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临床确诊为SARS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0例SARS患者中 ,白细胞计数正常及降低者 4 8例 (96 % ) ,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者 38例 (76 % ) ,淋巴细胞百分数降低者 2 7例 (5 4 % )。结论 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 ,同时以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多见。动态观察淋巴细胞、白细胞绝对值的变化 ,对于SARS的临床诊断及病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38岁 ,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于 2 0 0 3年 5月 8日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0℃ ,伴头痛、胸闷、干咳、无痰 ,5月 9日到某医院就诊 ,查外周血白细胞 13.4×10 9 L ,中性 91.7% ,胸片示左肺门模糊 ,予抗感染治疗 ,症状无好转 ,5月 11日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 ,T 38.7℃ ,P 90 min ,R 2 4 min ,BP11.7 7.5kPa,外周血白细胞 1.0× 10 9 L ,血小板 114× 10 9 L ,血气分析 :pH 7.4 33,PaO2 6 .4 4kPa,PaCO2 5 .11kPa,SaO2 82 .8% ,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胸片示左中下肺大片实变阴影。以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入隔离病…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2 8岁。住院号 0 5 36 0 9。有SARS密切接触史。因发热、轻咳、呼吸困难 ,胸片示肺炎改变 ,SARS病毒IgG及IgM抗体均阳性。诊断SARS(重型 )。给予菌必治 2 0 ,每日2次静滴 ;联合左旋氧氟沙星 0 2 ,每日 2次静滴。治疗 2 0d后 ,两次血常规 :WBC :1 4× 10 9 L ,S :0 5 6 ,L :0 4 4。停用抗菌素 ,给予苦参素注射液 (宁夏绿谷药业 ) 0 4 ,2次 d ,肌注。5d后血常规回报 :WBC 5 6× 10 9 L。讨 论SARS病毒具有一定的对人类免疫功能毁坏的生物特征 ,同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 ;病变进展期肺组织渗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可能影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临床病程的多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评价何种因素对SARS病程有影响.[方法]入选的SARS病例共85例(医务人员占92.9%),男15例,女70例,平均年龄(28.9±9.8)岁.以反映临床病程的指标作为因变量,包括持续发热时间,肺部病变初始出现至发展到最高峰的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以可能影响临床病程的指标作为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潜伏期、初始体温、最高体温、持续发热≥39℃时间、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目、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抗生素、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其他抗病毒药物等.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对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影响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是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目、性别和最高体温;②影响肺部病变发展至高峰的危险因素是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目;③影响肺部病变吸收时间的因素是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目、干扰素α和年龄,其中受累肺野数目和年龄是危险因素.[结论]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是影响SARS临床病程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以及高体温等危险因素在不同方面影响SARS临床病程,干扰素α可能有助于缩短肺部病变吸收时间. 相似文献
6.
7.
影响SARS病人住院时间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SARS病人住院时间的原因。方法 对北京市9所收治病人较多的SARS定点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住院时间超过2l天的病人未出院的原因和预计的出院时间。结果 114名住院时间达到或超过2l天的SARS及SARS疑似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29天,影响病人住院时间的因素包括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与并发症、激素用量的调整及对病人出院标准的掌握情况等。结论 SARS病人的住院时间除与病人的病情轻重、有合并症及并发症、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有关外,也与病人的合理治疗及对出院标准的掌握有关,部分基层医院对激素治疗标准掌握不严格,随意增加激素的使用剂量,使激素减量过程延长,部分医生对病人出院标准掌握不准等,应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8.
9.
