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造船厂电焊工尘肺卫生学调查上海沪东造船厂职工医院(浦原新区浦东大道八号桥,200129)齐素莲电焊工尘肺是船厂的主要职业危害,我厂自1963年先后诊断电焊工尘肺31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全厂现有电焊工1349人,1963~1987年先...  相似文献   

2.
电焊工尘肺因发病缓慢、病程长,X射线胸片影像表现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与支气管炎等疾病不易鉴别,因此在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时容易漏诊甚至误诊。本文通过对2例职业性电焊工尘肺患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为同行提高尘肺病职业健康检查能力,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连造船厂204名电焊工的尘肺发展情况侯瑞玺李正修王永顺毛宗数丁一心孙盛本为了观察电焊作业对工人的危害,自1960年始,对大连造船厂400名电焊工作了检查,发现电焊工尘肺患病率为28.5%。选其资料完整的204例男性手弧电焊工作了32年尘肺发展情况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某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电焊烟尘危害治理与电焊工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尘毒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5—2010年26年内确诊的电焊工尘肺随访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现场监测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治理改造后容器内和车间内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的水平明显降低。26年来共诊断电焊工尘肺壹期17例,发病年限以1995—2005年11年间为高发期(13例);2005年后发病有所下降,2例是在工人退休后被诊断的,发病情况与治理改造及尘肺的发病规律相符。在4个类型的作业中,以从事过容器内作业工人患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作业工人(P<0.05);单纯从事维修电焊的受检工人中未发现尘肺病。结论通过治理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水平有所降低,2005年后电焊工尘肺发病开始下降,治理改造初见成效,但容器内作业时电焊烟尘水平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造船业电焊工的工作场所较封闭,电焊工尘肺患者确诊年龄小、工龄短,对从业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为了解该行业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威海市造船业电焊工尘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51例电焊工尘肺临床分析及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船厂51例电焊工尘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临床分析,并随访观察了4~20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就电焊工尘肺的性质问题进行讨论。 一般情况 上海造船行业生产情况、劳动条件及所用钢板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特点,探讨防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某压力容器制造厂78名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相关劳动卫生学资料。结果电焊工尘肺检出率为7.7%(6/78例),平均发病工龄为5.8年;X射线胸片表现为0^+者为6.4%(5/78例);X射线胸片仅有少量小阴影尚不足诊断为0^+者为32%(25/78例)。该厂电焊工长期在粉尘浓度超标环境下作业。结论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比较严重且接尘工龄短,值得关注;改进工艺、通风除尘是防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焊烟尘致电焊工尘肺的风险分析方法,预测风险概率,为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农用机械加工电焊车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接尘浓度、工龄预测电焊工尘肺发病概率;采用计算机R语言进行接尘工龄、浓度与发病概率之间关系的风险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析职业暴露与电焊工尘肺发病概率的分布规律。结果依目前电焊烟浓度,电焊工暴露5年和10年、20年和30年发生尘肺的风险值分别为10-3~10-2、10-2~10-1。按职业生涯30年工龄计,发生电焊工尘肺的风险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电焊工尘肺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以接尘工龄、烟尘暴露浓度与电焊工尘肺的风险概率作为风险目标,实用性强,易于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实际应用,为电焊工尘肺的预防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市电焊工尘肺的发病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当前上海市电焊工尘肺发病特点.方法 以199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海市尘肺病诊断组初次诊断的电焊工尘肺共25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发病工龄、发病年龄、所属行业、来源地、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肺组织病理等.结果 1999至2008年上海市电焊工尘肺发病人数为255例,平均年龄(42.2±9.7)岁,平均工龄(17.2±9.4)年,占新发尘肺的28.7%.集装箱制造、机械制造和钢结构3个行业电焊工尘肺发病141例,占发病人数的55.3%,发病者年龄小,工龄短.63例外来工,占发病总人数的24.71%,其平均发病年龄(36.2±8.7)岁,平均工龄(9.8±6.5)年,均明显低于当地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焊工尘肺胸片主要表现为全肺弥漫分布的密集度高、密度低的圆形小阴影,并且没有聚集趋势.结论 上海市电焊工尘肺发病呈现严重态势,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粉尘接触,消除尘肺危害,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电焊工尘肺病的发病特征.方法 以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由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尘肺诊断组定诊的电焊工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接尘工龄、发病年龄、行业分布、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共报告130例电焊工尘肺,发病年龄集中在41~60岁,占81.5%,平均发病年龄(53.3±5.7)岁.接尘工龄集中在11~30年(66.9%),平均接尘工龄(25.2±5.9)年.130例电焊工尘肺中有61例分布在机械制造业,占46.9%.X线胸片表现以不规则小阴影为主,t/p最多见.结论 电焊工尘肺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41-60岁工人,且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业,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职业卫生教育和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尘肺发病情况,为制定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闸北区1956—2011年已诊断的尘肺病例发病资料。[结果]1956年以来全区共发生各类尘肺病418例,主要为Ⅰ期,合并结核率为13.40%。男性为主(92.58%),平均年龄52.26岁,专业工龄21.05年。病种以矽肺为主(60.00%),其次为铸工尘肺(25.84%)。开始接尘年代不同,发生的尘肺种类有所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接尘发生的尘肺种类主要是矽肺、铸工尘肺,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为电焊工尘肺和矽肺。2000年后出现较多的电焊工尘肺,并超过矽肺位居首位。不同年代尘肺发病年龄、专业工龄差别明显,不同类型尘肺的发病年龄、专业工龄亦不尽相同。[结论]应加强粉尘作业的防护,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降低尘肺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电焊工尘肺肺功能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尘肺患者的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电焊烟气的联合作用对电焊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害较为严重。为了解电焊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情况 ,对我市部分企业的电焊工尘肺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依据《GB5 90 6— 86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选择佳木斯电机厂、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的电焊工尘肺Ⅰ期患者 98名 ,复拍胸大片、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将其中资料完整的患者 68例作为观察组 (其余 3 0例因资料不全或未进行本次复查被删除 ) ,均为男性 ,年龄 3 8~ 5 4岁 ,接尘时间 11~ 3 7年 ,平均 (2 6.86±…  相似文献   

13.
