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成药》2019,(4)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制备、市售柴胡注射液成分,对其质量标准进行探讨。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方法提取的柴胡注射液吸光度作比较,GC-MS法分析成分。结果酸浸法蒸馏制备的柴胡注射液吸光度最高,其次是酸浸盐析法、水蒸法和盐析法,市售最低;5种柴胡注射液中共鉴定出140种成分,其中酸浸法有60种,盐析法有52种,水蒸法有33种,酸浸盐析法有23种,市售有25种。结论建议修订柴胡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确认有效成分(正己醛、正庚醛、桉叶油醇、桃金娘烯醇、匙桉醇、桉叶素)的药效学作用,通过GC-MS法建立其检测标准。不建议使用酸浸法和酸浸盐析法提取柴胡注射液,同时应考虑对有害成分糠醛进行更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柴胡注射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影响柴胡注射液含量因素进行了优选试验。认为柴胡酸水浸泡,在浸泡水中并加20%氯化钠,温浸时间20小时,然后蒸馏提取,其含量比原工艺提高十倍以上。经薄层层析分析,两种工艺所提取成分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提高柴胡注射液挥发油成分含量和改善澄明度的最佳工艺。方法:使用不同的制备工艺做对比实验,选择出最佳工艺;调节增溶剂的量和不同的pH值条件考察对柴胡注射液澄明度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结果:在柴胡注射液的制备过程中,先将柴胡置于稀盐酸(pH=1)里浸泡5h,加入0.3%吐温-80和2.0%1,2-丙二醇,同时调节pH值至6.8,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而且澄明度最好。结论:酸浸盐析法提取,增溶剂的量为0.3%吐温-80和2.0%1,2-丙二醇,pH值调至6.8,是柴胡注射液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研究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优化柴胡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对柴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以不同工艺所提挥发油的吸光度以及其中己醛、庚醛和2,4-癸二烯醛的量为监测指标.结果 最佳工艺为用pH 1,0.1 g/mLNaCl水溶液浸泡10 h,提取时间为6 h.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确定柴胡挥发油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醋炙柴胡对柴胡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用北柴胡的生药及其醋炙品,加工制成柴胡注射液。挥发油的提取和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不变,然后对柴胡注射液进行定性定量比较。结果:醋炙柴胡制成的主射齐】的鉴别和吸收度明显优于生柴胡。结论:生产柴胡注射液用醋炙柴胡为好。  相似文献   

