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鸿飞 《光明中医》1998,13(1):41-43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的体会舒鸿飞徐云祥张书昌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436700)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风偏瘫偏瘫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后遗症。如何解决偏瘫病人长期卧床的痛苦,给予病人生活自理的能力,是医生最主要的任务。笔者近10余年以来,以补阳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株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予以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按中风常规治疗,经CT、MRI区分为缺血与出血,分别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扩管。或止血、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71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两组病例均配合适当的康复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48.52%,显效率为16.18%,有效率为13.24%,总有效率为77.95%。治疗组痊愈率为57.75%,显效率为18.31%,有效率为15.50%,总有效率为91.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中风后偏瘫,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好。该研究还表明:中风后治疗时间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1-163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9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神识昏蒙、偏身感觉异常等主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可作为临床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王颖 《河南中医》2005,25(4):70-70
中风又名卒中,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迅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遗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其中,又以半身不遂为多见。笔者临床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或遗尿等症.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两组治疗疗程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后显示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及疗效判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患者症状减轻,指标好转,功能恢复明显,远期疗效可观,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和长春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56%,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临床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邓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1994-199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63例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MMESE、简式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在MMESE评分、简式FMA及Barthel指数的自身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各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5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霞  李燕玲 《陕西中医》2005,26(2):150-151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变窄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外伤等引起,常遗留肢体偏瘫、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自1999年以来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导致的肢体偏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任敬丽 《河南中医》2010,30(7):708-70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125mg,氨苯喋啶50mg治疗,均每日2次,连服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传统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偏瘫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患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中风的病位在脑,故治法应以醒脑开窍,益气活血,行淤通络为主,熄风、清热、除痰、通腑、育阴为辅。主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葛根、石菖蒲、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地龙、水蛭、土鳖虫、党参、黄芪、当归、麝香、冰片、马钱子等。通过临床验证,方中重要药物剂量宜大,如对脑血管供血功能有很好调节作用的葛根用50~100g,石菖蒲用20~30g;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黄芪100~250g,党参100g为佳;活血行淤通络药应在15g左右;香窜通经药麝香每次0.05g,冰片0.5g(兑),若用马钱子通经活络,可将炮制好的马钱子3~5g入药久煎,可温和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临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中风病患的病患178例,其中有98例属于在治疗后有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其效果显著,后遗症低,并发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刘燕 《中医药导报》2011,17(12):57-5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1例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7例。A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B组和C组分别只加补阳还五汤口服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2疗程后各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较B、C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口服结合针刺对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二者结合能进一步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