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医学跨世纪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远志 《中医杂志》2000,41(1):5-6
建国50年来,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硕果累累,令世人瞩目。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医学如何面对和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全球性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中医药工作者广为关注的问题。中医学要想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传统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下去,这个过程就是中医现代化。 199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目前,“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已被列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笔者非常赞同许多老中医专家的看法,仅有“中药现代化研究”而没有“中医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2.
张其成同志在《中医现代化悖论》(以下简称“张文”)一文中,首先加给中医现代化一个显然错误的界定,然后予以批评,将中医现代化与中医特色视为对立。他说:“中医现代化问题已构成一个悖论,那就是中医学要现代化就要科学化,就要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  相似文献   

3.
自本刊1999年第10期刊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秦国政的“21世纪中医学的出路在于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学”一文之后 ,引起了广大中医药界同仁的深思 ,诸多专家、学者均投稿本刊 ,就中医学的出路、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及中医现代化等问题各抒己见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此 ,我刊自本期起特辟“新世纪论坛”专栏 ,不定期刊发大家的观点 ,本期特别推出云南昆明市中医医院孙雯霞等的“新世纪前夕论中医现代化” ,作为观点之一以供参考 ,望各位同道继续来稿参与该专题的讨论。 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 ,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 ,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 ;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实行多学科融合 ,加强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4.
"气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化”是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其理论形成与“元气论”或气一元论关系密切。而中医气化理论是在气化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形成的用以解释自然生命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其理论思想对中医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看到北京大学教授荷清撰写的《世纪末:中国气功潮》一书,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站位高新。从中西思维的对比。互补,直至合璧的高度,将中国古哲学气化论贯彻到底,对气功的实践与认识问题进行深入和比较全面系统的阐明,是这本书显著的特色。二、针对性强,有说服力。这本书不仅就“气功与市场”等多方面关系作了阐述,且生动深刻,颇具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特色,使人看过,能对近年的气功发展状况有个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三、彻底的气化论。作者将中国哲学的气化论“一以贯之”,特别是有关“心意也是一种气化”及气的本质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超科学论”和“中医伪科学论”,分别从对立的两端,否定了中医学的实践基础,歪曲了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给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刘洋 《世界科学技术》2007,9(6):102-106,110
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和参与下,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和相关影响的系统理性认识。其主要理论范畴有道、气、阴阳、五行等,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及其影响关系,指导中医临床养生防病治疗实践,并且在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完善,支撑着中医学的特色和传承。中医学理论具有医学、科学、文化等多重价值意义。本文概要地论述了中医学理论的概念、范畴、意义和现代化等问题,并就有关中医理论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现代化研究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观点和方法 ,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整体观辨证施治 ,合理地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体系 ,才能发展中医学的优势 ,使中医走向世界。而不可一味地用西医学模式及其思路、方法、指标去研究中医学 ,违背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而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9.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出自《素问·刺禁论篇》。古今医家均从中医传统的气化理论来解释。西学东渐,现代医学传入我国以后,有人据此非难《内经》的荒谬,这是武断的,但也提出了中医是否科学这一重大的问题,作为中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给古老的中医学赋予科学的内涵。笔者觉得古今医家从气化来解释亦不无道理,从而得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既包含了解剖知识,也有关于生理特点的认识,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霞波  张业  周开  龚文波  苏琼  顾颖杰  王晖 《中医杂志》2012,53(23):2057-2058
“气化”是存在于宇宙时空中的大道,即多维时空自稳调控机制.“气化之道”形成的基本原理,是整体恒动性、普遍性、超前性、致中和性.气化之道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和特色优势,它是中医学认知生命健康的原创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根和魂.“气化之道”决定着宇宙万物生命的产生、生存和延续,决定着疾病的病因病机、防治法则和养生康复法则.  相似文献   

11.
中医现代化研究已多年了,进展是巨大的,但到了世纪之交,却难以进一步深入,有人提出中医现代化已陷入了“悖论”的怪圈,其基本观点就是:“中医学要现代化就要科学化,就要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医现代化悖论命题的世纪论争。争论已来往了两个回合,可是依然让人找  相似文献   

12.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内经》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藏象理论。一类是建立在“藏气论”基础上的“神藏论”,一类、是建立在“藏器论”基础上的“形藏论”。两者分别通过不同的“类推”途径和采取不同性质的“象”而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对藏象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再把研究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成既保持其中医特色,但又是现代化的科学的中医藏象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思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证候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也与中医药现代化息息相关。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架起了一座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发展的桥梁,使中医学向标准化、条件可控化迈进了可喜的一步。然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却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理性主义与科学思维的挑战,这一挑战实质上是由三个不同维度的问题所组成:即如何正确地认识与理解传统中医学知识?如何回应科学思维与西医学对中医学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实现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本质上就是在回答中医学在现代如何发展的问题,亦即所谓“中医学现代化”问题。对于中医现代化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有4条路径可供选择,即传承中医文化内涵、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中医实践能力和传播中医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5.
就"气一元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和气的层次性,气化及气化论的主要内容,气化的存在形式与运动形式,气化的机制,气化条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气一元论"与"气化论"是中医学认识自然、宇宙与人体的具有原创性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是中医学的基础与精髓,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本质区别所在。提出中医药研究工作需要在"气一元论"与"气化论"理论思想指导下开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家已经把“中医现代化”写进了《中医药条例》,因此,我们不要再在中医要不要现代化问题上去争论了,也不要总在中医药是否“科学”、是否“保守”的争论上纠缠不休,这既耗费了中医研究的精力、财力和时间,也影响了不少人学习、研究中医的热情和信心。但是应如何进行中医现代化建设,则应加以探讨。1中医现代化必须坚持维护中医药的主体地位当前,中医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片面地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中医”是现代化的主体,认为现代科学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灵丹妙药,而忽略了对中医自身规律的探讨和研究。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医现代科学化” ,这一内涵中包含有下列要素 :(1)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过程。中医理论最初形成时的开放性和内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显著的社会实践性特点 ,决定了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所处时代的科学体系 ,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2 )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现代科学思想 ,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医学固有的特色和价值体系 ,巩固中医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学术地位。 (3)中医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学术理论的科学现代化 ,而且还要使其实践科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医学的发展尚处于现代化初级阶段,中医现代化进程缓慢有其客观因素,中医工作者要防止中药西用就是现代化、量化客观化就是现代化、统计处理就是现代化、动物实验就是现代化等一些片面想法对中医现代化的干扰,应在坚持中医特色不动摇、确保中医临床疗效、加强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发展中医药学,担负起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学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也是世界医学科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奉献。面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的挑战 ,中医学该如何发展前进 ,重振雄风 ?这是我们当代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医学应当实现现代化 ,并具体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理论体系、诊疗技术和中药现代化[1]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 ,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将面临突破 ,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中医现代化的目标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实现中医学的创新 ,而有关“继承”与“创新”等命题的讨论较多 ,为时亦久 ,反映出许多学者重…  相似文献   

20.
试谈易学原理与中医学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学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本源、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以太极“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对大千世界进行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动态、立体、综合地探索和认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渊薮。易学哲理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立论基础,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实际运用之典范。中医学以易理为指导,自觉地运用了易学取类比象、推理演绎的思维逻辑,强调生命过程中整体系统的气化综合效应,创立了包括天象、地象、社会象及人象在内,体现阴阳、刚柔、形气、体用、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等浑然一体的天人系统观,并在医易同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风范,以及“整体系统观”、“时空流行观”、“协调中和观”、“辨证医易观”为中医的四大学术特色,成为中医学术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