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107-3108
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头孢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抗生素药。由于应用本药引起过敏反应等已多有报道,但由饮酒诱发头孢类抗生素药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报道较少见,我院在一年内抢救了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因具有抗菌作用强、耐β-内酰胺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头孢类药品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案例也越来越多,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轻则产生药疹,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找出抗生素过敏原因,杜绝或减少人为影响因素,提高用药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妮 《当代医学》2008,14(22):15-15
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因具有抗菌作用强、耐β-内酰胺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头孢类药品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案例也越来越多,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轻则产生药疹,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找出抗生素过敏原因,杜绝或碱少人为影响因素,提高用药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的抗生素,因其特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半合成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以抗菌谱广、疗效确实而应用广泛.不同侧链结构形成了不同种类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使两类抗生素之间交叉过敏反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孢类抗生素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取出胎儿后,继缩宫素静脉滴注后常规用五水头孢2 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了减少术后抗生素使用的天数。结果患者在滴注头孢类抗生素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过敏反应。结论与以往术中不常规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相比,风险在增加,在滴注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宏  赵佳辉 《吉林医学》2005,26(1):103-103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种类也日趋繁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国内过敏较为少见,迟发性过敏反应就更为罕见。本科发生1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迟发性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G是临床应用广泛,疗效高,毒性低的窄谱抗生素,因其可致严重的速发性过敏性休克,已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而由青霉素G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则往往易被忽视,现将笔者收治的15例典型的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宏科 《中国医刊》1989,24(8):40-4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下简称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因而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生素。但应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以做到合理用药,避免浪费和减少不良反应。一、关于溶媒的选择供注射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大多为粉针剂,用前须在无菌条件下用适宜的溶媒溶解。一般供肌注的溶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分类与合理应用。方法分析和总结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分类及特点、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合理应用和应用误区。结果与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加以掌握,针对具体疾病对头孢类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将该类药物的应用误区进行避免。头孢类抗生素的优点包括抗菌谱广、具有较强的杀菌力、较高的组织体液浓度、较少发生过敏反应和β-内酰胺酶稳定等,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1.
药物过敏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是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接触致敏机体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药物交叉过敏是指患者对某一种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以后用另一种药物,虽然与首次发生过敏的药物不同,但化学结构上相似,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类;苯巴比妥类等。  相似文献   

12.
鞠文章  张岩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9):1022-1022,1008
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肝肾毒性低,副作用小,过敏反应少,对呼吸道、胆道、泌尿系统等感染、软组织感染、盆腔炎及败血症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当头孢类药物与酒精相继摄人体内时却出现过敏反应。现将2003~2006年间应用头孢类药物1周内饮用酒精类饮料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抢救治疗患者62例观察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 β-内酰胺类药物是临床上很重要的一类抗生素,应用中最恼人的问题就是过敏反应,这类药物按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大小顺序为青霉素G>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规定青霉G及半合成青霉素使用前用青霉素G钠做皮内敏感试验。对头孢拉啶等头孢菌素类药物规定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没有明确作出皮内敏感试验的规定。因此,在临床上使用β-内酰胺类某些品种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拉啶等头孢类药物时对处方书写皮试问题常引起争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意见和同行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G是由青霉菌的培养液提取的较为稳定的一种抗生素,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除局部刺激外,最主要的是过敏反应。临床上速发性过敏反应已被医护人员重视,而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因皮试阴性,有时反应轻,发作时间晚而常被忽视。 近5年来,我们遇到迟发性青霉素过敏者5例,均有用青霉素史,皮试阴性,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交义过敏反应Crosanaphylaxisofpenicilinsandcephalosporins樊文华尹英姿尹虹过敏反应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下称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死。目前有颇多的非青霉素G的其它青霉...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类抗生素副作用小,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定,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对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之前是否需要皮试,国内未作明确的规定,药物说明书也没有明确规定,但头孢类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却时有报道。现就头孢类抗菌素的现状、对过敏反应所持的观点、皮试和变态反应的关系、皮试的剂量和浓度、年龄做简要的综述,总结出:头孢类抗菌素使用前要做皮试,且要用原液做皮试,以防止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尽早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疗效高、毒性低的抗生素,但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却很高。在临床上,青霉素速发性过敏性休克常被医护人员重视,而迟发性过敏性反应易被忽视,报道也较少。现将我院2003年所发生的2例典型迟发性过敏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的临床观察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用药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住院患者l000例。观察药物: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圬。观察内容:用药人群、不良反应与护理差错关系、男女用药年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过敏史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30例发生不良反应。护理差错引起过敏反应11例,占36.7%;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过敏史阳性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过敏史者。结论:随着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量逐年上升,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产生过敏反应的分析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抗生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酒几率的增多,临床出现了很多例使用头孢类药物(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钠等)后饮酒发生的过敏反应——双硫伦样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类皮试费用及其不良反应的经济学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常用的8种头孢类抗生素的皮试相关情况,包括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头孢头孢孟多酯钠。分析其皮试成本费用以及由于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过敏反应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结果: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使用过上述的8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有8 108例,皮试阳性率为0.160%,皮试直接成本为22 459.16元,间接成本为0元;患者承担的费用(含皮试用药品)为18 606.50元,医保承担的费用为411 116.34元,全社会承担的费用为429 722.84元。8 108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患者中,输液中过敏3例,治疗过敏反应的直接成本为379.17元,平均成本为126.39元,间接成本为误工费0,平均0元,由于发生过敏反应所产生的诉讼及赔偿费用为0元,平均为0元,合计过敏反应成本平均126.39元。从全社会角度分析,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总皮试成本为429 722.84,平均皮试成本为(50.70±1.12)元明显低于通过过敏反应平均成本为(126.39±2.3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2,P0.001)。结论: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结果低阳性率、药品费用高成本,其不良反应过敏治疗产生的成本更高。为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重视过敏反应,在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皮试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