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阎维维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38-1040
目的:旨在观察长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脑电双频普指数(BIS),颅内压(ICP)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00例,ASA~级,平均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美托洛尔组,静注美托洛尔6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3μg/kg,OSS/A评分0级,静注罗库溴铵1mg/kg。围术期持续监测MAP,HR,ICP和BIS。结果:气管内插管后1min,对照组BIS较插管前明显增高并延续至插管后5min(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并延续至插管后15min(P<0.01)。插管后3min,5min对照组与美托洛尔组MAP和HR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两者相比,后者血流动力学上升更为显著(P<0.01)。其组间显著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30min(P<0.05或P<0.01)。对照组ICP于插管后3min上升,与插管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5min,15min,30min,对照组ICP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并较插管前均有显著性上升(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减低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和ICP升高,抑制BIS反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Narcotrend(NT)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监测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的优劣情况。方法:ASA分级I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NT组和BIS组,每组30例,诱导开始时采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输注5 min后开始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15 mg/kg,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行气管插管,并分别测定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时的BIS值、NT值、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NT和BI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901,P0.01);与诱导前比较,气管插管前BIS值、NT值、MAP和HR均明显降低(P0.05);与气管插管前(T1)比较,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的BIS值、NT值、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可准确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与BIS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困难气道诱导插管时的应用。方法观察组20例,拟行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实施气管插管;并与对照组8例已在传统清醒表面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对比,观察2组患者插管效果、插管麻醉知晓情况及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4 min(T4)共5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濒指数(BIS)值。结果观察组有12例患者在七氟烷吸入法后气道通畅,其中10例顺利完成气管插管,2例出现插管困难,后置入喉罩;8例患者呼吸道不通畅,后改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完成气管插管;术后随访20例患者对整个插管和麻醉过程均无知晓。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清醒表面麻醉下完成气管插管,3例在清醒表面麻醉后因不能耐受插管刺激而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完成插管,2例患者插管失败改用置入喉罩;术后随访8例患者对整个插管过程记忆深刻,内心恐惧,对插管后的麻醉手术过程无知晓。与诱导前相比,观察组T1 HR、MAP、BIS值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HR、MAP、BIS值无显著改变(P>0.05)。在T2 2组患者的HR、MAP较T1均有升高(P<0.05),但对照组MAP、HR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BIS在T4较T1显著降低(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全身麻醉用于困难气道处理是一项安全临床麻醉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妇产科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Ⅱ~Ⅲ级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二组,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B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丙泊酚2~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2min后以及气管内插管后1min及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3min MAP、HR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B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升高(P<0.05),3min MAP、HR没能恢复基础水平。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全麻诱导平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纪方  陈磊  舒洛娃 《北京医学》2012,34(8):674-676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和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窥镜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置入组(Ⅰ组)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组(Ⅱ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比较各组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喉罩置入或视可尼气管插管后即刻(T3)、1min(T4)、3min(T5)、5min(T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的变化。结果Ⅰ组喉罩置入前后MAP、HR、BIS值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3、T4、T5的MAP、HR较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S值明显升高(P<0.05),且在T3、T4、T5时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诱导期使用喉罩置入或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均可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但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A组诱导前用Dex注射液先予负荷量1.0μg/kg,10 min泵完,维持0.5μg/(kg.h);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4 mg/kg;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记录诱导前(T0)及诱导后1(T1)、2(T2)、3(T3)、5 min(T4),插管前(T5),插管后1(T6)、2(T7)、3(T8)、5 min(T9)的MBP、HR、RR、SpO2、PETCO2、BIS值和插管指标。结果 BIS值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C组MAP、HR在T6、T7时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特殊。