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仲景诊治疾病,是以病分类,病下设证,因证立法处方遣药。其学术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结合,辨病的同时尤其注重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笔者学习邓老的养生思想并用之于膏方调治养生中,浅析辨体论治、辨证论治,协调平衡,调补脾肾,药食同调及注重精神调摄的膏方处方思路,处方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半夏泻心汤为助,再辨病辨证加减,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典型病案分析,辨为阳明少阳合病,以泄下热结的大柴胡汤治愈;辨为阳明少阴合病,以寒热平调的半夏泻心汤治愈;辨为厥阴病,以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辨为少阴太阴合病,以温阳利水的真武汤治愈;黄适教授从病案角度探讨从六经辨证的发展过程及机理,先辨六经,后辨方证,凭脉开方,方证相合,注重以脉学指导用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局部与整体结合,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任永新老中医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其临床所长,并进行探讨分析。结论:①任永新临床精于辨证,他综合为五辨:首辨病因,次辨病机,三辨病位,四辨病性,五辨病程,做到治病求本。②针药并用,效专力宏。其方法为一针、二灸、三吃药。③倡导科研,注重实践,有所创新,计有头皮针、体快针,药物风湿痹痛膏。④中西合参,引用新技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孟君教授认为习惯性便秘的主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以自创主病方增液通便汤为核心,结合患者体质随证加减,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体论治完美结合;注重中西医结合,联合使用肠道水疗、微生态制剂、肠动力药,内外兼治;强调饮食、锻炼、情绪诸方面自身调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朴炳奎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乳腺癌的发生多由正气不足,邪客乳络,或情志内伤,气滞血瘀、邪毒内蕴而发病。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病机,痰、瘀、毒是主要致病因素。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辨病;综合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注重综合治疗;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注重扶正。临床善用对药和引经药。  相似文献   

7.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8.
李壮壮  陈炯华 《光明中医》2022,(23):4261-4265
总结符为民教授辨治头痛的经验。符教授认为头痛基本病机为风痰瘀三邪上扰清空,痹阻脑络,导致头痛。在治疗上倡导风痰瘀同治,以疏风息风养血、化痰祛瘀通络为法,妙用风药疏风息风,以虫药通络止痛。此外,符老辨证时常结合辨病,并注重调畅患者情志、调整患者饮食,从多方面入手治疗头痛,屡见良效。另附符教授医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赵克学 《陕西中医》2012,33(8):1060-1062
目的:介绍朱世楷主任医师运用膏方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长。结论:朱世楷膏方处方经验有4点:注重辨证论治,突出补益脾肾。收膏药物选用考究,注重药食同源。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现代药理选药。药以补益为主,兼顾兼证,兼以治病。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中医治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一直是风湿病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瘀阻为主要病机出发,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清热活血为治疗大法,并注重引经选药和综合疗法的治疗思路,与同道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1.
雷云霞 《新中医》2005,37(10):10-11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健脾为主,兼顾他法。临床治疗注意时时顾护胃气;健脾不忘疏肝;重视中焦气机升降;选药精当,一药多用。选方用药灵活化裁,注重整体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三焦辨治的用药思路,以指导临床辨治用药。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本草类的全部文献数据,收集整理三焦辨治的本草信息,对纳入本草按中药学药物分类,进行频次统计;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各类本草的辨治论述。辨析本草辨治相应的病机要素,进行归类分析,从而阐明三焦辨治的本草思路。结果 在76部历代本草专著中,共统计出135味本草中药,按中药学药物分类,居前10位的本草分类为清热药、化痰药、补阳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解表药、活血药、补气药、泻下药。在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本草分类中,可划分为火热、痰湿、郁滞、正虚四类病机要素。结论 三焦辨治用药以清热药、化痰祛湿药、理气药、补虚药为主,火热、痰湿、郁滞、正虚为三焦辨治用药四大病机要素,符合三焦水道出焉,相火游行,气机转枢,正邪交争的生理功能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作为我国现代中医男科学奠基人,对男科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临床上,遵循"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注重体质,辨病辨证加减。以"主病主方"的制方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名方加减化裁。处方为小方,方精药简,慎用温补壮阳之品。效专力宏,辨证准确,可收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具有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和注重治未病等学术特点,对中医学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辨治肿瘤经验与运用经方的特色,从辨病辨证、遣方用药、治未病三个方面论述《金匮要略》在肿瘤诊治中的运用,提倡临证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以扶正为本,适时祛邪,全程强调防复防变。  相似文献   

15.
在明确"辨病论治"的内涵与外延,回顾"辨病论治"遣药组方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别从临床"辨病论治"组方配伍中的常用单味药、药对药群、专病专方等方面,对基于"辨病论治"的现代方剂组方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强调基于"辨证论治"的现代方药组方的应用意义包括有利于增强特异性以提高疗效、有利于把握疾病规律以治未病、有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应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亚强教授微观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张亚强教授微观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其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整体观与局部观相结合,提出余毒内阻、气滞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治疗以活血理气、解毒为主,并结合辨证选药;在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12-1614
对药,乃中医药辨证论治之精华,其味少而精,力专而雄,既相辅相成,亦可相佐为制,引达病所。临证应用恰当,可致效力倍增。刘伟胜教授立扶正祛邪为总纲,注重四诊合参以"辨病、辨证、对症"为要,以扶正培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化痰祛湿、养阴清热为七大法则,指导对药在恶性肿瘤中的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介绍吕绍光主任医师辨治胃痛的思路和诊疗特色,强调先辨病后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治中焦如衡、注重止痛药及甘味药的应用等理念,同时结合福建脾胃名家治疗胃痛经验灵活化裁,总结出治疗胃痛专病专方,寓繁于简,需临证灵活化裁,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灿东教授临床注重整体观念,活用“五辨”思维辨治疾病,认为不寐病以“痰、火、郁、虚”为核心病机,本文将其辨治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 《温病条辨》(下称《条辨》)潜在着一种与三焦辨证截然不同的辨病分期定位论治体系(下称辨病体系)。这一体系,强调辨病的重要性,以病为纲,纵向研究不同温病卫气营血变化的规律及其特殊性;注重脏腑病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