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以及有效治疗对改善细菌性阴道炎导致的异常妊娠结果的作用。方法: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并选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鹅口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比。结果: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0%。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4.0%,未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8.0%。经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1)。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对照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0%,未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8.0%。经检验,具统计学意义(χ~2=26.51,P0.01)。细菌性阴道炎能增加异常妊娠结果风险。结论:健康的阴道环境,有利于妊娠的正常进行。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炎,能增加异常妊娠结果的发生率,有效治疗能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炎导致的异常妊娠结果。妊娠期妇女在确诊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廖琪 《中国性科学》2017,(6):127-129
目的:探讨HPV感染孕妇的HPV分型,以及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检时发现的249例HP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取同期未感染HPV的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研究妊娠期HPV感染,高危型主要是16、18、52、58型,低危型主要是6、11型。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是25~34岁之间的生育期女性,其中以单型感染为主。HPV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宫颈感染HPV型主要为HPV16、18型;25~34岁之间妊娠女性HPV感染率最高。妊娠期HPV感染对妊娠分娩方式没有影响,对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160例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PIH 95例,子痫前期45例,子痫期20例;年龄22~38岁,平均(26.8±3.5)岁;初产妇94例,经产妇66例;孕期23~38周,平均(30.4±3.8)周。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产妇102例,其中年龄21~36岁,平均(24.6±4.1)岁;初产妇72例,经产妇30例;孕期24~39周,平均(31.2±4.1)周。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围生儿死亡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孕产妇在分娩方式、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围生儿死亡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PIH、子痫前期、子痫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正确认识和看待不同类型PIH的进展及并发症的规律,对改善母婴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结局受到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情况,以此来提升临床医生对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间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妊娠期妇女,经过检查发现其中862例存在生殖道感染现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中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临床症状以及有无实施治疗分为四组,分别为组1、组2、组3、组4,另外选择同一时间进行产前检查的862例生殖道感染阴性的孕妇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发症;此外对观察组中的每组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分析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研究者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组1、组2、组3、组4中不良妊娠发生率分别为26.62%、15.58%、39.82%、16.67%,对照组为13.69%,组2、组4中的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的发生率略微比对照组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和组3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相比较而言,组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组1高,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88%,对照组为19.4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存在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出现不良妊娠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的孕妇,根据可能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菌药物,能够很好的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危害及其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94例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生殖道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危害和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存活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体重、胎膜早破以及死胎6种不良妊娠类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生殖道感染会增加胎儿不良妊娠风险,胎儿存活率也显著下降,加强对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孕妇的临床治疗对降低不良妊娠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孕产妇阴道炎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期HPV感染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阴道和宫颈分泌物,比较阴道炎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孕产妇在细菌性阴道炎、pH值 4.5的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他菌群及清洁度Ⅱ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HPV阳性检出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产妇在妊娠期阴道内酸性环境被破坏,因而容易感染HPV,容易引起细菌性阴道炎,虽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较小,但也应引起重视,防止新生儿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7.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将导致尖锐湿疣、肛门癌、阴茎癌、口腔癌等不良结局。