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双盲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玉屏风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FEV1、FVC、MVV、RV、PEF)及免疫指标(Ig G、Ig M、Ig A、补体C3、补体C4),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间肺功能及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肺功能及免疫指标改善(P0.05),而玉屏风颗粒加穴位贴敷组肺功能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并优于穴位贴敷组(P0.05),其临床疗效也优于穴位贴敷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与玉屏风颗粒加穴位贴敷均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免疫指标,但玉屏风颗粒联合穴位贴敷的作用优于单纯贴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肺康复联合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肺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综合肺康复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BODE指数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百分比均升高(P0.0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均下降(P0.05),主要症状(咳嗽、自主排痰能力及呼吸困难)评分均下降(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distance,6MWD)升高(P0.05),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评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肺康复疗法有助于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7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5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动脉血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息咳喘膏穴位贴敷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伏天双息咳喘膏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安慰膏贴;观察该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呼出75%、50%、25%肺活量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MEF50%、MEF75%)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FEV1%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息咳喘贴能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龙星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龙星片,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监测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对照组为73.33%(44/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及CAT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随访时FEV1%、FEV1/FVC、6MWD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6MWD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同一时点肺功能和6MWD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异常,2组不良反应各1例。结论复方龙星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痰热蕴肺证可有效改善患者持续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及CAT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穴位贴敷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果: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穴位贴敷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西医组(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较常规西医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效果较好,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收集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家庭氧疗等常规治疗,气促严重可配合口服多索茶碱片或(和)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加重的次数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均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属于肺脾气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COPD稳定期常规疗法,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日常管理,如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肺康复锻炼等。治疗组30例艾慈灸配合穴位贴敷:艾慈灸平喘止咳贴贴于双侧脾俞,1次/d,2h/次;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显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服中药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对照组加用百令胶囊以及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系列方、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测定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COPD稳定期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于"伏九天"穿戴咳喘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 6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于伏九天穿戴咳喘敷贴,共计贴敷6次,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中,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咳喘敷贴治疗COPD疗效确切、可靠,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消喘膏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贴敷,两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治3次,敷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留取诱导痰,观察诱导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型IgA(sIg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中IL-8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sIgA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在于减轻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增强气道黏膜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肺胀(痰浊蕴肺型)]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及喘可治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及肺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胸闷气促、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症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中药贴敷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肺病科门诊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复方鲜竹沥液,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初生 《中医药导报》2009,15(11):10-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个体化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基本方加百令胶囊;3个月后根据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肺功能和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立法的中药复方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冰方穴位贴敷联合微波照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及对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9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冰方穴位贴敷联合微波照射,两组均在开始前及治疗后行症状评分、肺功能及FENO检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清ESO、FENO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冰方穴位贴敷联合微波照射疗法可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能够降低FENO水平,控制气道炎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护肺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疗效、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护肺平喘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肺功能及血清中免疫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60.4%(P0.05)。治疗前两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VC、FEV1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护肺平喘汤对COPD稳定期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8月接收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黄芪针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6%,观察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肺功能改善状况均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肺养阴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COPD稳定期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益肺养阴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养阴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OPD稳定期脾肺气虚证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按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0天。检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气短的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统计后可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0%,与对照组患者68.0%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组内比较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组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利用药物渗透作用,将药物通过体表肌肤作用于穴位经络,利用穴位经络功效调节机体功能有效改善肺肾气虚症状,再联合护理干预,可增加治疗效果,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