结论 Dex复合全麻麻醉诱可以强化镇静镇痛,可以作为全麻诱导的基础辅助药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围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讨论其对应激反应抑制的机制.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 5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然后以200 μg·kg-1·min-1的速度泵入,B组在相同时间段给与等量生理盐水.麻醉采用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1mg/kg诱导,并记录给予艾司洛尔前(T0)、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即刻(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5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结果 2组患者To、T1、T2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T4、T5各时间点的HR、MAP均升高,但B组患者HR、MAP明显高于A组(P<0.01);T3、T4、T5与插管前相比A组BIS值无明显变化,B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以抑制气管内插管刺激引起的BIS值变化,同时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作用减轻心血管反应,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冯燕春  谢闵仲  宁捷 《右江医学》2012,40(5):643-645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n=21)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n=21)。A组病人先应用4.5%七氟烷深呼吸诱导,氧流量为6L/min,入睡后即减小七氟烷到1.5%,氧流量调小到2L/min,面罩紧闭辅助呼吸;B组病人静脉输注丙泊酚,按1~2.5mg/kg诱导,慢速推注至病人入睡,再继续维持推注至BIS值低于50并维持5s。两组均待病人入睡,眼睫毛反射消失后用面罩紧闭辅助呼吸,同时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当BIS值低于50并维持5s后明视下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2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的SBP、DBP、MAP、HR变化,病人入睡时间、可行气管插管时间及插管反应。结果两组病人T1时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且B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心率变化不明显,B组心率下降明显(P<0.05或<0.01)。T1时B组的SBP、DBP、MAP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1)。T2与T1比较,两组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两组心率变化不明显。B组病人入睡时间、可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插管反应。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诱导平稳安全,血流动力学稳定,更适合老年人高血压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围气管插管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应激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穴位电刺激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静脉诱导前先电刺激双侧内关、曲池穴30 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于入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及气管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同时,取动脉血检测皮质醇、血糖水平.结果 A组T2、T3、T4与T1 时间点BIS值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B 组T2、T3 与T1 时间点BIS值比较显著升高(F=53.82,P<0.01);A组与B组插管后MAP、HR、皮质醇均显著升高(F=12.4~51.1,P<0.01),两组间T2、T3、T4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37~6.22,P<0.01).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BIS值变化及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麻醉诱导插管期间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比较两者对伤害性刺激(如气管插管)的反应能力。方法20例择期手术病人入室后同时连接熵指数和BIS监护仪,进行常规气管内全麻,记录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前即刻、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各时间点所对应的RE、SE、BIS数值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结果RE、SE、BIS值在诱导开始后逐渐下降,气管插管即刻RE、SE、BIS数值较插管前均明显升高,其中RE值升高最明显(P〈0.01),随后恢复到插管前水平。气管插管后1minMAP较插管前显著升高(P〈0.01),气管插管后HR数值较插管前显著增加(P〈0.01)。结论熵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能及时反映气管插管刺激,其中RE值较SE、BIS值升高更明显、更快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全麻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Ⅱ组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法,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静卧首次(To)、给药后2min(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min(T4)、插管后3min(T5)、插管后5min(T6)的HR、MAP、SpO2,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和HR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刻MAP和HR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Ⅱ组T2~2MAP降低(P〈0.05);与L时比较,Ⅱ组T1-5,MAP升高(P〈0.05);与T0时比较,Ⅱ组T2HR降低(P〈0.05);与R时比较,Ⅱ组T3-5HR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增多(P〈0.05)。结论与静脉快诱导相比健忘镇痛慢诱导法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术中麻醉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呼吸节律、脑电双频指数( BIS)及苏醒时间的影响,优选麻醉方法。方法2~6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40例, ASAⅠ~Ⅱ级,分为联合用药组(丙泊酚联合七氟醚, C组)和丙泊酚组( P组)。 C组:7%七氟醚吸入诱导,1.5%~2.5%七氟醚和泵注70~100μg· kg﹣1· min﹣1丙泊酚维持麻醉。 P组:丙泊酚2~2.5 mg/kg诱导,泵注丙泊酚100~160μg· kg﹣1· min﹣1维持麻醉。2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5μg· kg﹣1· min﹣1镇痛。记录2组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喉罩即刻(T2)、手术切皮(T3)、术中20 min(T4)、手术结束(T5)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BIS值,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及丙泊酚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C组、P组患者MAP、HR、BIS值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1~T5时C组具有更低的MAP、HR、BIS值和较快的RR(P<0.05);T1时P组患者SpO2明显下降(P<0.05)。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丙泊酚用药量较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指数、BIS 数值和SpO2更为合理,是一种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不同输注速率对乳癌根治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HRV及BIS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在全麻维持期间的适宜输注速率。