MSM感染HPV后,按感染型别可分为低危型或高危型HPV感染,按感染时间可分为一过性或持续性HPV感染,按感染数量可分为单一型或多重型HPV感染;明确以上几种类别的划分依据,分析不同分类间的关系及对MSM有关不良结局的影响,探讨今后对该人群开展调查的关注点,对MSM人群HPV感染控制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妇产科定期孕检和分娩的3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28~34周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支原体、滴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测,记录妊娠期阴道感染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20例孕妇中,67例出现妊娠期生殖道感染(20.94%),其中VVC发生率最高(44.78%),其次为BV(22.39%)、支原体感染(16.42%)。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在受教育程度、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晚期每周性行为频次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是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生殖道感染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胎膜早破、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死胎发生率均高于非生殖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学历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晚期每周性交频次增加是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VVC、BV较为常见,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临床干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66例(妊娠CA组),同期育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68例(CA组),同期分娩的正常妊娠孕产妇70例(正常妊娠组),分析孕期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临床干预效果、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感染HPV的情况等。结果:妊娠CA组疣体数量、直径、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数量和C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CA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高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孕产妇足月分娩率、流产/早产以及剖宫产率,妊娠CA组中干预患者和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未干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CA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畸形/低体重发生率、HPV阳性率以及6个月随访HPV感染率、呼吸道乳头瘤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病情较普通患者严重,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临床干预可增加足月产率、降低流产/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提示临床应该提醒尖锐湿疣患者彻底治愈后再妊娠,而孕产妇要根据患者病史等尽早发现尖锐湿疣、尽早干预,以减轻对妊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洪 《中国性科学》2019,(8):142-145
目的检测孕晚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分型,并探讨HPV分型与分娩结局、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孕晚期HPV感染孕妇及同期40例非HPV感染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脱氧核糖核酸(DNA)探针杂交法对HPV感染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将感染高危型HPV孕妇纳入高危组,感染低危型HPV孕妇纳入低危组,统计并对比高危组、低危组及健康组分娩结局;采用同法检测两组新生儿HPV感染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孕妇感染不同分型HPV与分娩结局及母婴传播的关系;统计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HPV感染情况。结果孕晚期感染高危型HPV16、HPV18、HPV 33、HPV 52和HPV 58孕妇构成比分别为43.33%、15.00%、6.67%、12.50%和9.17%,感染低危型HPV6和HPV 11患者构成比分别为7.50%和5.83%,均为单一病毒感染;高危组、低危组及健康组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出120例胎儿中HPV感染率为25.83%,其中感染HPV分型与母亲一致者26例,HPV分型不一致者5例;高危组新生儿感染HPV 16、HPV 18、HPV 33、HPV 52和HPV 58构成比分别为37.50%、12.50%、6.25%、15.63%和9.38%,低危组感染HPV 6和HPV 11构成比分别为9.38%和6.25%,均为单一病毒感染;孕妇感染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与分娩结局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感染高危型HPV16、HPV 18、HPV 52和HPV 58与新生儿感染同型HPV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感染低危型HPV6、HPV 11与新生儿感染同型HPV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新生儿脐血HPV阳性率、口咽分泌物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HPV感染以16型为主,可通过多种途径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与分娩方式无关,孕妇感染不同分型HPV与新生儿感染同型HPV相关,但对分娩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温热条件处理后的正常皮肤/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形态、数量及迁移。方法 利用37 ℃、42 ℃、45 ℃不同的温热条件处理置于培养液中的离体尖锐湿疣皮损(16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LC形态、数量和迁移的变化。结果 表皮中LC数量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减少,正常皮肤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782.40 ± 114.88(37 ℃),649.44 ± 119.40(42 ℃),510.88 ± 118.64(45 ℃);疣体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646.04 ± 135.67 (37 ℃)、489.38 ± 118.19 (42 ℃)、387.93 ± 110.15 (45 ℃ );LC树突变短、减少或消失。温热促进LC迁移至培养液中。不同温度下,游走的LC表达CD1a的数量不同,正常皮肤组织游走至培养液中LC表达CD1a的比率分别是0.19% ± 0.18%(37 ℃),0.89% ± 0.19%(42 ℃),1.59% ± 0.28%(45 ℃);尖锐湿疣组织分别为0.62% ± 0.31%(37 ℃),2.31% ± 0.54%(42 ℃),6.33% ± 0.98%(45 ℃)。结论 温热能够促进LC的迁移,籍此有可能增强LC在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提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治疗妊娠期梅毒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分为A组(孕期≤12周)、B组(孕期12~27周)、C组(孕期≥28周),三组患者均给予规范、足量的抗梅毒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母婴梅毒RPR滴度情况。结果:A组梅毒孕产妇的足月分娩率88.5%显著高于B组的55.6%及C组的55.6%(P0.05);A组梅毒孕产妇的早产率是11.5%显著低于B组33.3%及C组的37.0%(P0.05);三组孕产妇的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B组、C组新生儿(P0.05);A组母婴梅毒RPR滴度均显著低于B组、C组母婴梅毒RPR滴度(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孕产妇及早给予抗梅毒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足月分娩率、降低早产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王小榕  范玲  马乐 《中国性科学》2013,(9):54-56,61
