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83-585
目的:探讨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变化及其与白介素-6(IL-6)、血清铁(SI)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肿瘤性贫血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肿瘤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Hepcidin、IL-6,亚铁嗪终点比色法测定SI浓度,了解Hepcidin与贫血、IL-6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Hepcidin、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贫血程度加重,外周血Hepcidin、IL-6浓度升高(P<0.05),SI浓度降低(P<0.05)。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与IL-6成正相关(r=0.33,P<0.05),血清Hepcidin与SI水平呈负相关(r=-0.24,P<0.05),血清IL-6与SI水平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Hepcidin、IL-6浓度明显升高,Hepcidin与IL-6成正相关,Hepcidin及IL-6在肿瘤性贫血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及早降低Hepcidin、IL-6浓度,有助于阻止贫血的发展,为肿瘤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铁调节肽(hepcidin)与IL-6在烧伤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使用90℃水蒸气制备烧伤小鼠模型,利用比色法测定烧伤小鼠脾脏铁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脏hepcidin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6浓度。结果烧伤小鼠在24h内,IL-6浓度升高2倍,而hepcidin的mRNA相对含量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脾脏铁则出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结论烧伤后,IL-6升高和随后hepcidin表达增加可能是造成烧伤后贫血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7例)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42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IL-17及IL-6水平。结果 三组的血清IL-17、IL-6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8,10.175,P<0.0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和IL-6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生机制,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指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并由此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组织增生异常低下以及全血细胞的减少。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尚无明确定论,有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细胞因子的失调可能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肖玲  冯涛  祝鸿雁  王连堃 《黑龙江医学》2011,35(3):170-171,17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6和IL-10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浓度变化,以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均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测定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 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99例(脓毒症组),根据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6例和非MODS组8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94例和死亡组5例.同时选取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7天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入院后第3、5、7、14天IL-6水平较非MODS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后第5、7、14天IL-6水平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脓毒症和MODS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在危重患者中IL-6可以持续长时间高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李军  潘兴寿  黄照河 《广西医学》2006,28(8):1200-1200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在特发性房颤心力衰竭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特发性房颤心功能代偿期35患者,心功能失代偿期32例患者,同龄段健康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免疫法和ELSA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 正常组、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的TNF分别为(61.3±14.8)、(117.0±18.6)、(158.3±22.7)ng/L;IL-6分别为(60.9±16.8)、(105.3±18.7)、(142.1±24.5)ng/L;IL-8分别为(80.2±14.3)、(152.1±30.8)、(210.4±33.7)ng/L;3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特发性房颤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力衰竭加重,TNF、IL-6、IL-8水平亦升高,测定细胞因子水平对指导临床防治心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胃炎患儿血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儿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115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IL-6、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IL-4、IL-6、IFN-γ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对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与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IL-4、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增高,IFN-γ下降,提示IL-4和IFN-γ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ELISA法对30例肺癌患者血清IL-6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其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差异,同时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组间差异不显著;接受抗癌药物治疗后肺癌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比化疗前有升高。提示IL-6可能成为肺癌的诊断及预后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L-6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5例胃癌(A组)、46例胃癌前病变(B组)以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C组)中IL-6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MMP-9和IL-6表达明显高于B组或C组,B组和C组的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9和IL-6在癌组织中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间质,远离肿瘤区域染色相对较浅.Ⅰ期和Ⅱ期的IL-6和MMP-9阳性(+)表达率低于Ⅲ期和Ⅳ期,Ⅲ期和Ⅳ期的IL-6和MMP-9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和Ⅱ期.IL-6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62,P<0.05).结论 IL-6和MMP-9在胃癌细胞以及瘤周细胞的高表达,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与血清HCV病毒载量及ALT的相关性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在丙型肝炎发病的作用.方法 检测43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用Roche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其血清HCV病毒载量,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L-12的水平.同时测定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6、IL-12及血清ALT水平.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组血清IL-6和IL-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与血清HC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与ALT呈正相关.结论 IL-6和IL-12与丙型肝炎关系密切,免疫损伤可能是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 法测定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CA724?VEGF 的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IL-6?CA724?VEGF检测值均低于胃癌组[(48.12 ± 28.02) vs (149.62 ± 43.00)ng/ml,(4.53 ± 3.47) vs (15.29 ± 3.64)U/ml,(64.86 ± 17.67) vs (212.78 ± 125.61)pg/ml, P均< 0.01)]?胃癌患者血清IL-6?CA724?VEGF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到76.3%,明显高于各单项标记物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8%?43.8%?52.5%)?胃癌肝转移患者IL-6?CA724?VEGF检测值明显高于无肝转移患者[分别为(168.43 ± 54.03) vs (130.81 ± 10.00)ng/ml?(16.20 ± 4.57) vs (14.39 ± 2.05)U/ml?(289.47 ± 140.61) vs (136.09 ± 11.22)pg/ml,P 均< 0.05)],IL-6?CA724?VEGF 阳性率高于无肝转移患者(分别为50.0% vs 17.5%,P < 0.05;55.0% vs 32.5%,P > 0.05;65.0% vs 40.0%,P > 0.05)?结论:IL-6?CA724?VEGF 可用于胃癌及肝转移诊断?预后判断,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诊治的66例EMT患者(观察组),其中Ⅱ期24例,Ⅲ、Ⅳ期42例;选取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疾病对照组;选择健康女性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腹腔液和血清中VEGF、IL-6、IL-8水平,并对腹腔液和血清VEGF、IL-6、IL-8水平与年龄、r-AFS评分、体质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腹腔液中VEGF、IL-6、IL-8含量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IL-6、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VEGF、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VEGF、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液VEGF、IL-6、IL-8水平高于血清中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MT分期的增加,腹腔液中VEGF、IL-6、IL-8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MT分期的增加,血清VEGF、IL-6、IL-8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液和血清VEGF、IL-6、IL-8水平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MT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VEGF、IL-6、IL-8存在明显高表达,且随着EMT病情的进展,VEGF、IL-6、IL-8表达呈增强趋势。检测VEGF、IL-6、IL-8可以监测EMT发病及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测进展期和手术1个月后肝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水平。结果表明:①各组进展期癌症患者外周血IL-2、IL-6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R水平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癌症之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②手术后1个月时各组癌症患者外周血IL-2、IL-6活性有所恢复,IL-2R水平有所下降,但仍低于正常人群。结果提示,癌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被严重抑制,这种变化与疾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与肝损程度及HBV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107例乙型肝炎患者均做肝穿确定肝组织损害程度,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HBVDNA含量。结果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随肝损程度加重,血清的IL-6、1L-8、TNF—α含量随之增加。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活性与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的改变.方法分别采用PCR技术和放射免疫技术对36例慢性再障患者的红细胞天然免疫活性及血浆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结果慢性再障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组HH型所占比列和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监测慢性再障患者的红细胞天然免疫活性及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