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验证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穴位贴敷(以三棱、莪术、大黄、冰片制成药饼,敷于天枢、气海、关元穴);对照组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曾笑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4):124-125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肺胀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符合肺胀诊断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改善肺胀患者便秘症状,缓解气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均治疗7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龙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3):127-128
目的 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 —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状况.结果 经干预,... 相似文献
7.
谢华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60-61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4.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腹针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润肠通便贴敷脐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润肠通便贴敷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化疗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 通过对100例化疗后便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和健康宣教,便秘症状得到控制和治愈,总有效率98%.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后便秘具有作用快、简便、经济、效果可靠,患者易于接受,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5 d为1个疗程,视情况进行3~4个疗程。2组均予调整生活方式指导和心理指导。治疗前后评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统计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第1周及第2周的SCBM均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3周及第4周的SCB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QOL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芪蓉润肠口服液能显著减轻老年慢性FC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和麻仁润肠丸治疗,疗程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胃散穴位贴敷预防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益胃散穴位贴敷法治疗,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胃散穴位贴敷能有效预防中风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益气养阴中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两组均以l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提高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中风后便秘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1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取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排便症状评分,自主排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PAC-QOL),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6例患者脱落,其中对照1组3例,对照2组2例,治疗组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对照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对照1组可达74%,而治疗组则高达90%,分别与对照2组和对照1组相比,治疗组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排便症状积分与PAC-QOL积分结果表明治疗前三组患者各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各项积分均显著下降,组内差异显著(P<0.05),而与单组治疗的两组相比,治疗组的积分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排便次数结果表明治疗前三组患者自主排便次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均显著增加,组内差异显著(P<0.05),而与单组治疗的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频率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针灸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药物依赖性,缓解患者的痛苦的同时改善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恢复患者自主排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SinoMed、VIP、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Ovid数据库中关于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检索日期自建库至2022年1月12日,使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RCTs11篇,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穴位贴敷能提高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有效率[穴位贴敷组:RR=1.23,95%CI(1.12,1.35),P<0.001;穴位贴敷+对照组:RR=1.33,95%CI(1.07,1.65),P=0.01];缩短排便间隔时间[MD=-1.70,95%CI(-2.09,-1.30),P<0.001];改善周排便次数[MD=1.95,95%CI(1.76,2.14),P<0.001];缩短每次排便时间[MD=-3.08,95%CI(-3.74,-2.43),P<0.001]。结论: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都采用常规的腹部按摩和饮食调控指导,治疗组加用大黄粉和木香粉调糊贴敷神阙穴、天枢穴,每次持续贴敷10~12h,每天1次,3~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7%,观察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便秘治护指导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提高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的较佳疗法。方法:将4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以高纤维素饮食、促胃肠动力药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穴取神阙、天枢、气海、关元,将穴贴分别贴敷在相应穴位上,每24h更换1次,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15.1±2.8)h,对照组(20.1±7.3)h,组间比较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9±0.5)天、(4400±55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7)天、(6900±73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肯定,费用低,是治疗该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Kegel运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阳江市人民医院中医脑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治疗组给予Kegel运动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神阙、气海、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P<0.05)。结论 Kegel运动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