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燕 《吉林医学》2015,(8):1686
目的:分析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19例综合护理。观察对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中有较大作用,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膜外结肠造口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膜外结肠造口效果。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采用腹膜外造瘘。结果:无死亡病例。术后4~6天排便。无内疝形成,造瘘口无坏死、回缩,无狭窄。结论:直肠癌根治行腹膜外结肠造口,可减少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式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肛管直肠癌施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53例病人与施行传统Miles术76例腹膜内结肠造口术病人的效果比较,观察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53例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病人经1~19个月的随访,除有2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外,尚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8%,37例病人获排便感。对照组造口狭  相似文献   

4.
娄艳梅  江海云 《吉林医学》2012,33(18):3988-398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获取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规律性排便,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les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标准术式,其造口为单腔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传统的采用腹膜内造口,其并发症多,排控便能力差,国外报道11%~60%,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平均20%。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62例行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选用经腹膜外结肠造口较以往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排控便能力改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腹膜外外翻式乙状结肠造口在Miles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讫今为止,Miles术仍是根治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标准术式,永久性结肠造口要伴随病人度过余生,如若肠造口处理不当则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对肠造口后的生活失去信心.传统的乙状结肠腹腔内造口方法不仅有可能发生腹内疝而引起肠梗阻、外置口切口疝、外置结肠脱出、回缩和肠造口狭窄等并发症,而且病人对排便预知能力也很差,为避免或减少因肠造口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和改善病人对排便的预知和控制能力,提高肠造口后的生活质量,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6月在Miles术中采用经腹膜外外翻式乙状结肠造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的操作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时施行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结果 4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2~3个月后大便成形,便前腹部有胀感,有一定的意识控制作用,该方法简化了手术操作.结论 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是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天明  李永秀 《吉林医学》2010,31(13):1902-1903
目的:探讨Mile′s术经腹直肌腹膜外回结肠造口效果。方法:对2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回结肠造口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术后造口情况良好,未发现有造口血运障碍、内陷、坏死,未发现有造口旁疝、腹内疝。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黏膜水肿。结论:经腹直肌腹膜外回结肠造口能有效降低回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排便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肿瘤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腹壁造口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86例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的病人进行术后排便情况观察、随访及总结。结果经3个月-6年随访,发生造口狭窄2例,造口段缺血坏死2例,造口回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2.78%;132例病人有排便感(占70.97%)。和1993-1998年间行Miles术经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者89例发生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具有操作容易,并发症发生率低,排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隧道式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直肠Miles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10例直肠低位癌患者行Miles手术中,应用隧道式腹膜外结肠造口的手术方式。结果:应用此手术方式,10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造口感染、内疝、肠梗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旁疝及造口狭窄。结论:腹膜外造口发生造口坏死、内疝、造口旁疝、造口回缩、狭窄及造口脱垂等并发症较少,Miles手术腹膜外结肠造口,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膜外结肠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加一期乳头成形术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51例肛管和直肠癌病人施行腹膜外结肠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并与施行传统Miles腹膜内结肠造口术40例病人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改善情况。③结果51例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病人经1~5年的随访,仅有1例发生造口旁疝,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0例病人获排便感。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无1例病人有排便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3.80,P<0.001)。④结论腹膜外结肠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具有并发症少,排便功能好,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方式,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49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式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并采取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结果住院期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大部分患者或家属能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结论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术前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解决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和观察组(动机性访谈组)43例,对两组患者的造口周围皮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造口周围皮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有效控制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且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在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Miles)术后的应用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自然排便传统造口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护理干预。护理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 3.0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不同随访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应用于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直肠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脐孔造口与传统左下腹结肠造口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切除脐孔后将结肠末端於腹壁缺损处行结肠造口并与传统造口术作比较.结果 22例Miles术后行脐孔造口,该术在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方便生活护理各方面均优于左下腹造口方法.结论无论各种年龄、性别、体型均可行脐孔造口术,且无并发症发生,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在1999~2003年间行直肠癌Miles术患者118例,均行永久性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平口造设,其中发生结肠造口并发症25例,现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2003~2006年收治的直肠癌施行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术2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术后造口粘膜出现缺血坏死l例,造瘘口感染l例,造口旁疝2例,其他病例恢复良好。经过3~36个月随访,6~9个月病人排便开始有规律,每天l~2次或隔天1次,每次基本上都能排净,随访病人中约60%病人有便意。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具有并发症少、排便功能好、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方式,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式术前、术后护理总结,采取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并对出院后的造口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结果:28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均恢复健康。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术前、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解决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好的结肠造口方法,研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肠直接拉出造口、腹膜外不经腹直肌造口、腹膜外经腹直肌造口这3种造口术式,观察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3种术式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肠直接拉出造口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腹膜外造口法。结论结肠造口以腹膜外法为首选,一旦出现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办法。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肛管癌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大肠癌根治术后腹膜瓣乙状结肠造口术,随访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人如期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狭窄、梗阻及造口周围皮炎;未出现腹内疝,造口旁疝、造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腹膜瓣乙状结肠造口术可显著降低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在结肠永久性造口术中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