6.
柴胡注射液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全国生产柴胡注射液的厂家非常之多。我们在实际检验时发现不少柴胡注射液质量不稳定,不合格的现象时常有。10个省地方标准规定在276nm波长处的吸收度值应不小于0.45。为此我们对8个省12个药厂生产的19个批号的柴胡注射液进行紫外吸收度值的检验。根据药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结果,只有4个省5个药厂7个批号的柴胡注射液吸收度值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合格率只达36.84%。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复方柴胡注射液的处方,工艺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找出了影响澄明度不良的原因,提出选用两二醇作助溶剂以改进处方,同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相对地控制复方柴胡注射液中挥发油的含量,在制剂工艺上可达到无色、无刺激、无溶血、质量稳定、降低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苦黄口服液的处方组成是由菌陈蒿汤去栀子,加苦参、柴胡、大青叶而成,方中菌陈和柴胡均含活性挥发油成分[1],原生产工艺中仅对两味药材共水蒸馏2 h提取芳香水溶液,而未对其提取条件进行考察,为进一步探讨其制备工艺,我们对其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设计,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白金妇安颗粒中白芍和柴胡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芍药苷提取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柴胡总皂苷提取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溶剂,正交试验法对白金妇安颗粒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以70%乙醇为溶剂时芍药苷苷提取量最多,乙醇体积分数>50%时,柴胡总皂昔提取量基本不变;优选提取工艺白芍、柴胡粉碎成粗粉,分别加8,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乙醇、甲醇超声波提取毛冬青茎中总黄酮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毛冬青茎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20,提取3小时,提取3次,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532;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最佳工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40,提取1小时,提取3次,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573。结论: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所需的浓度和体积是乙醇的2倍,但甲醇提取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多重指标综合优化复方柴胡颗粒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其颗粒剂。方法综合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芦丁、橙皮苷和浸膏量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复方柴胡颗粒提取效果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以得到的干膏为原料,单因素考察稀释剂糊精和矫味剂阿斯巴甜的用量,制备复方柴胡颗粒。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每次提取2 h,提取3次;干膏与糊精比例为1∶0.9,润湿剂为85%乙醇,阿斯巴甜用量为1.0%时得到复方柴胡颗粒较好。结论多指标综合考察复方柴胡颗粒最佳提取工艺,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复方柴胡颗粒制剂制备工艺,得到外观优良、口感较佳的颗粒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柴胡总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炮制品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为该有效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5 nm。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柴胡总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总多糖得率的影响。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总多糖的含量。结果: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柴胡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50倍量水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2 h。可溶性总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9.39%,柴胡生品、清炒柴胡、酒炙柴胡、酒拌柴胡、醋炙柴胡、醋拌柴胡、鳖血炒柴胡中总多糖质量分数9.82%~20.8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为柴胡总多糖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微波辅助提取柴胡挥发油的工艺。方法以柴胡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微波法提取柴胡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柴胡挥发油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微波功率为中火、提取时间30 min,此条件下提取的柴胡挥发油得率为0.18%,且所含组分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类似。结论优选得到的微波提取工艺简单易行,可用于柴胡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超滤是用于分离、提纯的新技术,在中药工业生产中应用尚无报道,作者在柴胡注射液原工艺中增加一次超滤的方法(超滤设备采用宜兴超滤机厂  相似文献   

15.
红景天注射液的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红景天注射液的提取与精制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总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与精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粉碎后的药材,以8倍量的水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3次,1h/次;采用醇沉法和明胶沉淀法对红景天水提取物进行精制,醇沉法中调含醇量至70%,明胶沉淀法的最佳工艺为:将醇沉后的药液浓缩至0.5mg·ml~(-1)(相当于原生药),调pH值至5.0,在60℃,转速为60r·min~(-1)的条件下,加入5%明胶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时为止。结论采用上述提取精制方法制得的红景天浸膏杂质检查符合注射液的要求,该方法可用于红景天注射液的提取与精制。  相似文献   

16.
周莉玲  苏子仁 《中药材》1990,13(11):37-40
按风湿宁注射液工艺制备威灵仙,不能保留原白头翁素等有效成分;而被提取出来的成分却是引起该注射液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药理实验显示,威灵仙对风湿宁注射液的药效无影响.因此,删去威灵仙,将有助于提高风湿宁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柴胡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柴胡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吸收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柴胡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柴胡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1B1C1,即温浸4h,以4ml/min100g生药的蒸馏速度,蒸馏量为6倍时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柴胡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考察柴胡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以柴胡总皂苷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柴胡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柴胡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柴胡粉末(40目)加入8倍量80%乙醇,调节pH 8,80℃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结论: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 柴胡注射液为柴胡经水蒸汽蒸馏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功效为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柴胡注射液在278±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有文献报导,吸收值可以反映挥发油的含量,不同吸收值的柴胡注射液的解热作用不同,吸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处方组成及工艺。方法以无水亚硫酸钠、氯化钠、活性炭三个辅料用量及PH范围和灭菌条件设计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性状、渗透压比、含量、热原,pH确定最佳处方及工艺。结果每20ml中加入无水亚硫酸钠24mg时,溶液澄清,放置24小时溶液无变化,能够满足注射液的要求;氯化钠浓度为0.5%(g/ml)时,满足渗透压要求;活性炭浓度为0.3%(g/ml)时,溶液的澄明度和热原均符合规定,且主药吸附较少;p H值为6.0~7.4的范围内,样品稳定;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样品的性状、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符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质量标准要求。结论采用本处方及工艺制得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