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止痛散外用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止痛散外用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参照组(78.00%,39/50),P0.05;治疗后2周、3周、4周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周、4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止痛散外用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94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推拿治疗,研究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愈显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抽取本院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研究组治疗前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疗效显著,两者结合,优势互补,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腰椎活动度、腰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前屈、后伸、侧屈度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周和4周后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增加腰椎活动度,改善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针灸及康复训练对腰椎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用基础康复,研究组加用针灸。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VAS及JOA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腰椎前屈度、腰椎后伸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4,P=0.03)。结论:针灸康复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改善腰椎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采取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者设为对照组(53例),将采取身痛逐瘀汤、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方案者设为研究组(53例),就两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腰腿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7);两组治疗后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为0.000),而研究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直腿抬高试验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腰腿疼痛症状及活动功能,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使用中药热奄包、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牵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针灸+穴位注射+牵引)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中药热奄包)。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与腰、腿活动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直腿抬高评分、腰部活动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后均降低(P 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使用中药热奄包、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牵引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腿活动情况、提升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针灸治疗,研究组实施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半年,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结论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其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俊锴  肖斌  许啸 《世界中医药》2020,15(7):1067-107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汕尾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49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加以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加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疼痛物质、炎性反应递质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67%,高于观察组的9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物质、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超氧岐化酶、谷胱甘肽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较单独使用独活寄生汤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降低血清疼痛物质及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血流变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评估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IL-1β、IL-8、TNF-α、MMP-3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降低VA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JOA评分,改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刀与针灸配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针灸康复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4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Fugl-Meyer、JOA评分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腰骶疼痛评分和腿疼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直腿抬高度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赵钟 《光明中医》2021,36(2):237-239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天津西青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刺,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以及血清hs-CRP、IL-6、IL-8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62.5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和分析其与螺旋CT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与2017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加电针治疗,观察组加以腰三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ODI)、下腰痛评分(JOA),并在治疗前后对CT影像学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8周后,1)2组患者的ODI积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在治疗后硬膜囊前后径、神经根受压程度比均较治疗前减小,矢状径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CT的前后径、神经根受压比与ODI(r=0.820,P0.01)、(r=0.854,P0.01)呈正相关,CT的矢状径与ODI评分呈负相关(r=-0.811,P0.01)。结论:结合使用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根压迫,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丹鹿通督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鹿通督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鹿通督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治愈率为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治愈率为38%。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鹿通督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求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0只,各组中又分为7 d取材组和14 d取材组各15只。用肠线环扎L4神经根造模。治疗组针刺"腰痛穴"臀痛穴",每日2次。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第4、7、10、14天的缩爪潜伏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EP)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痛敏现象明显增强(P<0.05),血浆-βEP、ACTH的含量呈增高趋势;经过平衡针治疗,治疗组痛敏现象至治疗第10天起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βEP的含量第7天时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浆中ACTH含量第14天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平衡针有很好的减轻疼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ACTH分泌代谢而调节机体应激状态,而是否通过调节-βEP分泌代谢发挥作用尚需进一步增设时间点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与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疾患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治疗,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VAS及JOA腰椎疾患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较为显著(P<0.05)。JOA腰椎疾患评分上,两组治疗后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较为显著(P<0.05)。结论:相比常规针刺治疗,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治疗可明显减轻LDH患者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活动状况,最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