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脉与吸入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岁、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I)。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I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P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I组少。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5例小儿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式.结果: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R及PET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具有易被患儿接受,且并发症少、苏醒时间短、可调节性等优点,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胡晓锋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5):454-455
目的比较七氟醚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的7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行七氟醚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对两组患儿诱导前、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诱导前、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比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有术后恢复快特点,安全可靠,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5.
柳绍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1)
作者于1985年至1992年对3~10岁97例患儿,采用局麻扁桃体剥离术。手术经过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结果表明,只要注重小儿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有效措施,就能将以往需全麻手术的患儿改为局麻手术,从而避免了全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该院乳腺癌手术的7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麻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7.2±2.1)、90 min时为(2.2±1.5)和对照组(对照组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4.1±0.4)、90 min时为(1.7±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前心率为、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后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30例ASAⅠ~Ⅲ级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硬全(硬膜外阻滞+气管内浅全麻)16例,先行硬膜外阻滞成功后,注射试验量标准1号合剂(含1:20万肾上腺素)测得平面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Ⅱ组单全14例,单纯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两组所用全麻药剂量相同,观察麻醉时插管、切皮、牵拉探查、拔管时的BP、HR变化。结果两组病人BP、HR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硬全组比单全组更能减轻病人的各种应激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2003-2004年12月间共为宫外孕合并出血性休克病人施行手术36例,除2例患者出血量较大,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不能搬动体位,在单纯氯胺酮安定全麻下实行手术外,其余34例均在氯胺酮、安定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收到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局麻与静脉麻醉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宫内妊娠6.5-10W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50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人流术172例;B组为静脉注射异丙酚人流术18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宫颈局麻人流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静脉麻醉人流术在基层医院中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IVA)和局部麻醉(LIA)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间1029例IVA和627例LIA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病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术后感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两组MA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IVA组MAP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切皮和分离肿瘤时,LIA组心率高于IVA组(P均〈0.05)。IVA组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术后满意度(P均〈0.05)。LI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IVA组(P〈0.05)。结论:IV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区段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儿童静脉复合麻醉经皮无痛肾活检与传统局麻下肾活检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无痛肾活检在儿童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我科进行静脉复合麻醉无痛肾活检27例与传统局麻下肾活检23例患儿(均小于12岁)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成功率(肾小球数大于15个或能够作出完整病理诊断为穿刺成功)和并发症.结果 无痛组患儿均顺利完成穿刺,肾小球数8~49(23.3±10.0)个;局麻组肾小球数0~40(23.2±9.4)个,2例无法配合放弃穿刺,2例肾小球数低于15个,无痛组和局麻组总成功率分别为96.3%和82.6%,具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无痛组穿刺后麻醉苏醒时间为2~5 min,1例苏醒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加大吸氧和畅通呼吸道后好转,局麻组无麻醉并发症;肉眼血尿无痛组和局麻组各1例,肾周小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儿童静脉复合麻醉肾活检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其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用于高龄(年龄≥80岁)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行PKP的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根据是否联合静脉麻醉分为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组(观察组)19例和局部麻醉组(对照组)17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麻醉前10 min以0.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给药,并以0.4 μg·kg-1·h-1维持剂量至手术结束;2组均采用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总量40 mL。记录2组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观察2组患者术前(T0)、局部麻醉时(T1)、穿刺入椎体时(T2)、球囊扩张时(T3)、注入骨水泥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2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满意度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P、HR、VAS评分变化趋势波动,观察组患者MAP、HR、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2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血氧下降、血压波动等麻醉相关并发症。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为高龄PKP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等比重与重比重局麻药在腰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等比重与重比重局麻药在腰麻中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为低位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短时间(≤3h)下腹部手术病例1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Ⅰ组,80例)和重比重组(H组,80例),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技术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3mL,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注药后病人的反应、麻醉起效及消退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等。结果:2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2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相近。与I组相比,H组病例感觉阻滞达峰平面较I组快,且峰平面较I组高(阻滞节段数较多),感觉阻滞平面下降2节段的时间较I组短,伤口疼痛出现较I组早(P<0.01),运动阻滞消退较I组快(P<0.05),自解小便功能恢复较I组晚(P<0.01)。结论:等比重局麻药较重比局麻药在腰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全凭静脉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和循环的管理。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40例,年龄2~30d,体重2~5kg,ASAⅠ~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压力控制呼吸的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 in及气腹解除后10m in各时点HR、MAP、PetCO2、PaCO2、PaO2、SpO2和ECG变化。结果建立CO2气腹后:HR逐步加快,MAP先升高后下降,PetCO2逐步增高,PaCO2逐步增高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前后PaO2和S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明显。采用静脉全麻PCV模式控制呼吸的方法,有利于对新生儿呼吸和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颈部手术前静脉应用曲马朵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按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标准分级,将Ⅰ-Ⅱ级拟行颈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P组为超前镇痛组(局部麻醉+曲马朵),C组为对照组(局部麻醉+等渗盐水)。P组切皮前15min静脉给予曲马朵3mg/kg+盐酸格拉司琼40μg/ks,共10ml。C组切皮前15min静脉给予等渗盐水+盐酸格拉司琼40μg/kg,共10ml,术后均采用患者自控性镇痛法(PCA)止痛,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前、后5min、切皮、术中深部操作、缝皮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视觉类同表(VAS)评分和术后2、4、8、16和24h的VA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首次按压PCA时间、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镇痛药总用量。结果:P组与C组比较,在0—24h内各时段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首次需要PCA时间P组明显晚于C组(P<0.01);PCA有效按压次数:P组患者在术后4、8和24h内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镇痛药累积用量P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颈部手术中,术前预先给予曲马朵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腰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二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70例即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B组35例,采用腰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麻醉效果、疼痛反应、肌松度、内脏牵拉反应均优于B组(P〈0.05或P〈0.01);A组的SBP、DBP、MAP、HR、SpO2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中流入量、麻黄素使用例数、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均少于B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的效果优于腰硬膜外麻醉,易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I组吸入异氟烷和50%氧化氮(Nz0)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和50%N2O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BIS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按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24 h各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3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和输液量及出血量、各观察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组和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T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I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略长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T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为3 h,S组为6 h,而Ⅰ组为24 h.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