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王如贵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31-532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TOB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改变,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预后不佳.结论 及时、正确地评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和做好预后判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卢爱仁  郝奋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19-119,156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TB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眩晕、呕吐多为首发症状,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MRI可明确病变,同时有幕上及幕下多处脑梗死。结论TBS为一种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张茁 《北京医学》2008,30(5):270-273
目的 分析15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及30d预后,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跟踪随访150例诊断明确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并于入院时及病后30d分别进行NIHSS、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RS)评分,分析患者30d预后,及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15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d病死率为10%.眩晕及偏瘫为主要首发症状,脑疝及合并症为主要死亡及高残障的主要原因.病变部位(OR=0.112,P=0.002)、病变个数(0R=0.460,P=0.0301、并,发症(OR=0.344,P=0.001)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关键在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由Caplan于 1980年首先提出并命名[1] 。 1990年我国眼科医生报告了国内第一例TOBS以后 ,近年TOBS很快被神经内科医师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的17例TOBS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TOBS患者 17例 ,系由 1993年 1月  相似文献   

6.
杨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74-1475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治愈率低,预后较差,本组18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7例,恶化2例,死亡2例。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房纤颤、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要病因。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发症状以头晕、视物旋转、呕吐多见(55.6%),其次为意识障碍(50%),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瞳孔异常为常见体征,头颅MRI可见多个病灶。早诊断、早治疗,对TOBS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由基底动脉尖区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较少见 ,现将本院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 9~ 73岁 ,平均 6 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13例 ,糖尿病史者 5例 ,冠心病史者 3例 ,脑梗死病史者 3例。临床表现 :15例均为急性起病 ,其中安静状态下起病 10例 ,活动状态下起病 5例 ;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 ,6例伴恶心、呕吐 ;15例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其中深昏迷 5例 ,浅昏迷 4例 ,嗜睡 6例 ;眼球运动障碍 15例 ,其中眼球固定…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②方法对23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首发症状常为头晕、意识障碍、瞳孔眼球运动异常、偏盲及皮质盲、记忆力障碍,运动障碍为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头颅影像学表现位于幕上(丘脑、颢枕叶)及幕下(小脑、脑干)改变,双侧丘脑“蝶形”梗死灶为特征性改变;MRI对该病的诊断较CT明显敏感。④结论TOBS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改变。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6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主要症状及体征是突发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运动感觉障碍、视物模糊等。CT及MRI主要表现是位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双侧丘脑“蝶形”梗死灶特征性改变。结论TOB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预后不佳,早期全面综合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顾德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157-158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z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5例确诊为TOB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主要以意识障碍、眼球活动障碍、瞳孔改变为主。MRI或CT发现中脑、丘脑、小脑、枕叶及颢叶内侧面等部位存在相应病灶。结论TOBS临床表现多样,MRI检查有特征性改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凶险,抢救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预后不良,故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7~2005年收治的13例TOBS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基底动脉尖部缺血或闭塞使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幕上、幕下多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临床征候群,临床核心症状是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及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复杂,病情较重,预后不良,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TOBS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TOBS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临床症状包括中脑-间脑受损的脑干上端梗死症状和大脑后动脉支配区的颞叶内侧面及枕叶梗死症状二大组;经治疗后死亡5例,遗有一定程度神经功能缺损6例,痊愈1例.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于啸  张凌志 《实用医技》2007,14(33):4609-4610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CT、MRI,尤其头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h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椎基底动脉系血管病列出。随着辅助检查头Cr及MRI的广泛应用,确诊为TOB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将我科2002年以来所收治的11例TOB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例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TOBS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以眩晕、复视、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头MRI检查显像率高于头CT。结论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方法 对32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MRI可发现中脑、丘脑合并小脑、枕叶、颞叶等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CT、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是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病,以臣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并且发病急、病情危重,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2007年问收治的3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贺雯  刘慧斌  宋海燕 《包头医学》2008,32(3):139-141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4例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主要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痛、心脏病等.临床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双侧丘脑对称性蝶形梗死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死因主要为脑疝,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周金峰 《中外医疗》2012,31(28):56-5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患者,对其预后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有充足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影像特征,易于临床诊断。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相对复杂,预后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