电焊工通常暴露在电焊烟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环境中进行电焊操作,工人的暴露情况对尘肺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为了解某钢构厂2009年新发的6例电焊工尘肺的发病情况及所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收集2014—2021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的电焊工尘肺(25例)、陶工尘肺(23例)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X线胸片、肺功能等特征因素。陶工尘肺患者开始接尘年龄小于电焊工尘肺[(21.8±6.4)岁vs(27.7±9.8)岁],潜伏期、诊断年龄高于电焊工尘肺[(48.1±12.5)年vs(28.4±13.5)年,(69.9±11.6)岁vs(56.1±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焊工尘肺患者X线胸片小阴影分布肺区数目少于陶工尘肺(F=1.658,P=0.032);陶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异常率高于电焊工尘肺(χ2=10.215,P=0.017),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性分析发现,肺功能与X线小阴影分布肺区数目相关(OR=3.417,P=0.005),提示尘肺患者肺功能异常与肺区受累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应用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对按1963年《矽肺和石棉肺X线诊断标准》诊断的642例8种尘肺、(矽肺、煤矽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磨工尘肺)和120例观察对象的X线胸片进行了X线诊断及分期对照。同时对这8种尘肺应用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做了胸片X线形态分析。 两个X线诊断标准的总符合率为92.3%;观察对象升为Ⅰ期的升期率为4.2%;Ⅰ期降期率为0.7%;Ⅱ期降期率为31.4%。8种尘肺X线胸片形态学改变以混合形小阴影为主,不规则形小阴影在尘肺X线诊断中与类圆形小阴影有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电焊工尘肺的影像学动态变化特征,为电焊工尘肺的诊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就诊于贵阳市某职业病防治院的10例电焊工尘肺患者脱离电焊粉尘作业后连续5年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组织5名资深专家对患者的初诊及随访X线胸片进行集体阅片,参考尘肺病诊断标准及标准片,记录小阴影的形态、总体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尘肺期别,将专家的阅片意见汇总后整理数据。结果该组病例的最初诊断均为电焊工尘肺壹期,影像学表现以全肺弥漫分布的高密度的圆形小阴影(p)为主。随着脱离粉尘时间的延长,有8例患者出现小阴影分布的肺区数减少,其中有1例已达不到尘肺壹期表现。结论电焊烟尘导致的肺部X线小阴影在脱尘后一定时间内存在自行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17.
某集装箱制造公司电焊工尘肺高发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集装箱制造所产生的职业危害(电焊工尘肺)并查清高发原因。方法采用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对公司电焊工220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该公司集装箱制造所致电焊工尘肺患病率为8.6%;Ⅰ、Ⅱ期平均发病工龄为10.2 a和11 a。2000~2004年共监测电焊烟尘48个点,均超过国家标准,平均浓度为25 mg/m3,最高超标12倍。结论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高,防尘措施薄弱,工人长期处于高浓度下作业是电焊工尘肺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威海市2003—2021年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尘肺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03—2021年威海市职业性尘肺病确诊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年龄、工种、诊断时间、接尘工龄、行业类型等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2003—2021年威海市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共452例。其中矽肺220例(48.68%),电焊工尘肺135例(29.87%),铸工尘肺31例(6.86%),炭黑尘肺20例(4.42%),煤工尘肺18例(3.98%),水泥尘肺7例(1.55%),滑石尘肺6例(1.33%),石棉肺4例(0.88%),陶工铝及其他尘肺11例(2.43%);晋期病例41例,其中矽肺36例(87.80%),铸工尘肺3例(7.32%),炭黑尘肺2例(4.88%)。新发尘肺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52.85±3.50)岁,平均接尘工龄(18.32±4.66)岁,开始接害平均年龄(25.78±10.71)岁。新发尘肺病例发病率最高的行业为运输设备制造业(25.4%),其次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9%)。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仍然是威海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趋势以及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2018年青浦区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和2018年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青浦区新发职业性尘肺病52例,其中矽肺21例(占40.38%),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各9例(各占17.31%),铝尘肺4例(占7.69%),煤工尘肺、滑石尘肺各1例(各占1.92%),其他尘肺7例(13.46%)。10年间,矽肺新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而电焊工尘肺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已多年未发生新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矽肺患者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工龄短于铸工尘肺工龄(P < 0.05)。2018年共检查粉尘作业人员1 673人,肺功能异常331例,异常率为19.78%。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5)。
结论 近10年青浦区尘肺病发病数量先是逐渐减少,但2016年后尘肺病发病数量有升高趋势。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尘肺病防治仍然是青浦区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应注意年龄大人员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某高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某市电焊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市12个厂矿368名电焊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0^ )25例,Ⅰ期电焊工尘肺和慢性轻度锰中毒各2例,检出率同为0.54%。鼻甲肥大和慢性咽炎的检出率分别为86.9%和67.1%。结论 电焊工尘肺和慢性锰中毒仍是电焊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而鼻腔和咽喉病也是电焊作业值得重视的职业危害,鼻,咽喉检查可列为常规监护检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