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584例经PCI治疗的患者,被分为女性组(122例)和男性组(462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治疗情况,并进行长期(3~49个月)临床随访,详细记录患者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男性患者的全因性死亡率(0:3.03%,P>0.05)及心因性死亡率(0:2.98%,P>0.05)有增高趋势,女性患者因心脏病再住院率(15.57%:9.96%,P<0.05)显著增加,但2组患者其他临床主要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校正不匹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男性与心因性死亡(r=0.0874,P<0.05)及全因性死亡(r=0.0970,P<0.05)呈正相关.结论:女性患者PCI治疗的长期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92例和药物治疗组104例,对2组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无事件生存、再入院、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出血等不良事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比例和肌酐水平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70.65%vs25.00%,(82.63±25.35)μmol/L vs(71.09±22.71)μmol/L,P0.01]。介入治疗组无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66.30%vs 50.96%,25.00%vs 44.23%,P0.05);2组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及出血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仍然是导致世界人口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1]),预计至2030年将有2 300万人死于CHD~([2])。美国心脏协会和心脏病学会已制定并多次更新CHD的临床诊治指南,从而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20年来CHD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中国CHD患病率和病死率仍逐年攀升,预测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筛选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符合入选标准180例老年CHD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并于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将评估为预后不良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评估为预后良好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同时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等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6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6个月内共有42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占25.61%。预后不良组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有吸烟史例数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置入支架数目多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吸烟史、置入支架数≥3支为老年CHD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 P<0.05)。结论 老年C...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因素. 方法 1981例经皮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老年组(≥65岁)801例和对照组(非老年组,<65岁)1180例.术后随访12~84个月(平均36个月). 结果 老年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和2.3%,P<0.01);老年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明显高于对照组(18.9%和3.7%,P<0.01).影响介入治疗后死亡的因素为年龄65岁(OR=1.05,95% CI=1.02~1.10,P=0.014),左主干病变(OR=4.78,95% CI=2.36~17.22,P=0.027),冠状动脉3支病变(OR=5.68,95% CI=3.17~15.32,P=0.018),合并糖尿病(OR=6.24,95%CI=2.11~16.36,P=0.001);影响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因素为年龄65岁(OR=2.06,95%CI=2.23~4.32,P=0.007),左主干病变(OR=3.64,95%CI=1.86~15.34,P=0.001),冠状动脉3支病变(OR=4.35,95%CI=2.54~13.82,P=0.017),合并糖尿病(OR=5.35,95% CI=1.77~14.51,P=0.001).性别和高血压不是影响总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因素. 结论 年龄、糖尿病、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3支病变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和高血压对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血流储备分数(FFR)介于0.75~0.80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且FFR介于0.75~0.80的连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IVUS指导下治疗组(IVUS组)和药物治疗组,其中IVUS组根据是否行PCI分为IVUS指导下PCI组(IVUS-PCI组)和IVUS指导下药物治疗组(IVUS-药物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结果 IVUS组MACE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显著下降,但IVUS-PCI组和IVUS-药物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IVUS指导下介入治疗FFR介于0.75~0.80的临界病变患者较未检测IVUS的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括心脏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事件;院外随访的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结果 患者年龄(61±5)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患者5例(45.5%).在介入治疗的靶血管病变中,9例(81.8%)位于左前降支,中、重度钙化、慢性完全闭塞及弥漫性长病变分别为3例(27.3%)、4例(36.4%)和4例(36.4%).11例患者均有行急诊CABG的指征,其中冠状动脉夹层5例(45.5%)、冠状动脉穿孔 3例(27.3%)、病变无法充分扩张1例(9.1%)、血管急性闭塞1例(9.1%)和支架脱载1例(9.1%).CABG术后随访(47±33)个月.院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性死亡1例(9.1%),Q波心肌梗死2例(18.2%).院外随访期间,1例(9.1%)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无因心原性事件再次住院的患者.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多见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吸烟状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调查592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及术后的吸烟状态,根据PCI后吸烟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不吸烟组(n=272)、戒烟组(n=215)及目前吸烟组(n=105),详细记录随访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9.0个月.术前吸烟率为54.1%,随访时为17.7%.与不吸烟组比较,目前吸烟组患者较年轻(P<0.01),男性较多(P<0.01),高血压病(P<0.05)、糖尿病(P<0.05)较少.病变冠状动脉数(P<0.05)、置人的支架数(P<0.01)也较少,参考冠状动脉的直径较大(P<0.01).与不吸烟组比较,目前吸烟组(0.37%比4.76%,P<0.01)及戒烟组(0.37%比1.40%,P<0.05)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在校正组间不匹配因素后,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显示随访期间吸烟是PCI术后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1.28,P<0.01).结论 PCI术后吸烟是术后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7.0±10.4)岁。PCI术后3 d内对入选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根据量表测评结果分为焦虑抑郁组(25例)和对照组(71例)。随访两组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焦虑抑郁组MAC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8.0%vs.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状态(OR=1.58,95%CI:1.053~2.364)、吸烟(OR=1.78,95%CI:1.387~2.926)、高血压(OR=1.87,95%CI:1.453~2.961)、2型糖尿病(OR=2.13,95%CI:1.642~3.215)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焦虑抑郁状态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PCI)后的其靶病变特点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支架置入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定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组和简单冠状动脉病变组。主要研究终点为PCI术后一年以上的远期不良事件的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结果:493例冠心病患者中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组229例,简单病变组264例。