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超检查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吴发启虞定霞曹晖株洲车辆厂医院B超室口腔科412003B超在口腔疾病的应用报告较少,本室B超诊断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1岁,因口腔疼痛,口腔科检查发现口底肿块就诊。B超检查:右颌下腺导管内径3mm~4mm...  相似文献   

2.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颌下腺导管特大结石1例承德钢铁公司职工医院邢寿文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笑茹关键词颌下腺导管;结石;手术患者女,32岁,1993年7月8日就诊。自诉右颌下区反复性肿胀7~8年,曾在多家医院治疗,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查体:右颌下腺区轻度肿胀,未触及肿大淋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资料。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下颌横断黯片确诊。结果行导管取石术后,临床阻塞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行导管取石术辅助腺体按摩及合理使用催涎剂与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行下颌下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颌下腺导管结石是少见的病例,我院于1999年~2002年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的颌下腺导管结石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增液汤治疗颌下腺炎18例陆守昌甘肃省人民医院关键词增液汤颔下腺炎中图分类号R289.819颌下腺炎是较为常见的涎腺炎症之一,一般常见慢性炎症并发涎石。本病主要症状为颌下腺肿胀和导管溢脓,如伴有导管结石则有欲进食之时,颌下腺突然肿大,随后逐渐消退。1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腺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腺涎腺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CT(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右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一例武才酆琪(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750004)(乌海市乌达区人民医科口腔科 016040)涎石病中颌下腺的涎石最常见,尤以导管内形成的涎石多见。涎石大小差异很大,一般可数毫米至1~2cm不等。较大的涎石常位于腺体内。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颌下腺特大结石1例报道银川市口腔医院张雷1患者,女,30岁,因左侧颌下胀痛3年,左侧下颌后牙疼痛来我院就诊。检查:左侧颌下区轻度肿胀,卷舌见左侧舌下肉阜高起,触痛,并有一坚硬条索状的硬结,不活动。舌下导管口无红肿,挤压颌下腺导管口分泌正常,但量少。拍...  相似文献   

11.
<正> 涎腺结石多见于颌下腺导管,一般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长柱形,一般不超过1cm×2cm。我院2001年9月偶见1例巨大颌下腺导管结石,报告如下。 患者,女,50岁。5年前左颌下腺肿痛发作频繁,约1年后,左颌下后区触及硬物,自用手指挖出花生米大小黄白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BCT) 在颌下腺导管结石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颌下腺导管
结石病人20 例,采用CBCT 和彩超联合检查,判断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并且对10 例形态较规则
的颌下腺导管结石进行测量,与术前CBCT 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 例病人中CBCT 颌下腺导管结石确
诊率为100%( 20 /20) ,彩超确诊率为80%( 16 /20) 。4 例彩超未查出导管结石的病人,经CBCT 检查发现1 例为
腺体内结石,2 例为泥沙样不成形钙化程度差的结石,1 例导管前端微小结石( <1mm) 。20 例均实施手术取石,
术中、术后证实位置、形态、大小与术前CBCT 检查结果基本吻合。测量10 例形态较规则的颌下腺导管结石测
量值与CBCT 测量值之间误差约在0~ 0.5mm 范围内。结论: CBCT 在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术前检查诊断可靠,形
态的观察、结石定位及大小的测量比较精准,对临床治疗能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唾液腺体或导管内形成的结石称涎石,涎石病在临床上不多见,中年人易发,一般无症状,有症状也多有反复炎症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涎腺结石治疗中,若涎腺导管扩张术或切开术不能去除结石,常常需要完整的切除腺体。目前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风险已成功应用于涎腺结石的治疗。我碎石中心在2007—2009年应用B超定位电磁式碎石机治疗涎腺结石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其中颌下腺导管结石16例,双侧9例,单侧7例;腮腺导管结石9例,双侧2例,单侧7例。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5.2±3.4)岁。颌下腺导管结石直径≤10 mm,腮腺导管结石直径≤12 mm。病程2个月~15年。临床均表现为颌下区及腮腺区胀满且反复发作,尤以进食(特别  相似文献   

15.
颌下腺导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颌下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口外医生为避免颌下切口摘除颌下腺作了大量工作。Nahlieli等用微型内窥镜(Mini-endoscopes)对96例颌下腺结石检查及镜下取石,成功率达82%,其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并发症。常规手术切口在体表,影响美观。Smith,Elahi等提出经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方法,既达到了切除颌下腺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6.
颌下腺导管巨大涎石伴颌下腺炎1例报告宁夏中卫县医院口腔科徐中华,沈海滨涎石病中颌下腺的涎石最常见。腺体和导管内都可发生。尤以导管内多见。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涎石的体积大小差别较大,一般可由数毫米至2厘米,甚至更大不等。我科于1994...  相似文献   

17.
颌下腺导管异物患者多为青壮年,男多于女,其内容以结石为多,次为各种骨刺和植物的草杈等.为何异物能进入颌下腺导管?其机转尚不清楚.将我科遇两例病史清楚、长度罕见的颌下腺导管异物报告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高建伟,徐辉,姜昕鞍钢铁东医院口腔科(114002)患者男性,32岁。1996年1月10日因右颌下区反复肿胀1年来诊。患者1年前某日晨起时发现有侧颌下区轻度肿胀,数天后自行消退。1个月后右颌下区再度肿胀,并于右侧口底区触摸一黄豆...  相似文献   

20.
颌下腺导管结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巨大结石比较罕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5岁。7年前偶然发现右舌下区一无痛性肿物,约0.3cm×0.3cm,呈缓慢性生长,近来偶有疼痛及阻塞症状,尤以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