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内服加味四妙散、外敷栀子三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四妙散,疼痛关节局部外敷栀子三黄散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VAS评分亦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内服加味四妙散、外敷栀子三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以吴门清热化浊方及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及外用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皮肤温度、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变化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6 h VAS评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1 d、治疗7 d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评分、皮温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血尿酸水平为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12.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能较好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肿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关节肿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醋氯芬酸钠分散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血尿酸、血沉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血尿酸、血沉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肿痛散外敷治疗与醋氟芬酸钠分散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相当,且可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白茅根汤内服及如意金黄散加减结合外敷,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与C-反应蛋白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茅根汤结合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碳酸氢钠片加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碳酸氢钠片加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血沉(ESR)和血尿酸(UA)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ESR、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细胞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依托考昔口服,对照组仅采用依托考昔,7 d为1个疗程。将两组治疗后3 h、1 d、3 d和7 d的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并于7 d后采取血清复查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临床疗效,收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UA、ESR和CRP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痛散外敷联合刺络放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血尿酸(uric acid, 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次,2次/d,口服,连服6 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肿痛散(药物组成:三七粉、血竭、冰片、大黄、芒硝、蜂蜜)外敷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肿痛散每日敷药1次,12 h/次,6次为1个疗程;刺络放血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4天在肿痛的关节局部点刺后加拔负压罐使其出血10~30 mL,放血治疗后间隔5 h再给予肿痛散外敷,共刺络放血2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酮洛芬凝胶外涂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酮洛芬凝胶外涂;对照组30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0.2g口服,1次/d;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关节炎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肌酐、eGFR、尿素、血尿酸值的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肌酐上升,eGFR下降(P值均0.05),治疗组1例患者外敷如意金黄散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与酮洛芬凝胶外涂联用治疗CKD并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且未出现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服益肾蠲痹丸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碳酸氢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益肾蠲痹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内服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并同时在疼痛关节处外敷金黄散;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和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口服;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WBC、N、UA、CRP、ESR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肝肾功能损害病例,有1例中药过敏后治愈;对照组出现3例肝功能、2例肾功能损害,12例出现胃肠反应。结论: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塞来昔布联合秋水仙碱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风气雾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实验研究,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2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痛风气雾剂外喷患处,日3次,对照组予肿痛气雾剂外喷患处,日3次,均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VAS、中医证候全面评价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UA、ESR、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试验组CRP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VAS评分及全面评价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101/108),优于对照组的85.5%(94/110)(P<0.05)。结论:痛风气雾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有缓解关节肿痛作用,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无刺激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2.
四妙丸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妙丸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和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血尿酸(UA)、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 d、3 d、7 d,2组N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时间点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2组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快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方联合西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利湿方加减治疗.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的变化,记录每日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1b、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疼痛,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湿热痹方联合慢病管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湿热痹方口服联合慢病管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综合疗效、症状体征量化评分、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解毒散及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肾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散及解毒散外敷)、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及解毒散外敷),各60例;疗程为1周,1周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痛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U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的降低作用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A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ESR、CRP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CR、β2-MG、Cys c与治疗前相当(P>0.05),对照组的ACR、β2-MG、Cys 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结论:与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相比,口服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一样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且更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值,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小,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利活血解毒汤(早晚各1次,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天,口服,bid)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天,口服,bid)治疗,连续观察2周。观察服药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改善时间,记录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15 m步行时间疗效指标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安全性指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有效率、疼痛肿胀改善时间,VAS评分,UA,CRP,ESR,15 m步行时间上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能较快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具有降低尿酸及炎症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逐痹汤加外敷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服散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西药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敷散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缓解时间及红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细胞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敷散外敷可快速消肿止痛,降低UA,ESR及CRP水平,减少对外周血损害及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钟旦旦 《新中医》2021,53(5):48-51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湿热蕴结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证AG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片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外用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程度及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疼痛、重度疼痛占比分别为73.33%、3.33%,对照组分别为40.00%、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CRP、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薏苡仁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湿热蕴结证AGA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发展,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魏薇  李鹏鸟  张向阳  徐鹏  王新义 《陕西中医》2022,(12):1801-1804
目的:探究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滑膜功能、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滑膜功能、关节功能、运动功能、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UA、ESR、CRP、8-OHdG、3-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滑膜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减轻关节疼痛、肿胀,降低滑膜厚度,改善滑膜、关节、运动功能,减轻患者尿酸含量、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