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通痹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门诊治疗的84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片与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祛湿通痹方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清碧散外治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对40例外用清痹散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休息与饮食、心里与锻炼、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减轻了关节疼痛,提高临床疗效。[结论]综合护理清碧散外治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介绍熊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湿热蕴结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急性期湿热蕴结,痹阻关节,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慢性缓解期久病入络,常加以虫类药以搜骨去风。同时在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注意预防调护。附典型案例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口服秋水仙碱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肤温降低时间、局部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共44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方清热除痹汤,患处外敷消炎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尼美舒利,患处外敷消炎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明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自拟清热除痹汤、局部外敷消炎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关节炎急性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多为正虚邪实,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疗应扶正祛邪。病机为湿、热、痰、瘀等邪气相互交结,日久痹阻经络,浸淫筋骨,气血运行不畅。自拟蚕砂虎杖汤治疗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祛湿除痹方药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验证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祛湿除痹方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尿酸钠晶体溶液踝关节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祛湿除痹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观察大鼠功能障碍指数,测定关节组织内炎症细胞(淋巴细胞)数、关节组织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IL-1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水平.结果:祛湿除痹方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功能障碍,减少关节组织炎症细胞数,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在关节组织内的表达,且中药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结论: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之一,祛湿除痹中药能有效减少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组织炎症细胞数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祛湿除痹法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宝东  赵用  陈岩松 《中医药学刊》2010,(12):2680-2681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清痹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放血+清痹散外敷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显愈率、尿酸降低度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刺络放血配合清痹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止痛和降血尿酸作用,且能迅速控制病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一般多起病急骤,有时呈暴发性,疼痛呈刀割、咬噬样。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微晶体在关节内及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冷文飞用中药敷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属于中医"痹证"之热痹、湿痹范畴。痛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诸病源候论》言:"历节风之状……此由饮酒后腠理开,汗出当风之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也"。潘婷等~([1])提出痛风病的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为标,浊毒贯穿其中。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时令变换、环境湿冷、  相似文献   

10.
痛风(Gout)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应森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双毒学说"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之核心病因病机在"毒",又因其发病时间、感邪性质、致病特点等不同,主张分期治疗,急性期(亦称外毒期或邪毒期)以"外感邪毒"为主,缓解期(亦称内毒期或伏毒期)以"内生伏毒"为主,基于"双毒学说"指导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恰可为痛风性关节炎分期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5):654-655
痛风是一种以尿酸代谢紊乱为生化基础的异质性疾病,急性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周彩云教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病机为:湿邪结聚,蕴热生毒,下注关节,此外还与痰瘀有密切联系。其运用自拟痛风方清热利湿解毒,通痹止痛,疗效显著。本文结合典型病案介绍周彩云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王国强 《光明中医》2015,30(2):371-372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体内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疾病。急性期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常于夜间发作,因关节剧痛而醒,关节局部因疼痛不能触摸,甚至不能盖床单。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西药主要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发作症状特别严重,可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性反应。经常服用秋水仙碱等西药对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副作用明显。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倍受关注,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已为广大痛风患者所接受[1]。从痛风的症状表现来看,古人辨证多属外邪侵袭,湿热浊毒,留注关节,壅闭经络。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急性期痛风符合中医热痹辨证,以吴鞠通的"宣痹汤"加减治疗热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痛风的发生机制是尿酸的代谢异常,由于尿酸在体内积聚过多而引发的疾病,超过50%的患者首先发病于第1跖跗关节,并且出现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的"热痹"、"历节"、"脚气"等范畴。研  相似文献   

14.
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的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血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及高尿酸血症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宣痹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宣痹汤加减对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艳  张毅 《湖南中医杂志》2016,(10):198-201
正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组慢性代谢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和(或)肾衰竭。中医学称之为"历节"、"白虎历节"、"痹病"、"痛风"等,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畸形等,属于中医学"痹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湿热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前提条件,湿热痹阻关节是本病的病机。伏痰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饮食、外邪、瘀血、体虚均可触动伏痰,痰动闭阻经络关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分期论治是主要治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健脾、益肾、祛湿、化痰,且针药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葛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双四 《中医杂志》1999,40(6):325-325
葛根《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属痹证范畴。其临床表现急性期以单个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症,多属热痹。慢性期以关节肿大、僵硬或畸形为主症,故多属尪痹。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重用葛根合四妙丸加味,自1982~1996年在门诊和病房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5例,疗效显著。75例病人全部男性,年龄最大83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2.5岁。  相似文献   

19.
魏加树  杨海  徐林 《山西中医》2009,25(9):17-18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威龙除痹汤内服、外用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威龙除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病人全部有效,临床治愈34例,显效26例,总显效率100%。结论: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