妊娠期性生活随不同孕周对母体及妊娠结局影响不同。妊娠期性交会增加母体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妊娠早期增加胚胎流产的可能。妊娠晚期性交会增加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和早产的机率。因此不提倡妊娠早期和晚期(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内进行性生活,医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性科学》2019,(12):121-124
目的探讨患者HPV感染分型检测及母婴传播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如皋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均实施HPV感染分型检测。另回顾同时间段在医院妇产科产检的120例健康孕妇,记为对照组。统计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母体、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影响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母体及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有105例经检测明确有HPV感染,其中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型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52.38%、40.95%、6.6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中以HPV16、HPV18、HPV58构成比较高,多重感染中以HPV16/18、HPV16/58、HPV18/58构成比较高;低危型HPV感染中以HPV6、HPV11、HPV44构成比较高,多重感染中以HPV6/11构成比较高;混合感染中以HPV6/16、HPV6/11构成比较高;疾病组母体及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健康组(P0.05);CIN III级、年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HPV混合感染和HPV高危感染均是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6.110、6.945、4.200、5.053、4.797、5.124,P0.05);母体CIN III级、母体年龄35岁、母体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妊娠期高血压、分娩孕周36周、母体合并阴道炎、HPV混合感染和HPV高危感染均是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4.096、4.323、4.362、4.200、4.362、4.341、4.778、4.836,P0.05)。结论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以HPV高危型感染最为常见,均可增加母体和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麻疹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明确该病的防治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麻疹感染妇女39例(感染组)及同期到我院接受检查的无麻疹感染孕妇3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Apgar评分、血常规、妊娠结局及心功能、肝功能。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及低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自然流产7例(17.95%),死胎2例(5.13%),宫内窘迫6例(15.38%),新生儿麻疹3例(7.69%);对照组自然流产2例(5.13%),死胎1例(2.56%),宫内窘迫2例(5.13%)。感染组患者的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及ALT(谷丙转氨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麻疹感染易引起流产、死胎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产妇心、肝功能异常,临床上应对育龄期及备孕妇女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异性性伴侣HPV感染率,并通过早期干预以期阻断女性尖锐湿疣发生和HPV持续感染状态。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研究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异性性伴侣发生尖锐湿疣、HPV亚临床感染及潜伏感染的情况,通过性行为干预和早期局部治疗尖锐湿疣和HPV亚临床感染,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入选的120对病例,男性尖锐湿疣的异性性伴侣尖锐湿疣的发生率为35.8%,HPV亚临床感染率18.3%,子宫颈HPV潜伏感染发生率为25.0%;通过早期治疗和性行为干预,干预组受试者接受干预后尖锐湿疣/HPV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性伴侣进行早期治疗和干预,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的传播,对控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糖代谢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周期临床特征、妊娠情况和种植情况、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促卵泡激素天数、促卵泡激素量、优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光动力治疗对尖锐湿疣(CA)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65例CA患者光动力治疗前、治疗3次后HPV DNA拷贝数。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与HP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3次治疗后HPVDNA拷贝数(3.10×10~3)较治疗前(5.12×10~6)显著下降(P0.05);复发患者(12例)治疗前平均拷贝数(4.62×10~7)高于未复发患者(6.75×10~4)(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CA能显著降低HPV病毒载量;患者疣体中HPV DNA载量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性科学》2019,(11):42-4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不良结局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治的62例妊娠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妊娠失败分为两组,再依据妊娠成功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SLE伴妊娠出现妊娠失败的因素包括狼疮性肾炎、抗aCL阳性、SLEDAI、孕期SLE病情活动以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等(P0.05);影响分娩成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包括雷诺现象、低补体C3及C4、抗Ro/SSA抗体阳性、抗La/SSB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SLEDAI评分、孕期SLE病情活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SLE合并妊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很多,针对该类患者需产科、风湿病专家会诊后制定处理方案,加强孕期、产后相关免疫指标的监测,提升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56例妊娠期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有学者报道1在正常无症状妇女中,HPV感染率为5%~40%,而妊娠后即可增至60%以上,可见妊娠后,有易感HPV的趋势,本文主要对56例妊娠期CA进行了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检查对象:1999年11月~2003年11月因CA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