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配合三阴柔筋汤治疗中风后偏瘫肌痉挛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病导致偏瘫并伴有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三阴柔筋汤。观察周期为3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肱二头肌组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股四头肌组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肱二头肌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股四头肌组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两组肌肉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柔筋汤口服配合运动疗法对缓解中风后偏瘫肌痉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平衡功能偏瘫恢复(Lindmark)评分、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筋肉拘急、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舌质红、脉沉细积分和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运动协调功能、感觉功能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肌力水平,并有助于降低手功能缺陷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 ,探讨其生理学基础。方法 :以 12 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 6 9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对照组 5 1例采用常规中西药配合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后 3个月 ,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 Brunnstrom分级积分提高优于对照组 (P<0 .0 5 ) ,康复组步行能力和步态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较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好 ,急性期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偏瘫患者有利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具有显著疗效,能促进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与常规针刺对改善中风后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中风后偏瘫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上下肢功能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4周、2月、3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2月、3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应用于中风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因中风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加肢体功能运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结果:通过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及肢体的功能锻炼,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各37例,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理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肌力恢复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较常规西医康复理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陈四有  高晓芬 《陕西中医》2012,33(7):891-892
目的:探讨通经接气刺法配合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通经接气刺法配合推拿和普通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与普通针刺配合推拿组比较,通经接气刺法配合推拿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通经接气刺法配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配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均给予药物治疗、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合并疰和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则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将药物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风偏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治疗外,同时进行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瘫痪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治疗可全面提高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并探讨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49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针灸及运动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运动康复锻炼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并且神志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行一般护理和恢复期功能锻炼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急性期康复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该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该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20例患者。其中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其Sheikh评分与Fugl-Meyer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患者的痉挛性偏瘫肢体上予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在肌力、肌张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痉挛恢复、肌力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痉挛性偏瘫肢体白脉软膏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偏瘫肢体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语丹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服用解语丹,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FMA、MB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语丹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82-1084
目的:观察针刺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肢体及双侧肢体的疗效差异,探讨偏瘫患者的针灸最佳方法。方法:本项临床研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120例,釆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以针刺双侧肢体治疗作为基础治疗,以常规针刺患侧肢体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观察疗程4周。结论: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医症状改善疗效评分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养阴柔肝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养阴柔肝通络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养阴柔肝通络法组方之中药,对照组口服妙纳,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程度评级法、Fugl—Meyer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肢体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养阴柔肝通络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柔肝通络法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