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男,41岁。主诉:双手掌及足跖中央凹陷角化性丘疹20 d。现病史:患者20d前无明诱因于双手掌及足跖出现散在黄色角化性丘疹,其中央凹陷,边缘绕以紫红晕。局部皮肤无瘙痒、疼痛,亦无发热、头晕、头痛、心悸、气促、骨关节疼痛及虫蚀状脱发等。为求诊治,于2020年8月2日到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主因双手掌、双足底皮肤角化30余年,于2010年5月25日诊。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掌、双足底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角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非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闲双侧掌跖角化40余年,于2006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婴儿期起无明显诱凶双手掌出现对称性片状红斑,角化,形状不规则.受累皮肤粗糙增厚,同时累及双足和甲板,指(趾)甲增厚、浑浊,呈灰黄色。皮损逐渐向周同扩展,至青春期时已经累及双手整个掌侧、腕部及于背的大部分,双足跖和足背亦呈弥漫性角化过度,跖部较重,皮损呈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掌跖角化病1例报告冶娟(青海医院附属医院皮肤科,810001)遗传性掌跖角化病系临床少见疾病,现报告一例如下:郭某某,男58岁,汉族,青海贵德县大史家村,农民,因“双手掌,足底皮肤增厚发硬50余年”于1993年9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双...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48岁。右侧腰背部及双上肢角化性斑片44年。患者4岁时无诱因于右侧腰背部出现角化性斑片,无痛痒,未予特殊处理,皮损逐渐扩大,后于双上肢出现散在相似环形褐色斑疹,表面粗糙角化。曾就诊于外院,腰部皮损予冷冻治疗,无明显好转,后未继续诊治。近期无明显诱因发现腰部皮损处出现糜烂及渗液,伴轻度灼痛,于2017年8月就诊于我科。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侧腰背部一25.0cm×3.5cm束带状淡褐色角化性斑片,中央轻度萎缩,边缘角化微隆起,色较深,如一黑线圈(图1)。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2岁.因双足及小腿扁平丘疹1年,于2008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双足背出现灰褐色扁平隆起的角化性丘疹,米粒至绿豆大,表面稍粗糙,角化性皮损可刮除,但不出血.  相似文献   

7.
日光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的癌前病变。目前常采用手术切除、冷冻及激光等治疗,但对于多发性皮损,上述治疗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采用阿维A口服治疗多发性日光性角化病患者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有雄激素性秃发病史40余年。患者为瓦工,长期在室外工作。15年前发现头顶脱发区出现小片角化性斑片,约绿豆至甲盖大,逐渐增多,表面角化物可剥除,但不久又会出现。10年前开始波及双面颊及双手背,伴有轻度疼痛。于2005年4月至我院就诊。患者20年前患食管癌,已手术切除。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双手掌、双足底角化过度性红斑26年,于2007年2月到我科就诊。患者于6岁时开始出现双手掌、双足底弥漫性红斑及角化过度性损害,随着年龄增长,皮损渐扩大并加重,波及手足背及肘关节伸侧面,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否认父母近亲婚配史。患者生长发育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左足底条状角化性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表皮痣。病理显示乳头瘤样增生伴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细胞。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0岁.因肢端角化性斑片,双小腿红斑结节反复5年,于2008年7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背出现褐色角化性斑片,有明显季节性,夏季较重,冬季自然缓解或消退,浸水后变白,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进行性加重,逐渐累及趾背、踝部、双手背、指背、腕部屈侧、肘膝关节伸侧.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患者女,26岁。双侧掌跖角化2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双侧掌跖对称性角化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及颗粒层中有较多裂隙,裂隙处细胞界限不清,由淡染物质或透明角质颗粒组成。组织病理改变符合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诊断。采用阿维A治疗后皮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临床少见,我们3年来诊治5例,皆为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其中1例始发于成人,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手足弥漫性红斑、角化过度4年余,于2006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掌、足底弥漫性红斑、轻微角化过度,自行外用多种药膏,皮损无明显改善,且逐渐加重,扩展至手背、手腕、足背、足踝以上,呈界线清晰的弥漫性红斑,手掌、足底角化明显,伴有潮湿、多汗,尤其足部伴有明显异味。近半年来趾甲轻微增厚,粗糙,欠光泽。皮损轻重与环境因素、季节和情绪波动图1双手掌、腕、…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1,男,17岁,学生。主因双手掌、跖皮疹5年,于2013年8月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掌、足跖在沐浴后出现乳白色丘疹、斑块及脱屑,自觉有紧绷感,无疼痛和瘙痒,10 min后皮损可消退。既往体健,无长期服药史,非特应性体质,有手足多汗现象,无手足外伤及毛发、牙齿及甲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皮肤科检查:双手掌稍红、腕部边缘性红斑,双足跖发白,弥漫角化过度。左足3、4、5趾及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限界性角化血管瘤。患者女,27岁。因左肘部、左侧胸背部暗红色丘疹20余年就诊。皮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增大;皮肤科检查发现皮损分布于左侧胸、背部及肘部,为暗红色散在或融合的丘疹,表面呈疣状。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呈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增厚,真皮乳头见大量增生扩张的毛细血管,管腔内含红细胞,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限界性角化血管瘤。  相似文献   

15.
毛囊角化病是以对称性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屈侧的倾向于融合成片的油污性疣状、丘疹样赘生物为特征,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毛囊角化病合并马拉色菌和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背部、腋下丘疹7年,头面丘疹1年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细小、坚实、淡红色小丘疹,不久即有褐色油腻性痂覆盖,丘疹逐渐增多、群集,自觉轻微瘙痒。1年前患者颈后、额部、下颌处出现类似皮疹。头皮上有油腻性痂。病情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患病以来,曾在多…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7 岁.双手足遇水后反复起角化性丘疹、斑块4年,于2010 年8 月10 日就诊于我科.4 年前患者双手、双踝关节前部接触水5~10 min 后,起密集角化性丘疹及斑块,无自觉症状,脱离水后丘疹逐渐变扁平,部分消退.此后病情在遇水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夏重冬轻,且遇高温水较低温水更易诱发皮损,平素皮损处多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非特应性体质.起病前4 年从事接触海产品工作.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7.
先证者女,46岁。以双足底斑块伴疼痛40余年就诊。患者自会走路时双足受摩擦部位和关节突出处起疱、脱屑,逐渐变成厚斑片,随年龄增长,斑片增厚,走路时疼痛,不能进行跑、跳等体育运动。患者曾多次冷冻治疗,缓解后复发。既往体健,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图1)。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所见:双手掌无异常,双足受力、摩擦、挤压部位及关节突出处分布类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角化斑块,边缘不清,中央略突起,其趾端侧面也有淡黄色角化斑,其余皮肤正常,趾甲未见异常。诊断:遗传性掌跖角化病。  相似文献   

18.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一般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而本例于上腹呈Blaschko线带状分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巨大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女,59岁。因右臀部皮肤逐渐增大的褐色斑块30余年就诊。皮损约20 cm×15 cm,表面粗糙,无浸润。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以基底样细胞为主,见假性角囊肿形成。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  相似文献   

20.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斑块型汗孔角化症大多为单发皮损或损害数目比较少,而皮损多发,范围广泛的病例尚属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因躯干四肢皮损33年余、阴囊、双踝部疣状损害3年于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