方法:选择20例全麻病人,年龄在32~66岁之间,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病变。全麻诱导药物为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胺。全麻维持为静吸复合麻醉,静脉药物采用瑞芬太尼,剂量从0.05μg/(kg·min)开始,以0.05μg/(kg·min)依次递加输注速率,每一速率维持10min,直至达到0.5μg/(kg·min),全程复合1.0MAC异氟醚吸入,间断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松。记录术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各种速率维持10min后及停止泵注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异性(HRV、LF/HF)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全麻维持期间,瑞芬太尼输注大于0.2μg/(kg·min)后,随着输注速率的增加,血压、心率及LF/HF均为规律性下降,HRV呈不规则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后心率、血压显著升高。麻醉诱导后BIS即快速下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瑞芬太尼输注速度无明显关联,诱导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癌根治手术全麻维持期间,持续吸入1.0MAC异氟醚时,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既可达到有效的镇痛,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烟组20例和未吸烟组2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异丙酚、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记录插管前、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2、3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结果:两组诱导前的基础MAP和BI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基础HR慢于未吸烟组。吸烟组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1、2 min的BIS值均高于未吸烟组(P0.05);与未吸烟组相比,吸烟组在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2 min HR和MAP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吸烟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诱导期的BIS,吸烟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剧烈,更要注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预防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维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级择期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不同剂量组(E1组、E2组、E3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依次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胺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E1~E3组)或丙泊酚2 mg/kg(P组)施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用对E1~E3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10、15、20μg/(kg·min)持续静脉给药;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持续静脉给药。术中所有患者均复合瑞芬太尼0.3μg/(kg·min)维持麻醉。于麻醉前5 min(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后5 min(T3)、牵拉子宫后5 min(T4)、拔管后5 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数值;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肌阵挛、恶心呕吐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BIS值波动在40~60之间,未发生术中知晓。与T1相比,E1、E2、E3组T4时HR、MAP升高(P<0.05),P组T2时MAP降低(P<0.05)。E2和E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P组延长(P<0.05,P<0.01),4组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10μg/(kg·min)]维持给药具有镇静好,苏醒快,对循环干扰小,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子宫全切术全凭静脉麻醉维持给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镇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DEX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每组20例。D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DEX负荷量1μg/kg,继以1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P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丙泊酚负荷量1.5 mg/kg,继以4~6 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两组患儿均在局麻行股动脉穿刺前给予芬太尼2μg/kg。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穿刺时(T2)、放置封堵器时(T3)、苏醒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记录患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降至70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各时段MAP、RR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T1~T4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组间比较,T1~T4时D组HR显著低于P组(P〈0.05)。D组诱导时间大于P组(P〈0.05),但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术中体动少于P组(P〈0.05)。结论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术后苏醒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 index, BIS)和小波指数( wavelet index, WLI)在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数值变化,评价WLI在监测麻醉深度的数值变化特点。方法ASAI或Ⅱ级患者32例,同时监测BIS和WLI。将基础值设在丙泊酚静注前即刻(0min)。诱导开始按丙泊酚2mg/kg持续静脉推注30s,4min时依次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8min时行气管插管,直到10min观察结束。记录0,0.5,1,1.5min和2~10min(间隔1min)各时间点的HR、SBP、DBP、SpO2、BIS和WLU。结果各时间点HR、SBP、DB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WLI分别从1min、1.5min开始比基础值降低(P〈0.05)。BIS在3min时首先记录到低值(48.4±8.3),WLI在4min时记录到低值(55.8±10.5)。BIS在9,10min(气管插管后1、2min)比7min(气管插管前1min)增高(P〈0.05)。WLI值高于BIS值,且在1,1.5,2,3,4,7,8min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经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BIS与WLI一致性在可接受范围(偏差为-9.2,2SD为3.5%和-21.0%)。结论WLI和BIS具有相似的麻醉深度监测作用。在相同麻醉诱导条件下,BIS数值下降快于WLI,而WLI反映麻醉深度的数值高于B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