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开展强化护理本科生核心胜任力的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将2009级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1~8班共220名学生为试验组,实施整合教学内容、案例导入情景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9~16班216名学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认可此种教学实践,核心胜任力各指标得分、儿科护理学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学中实施案例导入情景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正>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而护理技能是高等护理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2],护理专业学生须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护理本科生作为目前护理队伍中的一支核心力量,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满足临床护理实践所需的核心护理技能。因此,关注国内外护理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显得十分必要[3]。本文以"education,nursing,baccalaureat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第二课堂活动的应用方法及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设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在180名2011级大二护理本科生中实施。结果 :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是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大赛、电视剧观后感,参与的护生认为该活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结论 :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巩固护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育者应针对在第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进一步完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反馈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采用课堂、作业、考试三位一体反馈式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各项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of Nursing Informatics Competencies Scale,SANICS)对湖南省4所院校的1 09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70.19±15.82)分,处于中等水平以下,不同年级、计算机等级、临床实习经历、学习过护理学信息相关课程及接触护理信息系统经历的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信息角色、护理信息态度、计算机技能的应用及无线设备技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制订与学生和临床需求相对接的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促进我国护理信息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127名护理专业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应用"读、议、练"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循证护理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促进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巩固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强化护士角色,使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课与临床实践更好的结合,使护理本科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强化护理本科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组织2004级、2005、2006的护理本科生,通过理论考试选拔出参赛选手。对选拔出的30名学生,组织其参加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即氧气吸入技术、密闭式输液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等的竞赛。针对竞赛结果进行分析,以便今后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操作的强化,加强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护理学基础理论课双语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探讨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方法 于2010年对2008级105名护理本科生开展1学年的护理学基础理论课双语教学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结果 护理本科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潜力较大,学习积极性有待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级82名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情况,同时收集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考试成绩。结果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技能考试成绩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级82名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情况,同时收集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考试成绩。结果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技能考试成绩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行为特点,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无志同道合的同学参与""兴趣""其他学习的压力""对今后工作的有益程度""课余时间的多少"等是影响学生是否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性格不影响学生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行为决定,而态度、团队和学习策略对学生是否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起重要作用.[结论]教师应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订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发挥教师在<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组织、引导和推进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护理学基础课程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57名为试验组,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分为3个阶段,应用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59名为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在临床护理课程学习阶段(阶段2),试验组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分分别为(71.56±6.90)分和(91.35±5.24)分,对照组护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得分分别为(62.05±9.63)分和(86.00±11.8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毕业综合考核成绩(89.03±5.10)分,高于对照组(86.52±5.94)分(P<0.05),其中在资料收集及病历书写、评判性思维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课程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课程学习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以护理安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将2010级406名大专生为对照组,2011级416名大专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病案导入、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根据各章节内容选择相关的医疗纠纷或差错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课后进行情境模拟学生法庭,并要求学生书写反思日记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护理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和分析不同学习阶段的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及学习方法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临床学习的良好衔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基础学习需求问卷,对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4年制本科1~4年级178名护生进行调查.按照课程设置,将学生划分为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第1学年第2学期至第2学年第1学期)、临床护理课程学习及见习阶段(第2学年第2学期至第3学年第2学期)、临床实习阶段(第4学年).结果:3个阶段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技能需求主要集中于课程的重点章节,并关注职业防护等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年级越低的学生知识、技能需求程度越强烈(P<0.01).且对临床实践机会少的技能表现出高度的需求.在学习方法上,临床真实个案分析及情景练习在3个阶段学生中得到一致的认同.学生普遍认为,充分利用示教室模拟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资源是满足自我学习需求的基础.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同阶段学生学习需求并结合临床实际,优化课程内容,实现与其他课程、临床学习的无缝衔接,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学习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临床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对2010级22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对2011级206名学生采用新的考核模式,将过程考核和职业素养评价融入其中。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教师对学生临床实习表现的评价。结果 2011级学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2010级(P<0.01);临床教师反映2011级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护理职业礼仪、人际沟通能力、应激能力较2010级有较大提高。结论新的课程考核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急救护理学实训课为基点,开展男生辅助教学,评价辅助教学对急危重症(EICU)方向男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等方面影响。方法选取2008级五年制EICU方向27名男生为试验组,选取2007级五年制护理本科25名男生为对照组。试验组男生在急救护理学实训课开课前半学期,通过多种方式强化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经过统一备课后,在开课后进行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示教教学。结果试验组男生急救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与辅助教学前后,男生在是否接受自己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学习护理专业是否有自卑感,对护理技能的性别认识、是否喜欢护理专业课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辅助教学可提高EICU方向男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改善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与体育技能及部分体育项目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2级194名中专护生《护理学基础》理论与操作成绩以及体育总成绩及部分体育项目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生《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与体育总成绩间的相关系数为0.752,与部分体育项目成绩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0.712不等,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论在重视护生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同样重视相关体育技能的训练,以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Aim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nd examine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re Competence in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Scale.Background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is an initial practicum required for nursing students; however, no measurement tool is available to assess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during their first practicum.DesignCross-sectional design.MethodsNursing students from six nursing colleges in Southern Taiwan who completed their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within 1 month were recruited. The initial 39-item Core Competence in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Scale was drafted and examined for its content, face and factorial validity. The dat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subgroups and analyzed using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principal-axis factoring and direct oblimin rotation and numbers of factors were extracted on the basis of eigenvalues > 1 and a scree plot.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derived structure was then verified by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Reliability was examined in term of internal consistency.Results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amples comprised 405 and 513 students, respectively. Four items were omitted by content validity and another four items were omitted because of the ceiling effect. Six items were removed during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because of their lower factor loadings (< 0.4). The final 25-item Core Competence in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Scale comprised 5 domains, namely communication (3 items),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ss (6 items), 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4 items), nursing skills and ability to perform a care process (7 items),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5 items), which collectively explained 70.14% of total variance. The structure was then verified by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ith satisfactory model fit. The Cronbach’s alpha of the Core Competence in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Scale was 0.94.ConclusionsThe 25-item Core Competence in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Scale reliably and validly measures nurs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during their fundamental nursing practicum. Instructors can use the scale to identify students’ weak core competencies and refine their courses for novice nurs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专男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学习态度以及对男性教师带教的需求情况。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2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62%的男护生把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入学志愿,93.75%的男护生认为基础护理操作科学性强、技术性强,87.50%的男护生认为学习基础护理操作很重要、很必要,与女护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63%的男护生认为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有优势,与女护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63%的男护生在可能的条件下更愿意选择男性教师带教,与女护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护生认为男性教师带教更利于交流,使其对操作更有信心。结论男护生能认识到《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为《护理学基础》实验课需要男性带教教师,男性教师能增进其《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实训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中专生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9名中专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学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以实训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在课堂注意力、适应能力、课堂气氛、与教师互动、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知识点记忆7个项目上,学生对以实训为基础的教学评分高于传统教学法(P<0.01)。结论以实训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06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9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试验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即将以筒易标准化病人为核心的病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阶段理论测试、临床综合技能评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多阶段理论考试成绩(t=2.384,P〈0.05)、护理核心能力(临床综合技能评价)(t=3.430,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各项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运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进行内科护理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护理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