2003年5月8日~6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做为SARS指定医院收治SARS患者,笔者有幸参与了SARS患者的血象分类工作,并对患者白细胞分类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观察到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例心脏移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移植器官的组织活检是临床检测免疫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由于活检不能实现动态监测 ,因此往往错过对早期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现而延误了临床的及时控制和治疗 ;活组织检查中创伤部位移植物抗原的再释放 ,又可进一步刺激或加重免疫排斥反应。作者通过对一例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前后白细胞多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比较 ,探讨和寻找外周血免疫排斥反应的早期监测指标。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患者男 ,44岁 ,移植前情况 :临床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 ,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供者配型 :HLAI:A1,2 8;B8,35 ;[BW6 ]HLAII:DR13;[D…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特点,探索其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20例住院SARS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规律和特点.结果通过10例有单次接触明确时间SARS病例观察到潜伏期为2~14d;120例病人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且111例(92.5%)为中、高热,多伴随有畏寒、周身酸痛、乏力、胸闷、气急,查体多数无肺部阳性体征;发热持续时间为(9.2±6.7)d;发病时血常规检查95例正常(79.2%);X光所见肺部病变可以晚于发热出现,以肺部炎性实变为多,可表现多样;胸部X光检查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时间为4~56d,平均为(26.1±10.8)d;治疗为抗病毒、预防感染、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必要时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及呼吸机呼吸支持.结论 SARS具有病情进展快,临床和放射学表现多样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1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趋势,并评价其在SAR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0例SARS重症及一般患者外周血DC1和DC2的百分比和绝对数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分析SARS患者DC细胞亚群变化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结果研究发现,SARS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DC细胞亚群数量就明显下降,并在随后4~5周维持低水平、甚至消失;重症患者病程较长,约持续9周以上,而一般患者病程约持续6周;前者在发病6周后DC亚群数量才恢复至正常值,而后者在发病4周后DC亚群数量就开始回升。结论SARS患者发病期间体内DC细胞亚群数量明显下降,提示DC细胞抗病毒能力降低;这既与SARS冠状病毒的直接攻击密切相关,又与临床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小鼠用~(6O)Co-γ射线全身照射600rad。照后立即和照后第2—12天期间每两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碳酸锂0.2mg。每隔5天,用药组和对照组各活杀小鼠10只,取外周血和脾脏作WBC、RBC、血小板和脾重指数等检查。结果表明,在照射后的第5、10、20、25、30天,用药组的WBC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6.6%、20.8%、46 8%、64.5%、52.0%(P<0.01)。脾重指数的增加也类似于WBC的变化。所以,锂对于预防和治疗因辐射损伤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可能是个有希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SARS)的临床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9日~2003年5月15日住院的重型SAR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2例重型SARS患者,平均年龄(36.6±23.2)岁,部分合并基础疾病,发热100%,咳嗽91%,呼吸困难100%,胸闷82%,胸痛41%;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95%,淋巴细胞比例降低95%;心肌酶谱升高86%,肝功能异常73%,肾功能损害9%;CD4 T细胞计数(12.6±4.5)%,CD8 T细胞计数(19.6±8.9)%,CD3 T细胞计数(46.0±15.1)%,与正常人和普通SARS患者比较,CD4 T、CD8 T、CD3 T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胸片大片状阴影22例(100%),病变范围48 h超过50%为63.6%,肺实变100%,肺不张23%,肺纤维化82%.使用激素治疗22例,日达仙治疗7例,无创呼吸机通气7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例,治愈或好转19例,转院治疗2例.平均发热时间(20±10)d,平均住院时间(42±24)d,胸片开始吸收好转时间(14±6)d.结论重型SARS年龄较大,部分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动脉氧分压显著降低,肺部病灶发展快,病变重,吸收慢,多合并肺纤维化.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利巴韦林可能对病情减轻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Zhong N Ding Y Mao Y Wang Q Wang G Wang D Cong Y Li Q Liu Y Ruan L Chen B Du X Yang Y Zhang Z Zhang X Lin J Zheng J Zhu Q Ni D Xi X Zeng G Ma D Wang C Wang W Wang B Wang J Liu D Li X Liu X Chen J Chen R Min F Yang P Zhang Y Luo H Lang Z Hu Y Ni A Cao W Lei J Wang S Wang Y Tong X Liu W Zhu M Zhang Y Zhang Z Zhang X Li X Chen W Xhen X Lin L Luo Y Zhong J Weng W Peng S Pan Z Wang Y Wang R Zuo J Liu B Zhang N Zhang J Zhang B Zhang Z Wang W Chen L Zhou P Luo Y Jiang L Chao E Guo L Tan X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11):1603-1635
17.
18.
钟南山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11):1603-1635
INTRODUCTIONSince recognition of the first cas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November 2002, health care workers engaged in basic medicine,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have done much work and made encouraging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tiology, epidem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ARS. The "Propos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Atypica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与白细胞数、血糖值的关系。方法:将376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于正常血糖组(均为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ongue Picture of 34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Hong-jin Wang Fan Wang Bin Wang Sheng-qi Zhao Xi-yin Yao Jun Xu Ping Duan Shu-wei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04,10(2):112-11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ongue picture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nd to compare the tongue pictures of SARS patients with those of suspected SARS patients. Methods: Materials of tongue picture were dynamically collected from 34 SARS patients and 35 suspected SARS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m we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changes in clinic symptoms and tongue picture after integrative medicinal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Characteristics of tongue picture in SARS patients were changed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showing that there existed a tendency of the pathogen invading from exterior to interior, from surface to the deep. Also the tongue pictures were varied due to the coexistence of dampness pathogen; the time of the early stage was generally 1 - 1.5 days, shorter than that of other stages. While in th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ARS, the tongue picture was mostly red wi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