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对照组用地氯雷他定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发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体征及总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17.2%)低于对照组(53.6%)(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与口服地氯雷他定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控制复发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龙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丹龙止痒胶囊,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74%,总有效率为88.89%,复发率为18.18%;对照组分别为23.33%、73.33%、71.43%。治疗组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龙止痒胶囊是临床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2)、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消风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0.6%,复发率是22.6%,同对照组的75.0%、50.0%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u MG  Wang DF 《中国针灸》2011,31(7):610-612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与常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自血穴位注射(简称穴注组)和药物组,每组100例.穴注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穴取大椎、风府、肺俞、内关等,每次注射3~5个穴位,3天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疗效判定.药物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方法: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每日2次;口服盐酸司他斯汀,每日2次,每次1 mg.治疗时间与穴注组相同.结果:穴注组临床治愈率为66.0%(66/100),优于药物组的0(0/100)(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明显优于药物组,且无依赖性,不反弹.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1):290-291
目的:观察桂枝泻白合剂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服桂枝泻白合剂100 ml/次,每天三次,同时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每天一次;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每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1.29%,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10.1±2.5分),优于对照组(11.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桂枝泻白合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樟木头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加用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0%低于观察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高于对照组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51-952
目的:观察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同时服荨麻疹2号汤加减方100 mL/次,2次/d,配合雷火灸治疗五脏背俞穴,15~20 min,1次/d;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复发率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7例,应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治疗14天。对照组(B组)48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14天。两组患者均外用卤米松乳膏,连续治疗14天。两组分别记录14天症状、皮疹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复发率16.13%;对照组有效率58.3%,复发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赵金辉  赵倍萱 《中草药》2010,41(7):1156-1157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玉屏风滴丸2.4 g,3次/d,咪唑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84例单独口服咪唑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天灸及自血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93.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配合自血疗法有较好疗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对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原研);治疗组33例,治疗组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1.82%,对照组75.00%,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0.00%,对照组72.7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高效、速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消荨汤,加外用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予内服开瑞坦和法莫替丁片,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gE水平、疗效差异、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0,60 d的疗效、血清IgE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90 d时观察组有效率(64.3%)优于对照组(37.5%),观察组血清[gE(87.44±8.79)U·mL-1低于对照组[( 124.31±9.47) U·mL-1],(P<0.05).观察组复发率11.9%,对照组复发率4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消风散加减治疗,研究组采取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13.79%,总有效率为79.31%;研究组治愈率为55.17%,总有效率为92.24%。结论: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的明显优势,建议在,瞄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给予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Harris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医证候量表和影像学评分;检测血浆黏度(PV),红细胞电泳时间(EP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脱落2例,观察组患者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8.1%,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Harri量表,SF-36量表和髋关节影像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PV,EPT,ESR,HCT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治疗组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5.9%,9.8%,低于对照组的30.6%,18.4%(P0.05)。结论:肾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PV,EPT,ESR,HCT水平明显改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11年10月—2013年9月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5例,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予舒利迭(50μg/250μg),1吸/12 h。治疗组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主穴选定喘、肺俞、大杼、风门,脾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痰多加丰隆),疗程共8周。观察2组病例在咳嗽评分、血清IgE及PEF变异率等方面的差异,以此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咳嗽VAS评分、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E及PEF变异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及PEF变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方案规定的治疗剂量和疗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气道反应性,达到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目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祛风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微循环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RA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确诊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活血祛风通络中药方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分别应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指指腹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峰值速度(EDV)以及血管阻力(RI)参数、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和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②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改善程度更明显。③治疗组的指腹微循环指标PSV、EDV、RI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活血祛风通络法联合来氟米特片、洛索洛芬钠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微循环障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且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外洗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当归、乌梢蛇、赤芍、皂角刺等,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疗癣卡西甫丸(1袋/次,2次/d),2组均配合川百止痒洗液(2次/d擦洗患处)。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可达到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爔文  黄红  郭筱芳  宋文英 《陕西中医》2022,(11):1540-1543
目的:探讨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四物消风饮加味内服。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AD皮损评分指数(SCORAD)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VAS评分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TEWL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Th1、Th1/Th2、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Th2、IL-4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D血虚风燥证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皮肤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及穴位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45d,分别于治疗后第46天和治疗结束后90d随访,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3.2%,19.5%,1.8%;对照组分别为71.4%,57.5%,8.9%;两组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和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配合穴位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但穴位埋线疗效更持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Chen L  Zhang XF  Ku BQ  Wang XC  Ma C  Liang JY  Liu J 《针刺研究》2012,37(3):229-32, 246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自体血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吗丁啉;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评定疗效,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15/21),对照组总有效率33.3%(7/21),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血足三里、中脘、胃俞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