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远期预后,单因素研究显示复杂病变是远期主要终点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HR=2.946,95%CI:1.14~7.60,P=0.025]。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该因素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仍然是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HR=2.836,95%CI:1.08~7.45,P=0.034],Kaplan-Meier曲线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远期不良预后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吸烟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status at follow-up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ccessful 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The smoking status at follow-up was investigated in 592 patients undergoing successful PCI between Jan. 2003 and Nov. 2006.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ir smoking status at follow-up: non-smokers (n=272), quitters (n=215) and current smokers (n=105).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19. 0 months. At follow-up, current smokers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P < 0.01), more likely to be male (P < 0.01) than non-smokers and had more favorable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lower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P < 0.05) and diabetes (P < 0.05), fewer diseased vessels (P < 0.05) and fewer implanted coronary stents (P < 0.01), larger target vessel diameter (P < 0.01).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 quitters (1.4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nonsmokers (0.37%,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non-fatal MI in current smokers (4.7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quitters (1.40%, P < 0.05) and nonsmokers (0.37%, P<0.01). After adjustments for age, gender, hypertension, diabetes, dyslipidacmia, target vessel diameter, the number of diseased vessels, the kind and number of implanted stents, and the follow-up time, multi-variabl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urrent smoking was a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for non-fatal MI (β=1.28, wald X2=6.91, P < 0.01) . Conclusions Smokers, especially current smokers, we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non-fatal MI post successful PCI. Therefore,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CI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top smoking. 相似文献
13.
韩雅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2):81-84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由于年龄因素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更加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期专栏所刊登的文章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血管内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因此,老年危重冠心病患者可以从介入治疗中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PCI治疗的支架置入患者(200例)。术后进行1年随访(电话和门诊复查),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ACE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FR的预测价值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验证,分析术后FFR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1年随访,MACE组31例,非MACE组169例。MACE组患者术后FFR显著低于非MACE组(t=6.316,P=0.000),MACE组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血脂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术后FFR为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FFR对MACE有较好预测价值(P=0.000),其中术后FFR=0.868为最佳临界值。生存分析显示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迟于术后FFR<0.868组(Log-rank 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FFR影响因素有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和支架直径(P=0.2,0.4,0.038,均<0.05)。结论 术后FFR对PCI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时间迟于术后FFR<0.868组。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与支架直径是术后FF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1)
【】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此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行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1月至12月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32例,按年龄分组,对比分析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66.6±5.4岁]108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1.3±6.3)岁]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低于中青年组,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随访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CTO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中青年CTO患者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13(6):347-347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已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快、恢复好的特点,过去需外科治疗的一些手术已逐渐被介入治疗所取代,但由于许多患者对介入治疗知识缺乏了解,从而担心手术效果并对预后充满恐惧心理,怀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和专业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进行介入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者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得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CHD)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近十年来,冠脉介入治疗(PCI)临床应用及监护,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我科对9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全面有效的临床监护,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合并泛血管疾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的远期预后.方法 纳入2015年1~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1例,将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或)肾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等的268例作为泛血管病组,未合并上述疾病的473例作为冠心病组,依据2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相似文献
20.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性诊断治疗。但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青年患者不同,因而采用介入治疗也具有特殊性。我院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2年10月对2 9例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1月至2 0 0 2年10月我院心内科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共有2 9例进行介入治疗,包括男性2 1例,女性8例,年龄在70~79岁之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0例,糖尿病者4例,高脂血症者8例,有长期烟酒史6例;急性心肌梗死者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