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前路伤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大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植骨在3个月内融合,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稳定性,防止继发损伤,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69-37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骨植骨、锁定钛板或加钛网内固定手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定期X线检查,发现术后颈椎Cobb角测量结果比术前明显改善。按照Lenke标准分级,椎间植骨在术后6个月内均得到有效融合。根据Frankel分级显示,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的JOA得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可早期稳定脊柱,恢复颈椎正常弯度及高度,能有效解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前路带锁钢板系统结合钛笼内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纯钛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神经功能按JOA评分,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所有病例均进行评分.结果 1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5个月,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植骨于术后3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恢复率为(67.3±15.4)%.结论 应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结合钛笼内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有效地维持了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在颈髓损伤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12例(9例四节段,3例三节段)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评估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植骨融合率、 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该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完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目的、术后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和Window动力性钢板结合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或Window动力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0.5~4.0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结果 JOA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置物和植骨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彻底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非刚性固定是保证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和Window动力性钢板结合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或Window动力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0.5~4.0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结果 JOA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置物和植骨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彻底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非刚性固定是保证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退行性颈椎病.颈椎外伤和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后的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手术的重要部分。我科自1999—07~2003—07,采用自体骨和椎间融合器或钛网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后椎间融合。同时应用前路钛钢板固定,共治疗颈椎病患者14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ASI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ASI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适应证、并发症和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优点。方法采用颈前入路进行突出椎间盘切除、骨赘切除减压、植入椎间融合器用钛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病93例。结果随访8~26(平均12)个月,按40分法:本组优75例,良13例,有效5例,无效0例。结论颈前路手术使用椎间融合器能够恢复颈椎正常排列以及重建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病变节段的椎间高度,充分有效的植骨及植骨后的即刻稳定作用,最终能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颈髓过伸性损伤的受伤特征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外科于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MRI提示为原有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其中所有病例均有颈间盘突出,27例患者存在椎管狭窄,根据对25例对于致压物主要在间盘水平的病例,将病变间隙突出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块植骨或带有自体骨颗粒的钛网或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对于27例存在明显椎管狭窄者,单纯间盘切除不能彻底减压,行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评分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颈椎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外地患者失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是10个月.按JOA评分术前患者JOA评分为(8.55±1.52)分,半年随访时JOA评分为(12.87±1.68)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α=0.05),其中将手术改善率为(56.37±5.58)%.术后随访平均5个月X线片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基础上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单纯前路或后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后的脊髓功能改善及预后状况,探讨后前路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9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钛网植入钛板内固定术121例(单纯前路手术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12例(单纯后路手术组),后前路联合手术65例(后前路联合手术组).行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4.7±1.4)年.单纯前路手术组改善率78.1%,优良率72.7%(88/121),单纯后路手术组改善率70.6%,优良率66.1%(74/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前路联合手术组改善率86.7%,优良率83.1%(54/65),与单纯前路手术组、单纯后路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中,后前路联合手术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单纯前路手术或单纯后路手术.脊柱稳定性单纯前路手术、单纯后路手术、后前路联合手术逐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重建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重建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上颈椎不稳患者21例,其中Ⅱ型齿状突骨折13例,齿状突不连5例,横韧带损伤3例.在寰枢椎后弓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共置入84枚螺钉,术中2枚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按JOA评分标准,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1%(18/21).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12.83±4.2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重建上颈椎不稳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该术式在寰枢椎融合术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Uniplate颈前路钛板系统结合钛笼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Uniplate钛板结合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无钛笼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按Odom评分标准:优27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32/32).结论 Uniplate颈前路钛板系统结合钛笼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史(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楔变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贤松 《现代保健》2014,(16):50-52
目的:探讨前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颈椎骨折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为治疗组,进行后路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脊柱后凸角矫正角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矫正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前后路矫形融合术对下颈椎骨治疗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2)比较而言,前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疾病恢复,情况允许时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