之效验,真正为群方之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个性化治疗,何以一剂桂枝汤竟能“通治百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15.
徐兵 《光明中医》2013,(11):2404-2406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治中以大篇文章阑述太阳病辨治,其内容占据〈伤寒论〉398条中一半左右.其辩析细密,层次严紧,结构鲜明,可见其在临证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小视.而特别应强调指出的是,桂枝汤在太阳病中的使用率颇高,被柯韵伯称为"仲景群方之魁".为此本作者在对〈伤寒论〉有关章节古今众说纷纭的今天,再次重温了桂枝汤与太阳病之间的关系,从中领悟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示同道把关和揣摩.  相似文献   

16.
甘璐 《西部中医药》2007,20(7):23-24
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滋阴和阳之总方,原为《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所设,但桂枝汤不仅可用于外感表虚证,还可以用于内伤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的许多疾病,经辨证随方加减可以治疗诸如汗证、痹证、痿证、鼻鼽等多种内伤杂病,其辨证要点关键是营卫失和,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伤寒论》桂枝汤的组方及主治,并且谈了对太阳病的认识:治疗太阳病应迎合机体的要求,详明发汗一途,不可妄用下、吐。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新解     
任振杰  张业 《河南中医》2022,42(4):498-501
  相似文献   

19.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姜勋  韩延华 《河南中医》2010,30(7):630-633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其类方占据了《伤寒论》方中的绝大部分,这些方子在临床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很好的疗效。本人整理归纳桂枝汤及其类方32首,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太阳少阳并病之轻症,表现兼有全身疼痛或肌肉痛者,用小剂量的柴胡桂枝汤复方治疗,调和营卫,和解枢机,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