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介绍李宗俊老师“透穴针法”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一针两穴或一针多穴透刺治疗多种疾病。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用透穴针法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透穴针法不但能治疗局部疾病,而且能治疗全身疾病;不仅能治经络病症,还能治疗脏腑疾病,起到一针多穴、刺激大、作用强、疗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福建中医药》2005,36(3):51-51
为了探讨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随机抽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取穴以颈夹脊穴和“供血针”(风池、完骨、天柱等)为主治疗。结果:100例中治愈52例,占52%,好转35例,占35%,无效13例,占13%。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宋淑华 《陕西中医》2007,28(3):331-331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肾阳虚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双侧子宫穴、关元穴,应用烧山火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子宫穴、关元穴为冲任要穴,“烧山火”针刺手法可鼓舞阳气,温补冲任,促进孕育胎儿。  相似文献   

4.
笔者结合我科的临床实践——尺泽穴行苍龟探穴法治疗腰痛及研习有关文献,阐述了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治疗腰痛的理论依据。认为尺泽穴不仅是针灸治疗腰痛的有效穴,而且在该穴运用古代针法“苍龟探穴”治疗各种腰痛,特别是慢性腰痛急发和挫闪腰痛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和为优化针灸治疗腰痛方案提供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远近配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四天穴”与远端列缺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结果 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文翔  张春燕 《四川中医》2005,23(7):107-108
目的:观察吞咽复系列穴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吞咽复系列穴组”针灸治疗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43例,占74.1%;显效11例,占19%;好转3例,占5.2%;无效1例。结论:“吞咽复系列穴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方法,治愈率高,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针刺“五泉穴”治疗中风Broca失语的临床观察和试验研究,验证针刺“五泉穴”治疗中风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Broca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五泉穴”(试验组)和传统针刺(对照组),每组38例。均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按照汉语失语检测法(CRRCAE)量表评分。结果:两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解力改善状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疗法对中风Broca失语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对于中风Broca失语症状的改善优于传统穴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针刺“痛灵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受伤腰部。结果:治疗60例,痊愈5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泥丸八阵”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电针“泥丸八阵”穴+百优解)和对照组(单纯用百优解)。用汉密顿(HAMD)抑郁量表和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泥丸八阵”穴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瑞玲 《中医药学刊》2002,20(5):580-580,582
“靳三针”体现了医家同源的理论。“三”为阳数属少阴,“三”有生生不息,无限扩散之意。“靳三针”组穴部分穴位是远近结合、上下相通组成,以三个穴或二穴名三个穴为一组穴,突破了传统单,双配对的形式,可分类主治,灵活使用,精于辨证,选穴简单。“靳三针”在治疗脑病显示了潜在优势,采用弱智四项(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智三针),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改善适应性行为障碍等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经脉“首尾齐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脉“首尾齐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250014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系徐以经所谓经脉“首尾齐刺”法,即对某一条经脉的首穴和尾穴,同时刺入治疗疾病的一种经验手法。临床根据其痛部位,取太阳膀胱经或者足少阳胆经首尾穴齐刺治疗坐骨神经痛93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分别治疗20次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9%,有效率88.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点刺四缝治疗儿科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艳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93-593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和小儿厌食,但因其具有“解热除烦,通调百脉,调和脏腑”的功效,笔者临床以点刺四缝治疗儿科其他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验穴与阴阳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5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验穴是本人在临床上发现治疗偏瘫的两个有效穴位,即上瘫穴与下瘫穴。阴阳穴透刺是在针灸时取属阳经的穴位和属阴经的穴位透刺。笔者以其治疗中风后遗症50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该病时是以调整阴阳为旨要,意在使人体阴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因而具有取穴少,疗效高之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刘培智  刘清 《四川中医》2005,23(5):94-94
目的:观察针刺“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针刺“痛灵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受伤腰部.结果:治疗60例,痊愈5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腹针临床应用举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针是继耳针、头针、手针等微针系列中又一新的微针疗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布穴,调节脏腑失衡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处方以“天地针”(中脘、关元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四穴)为主穴,配以腹部的相关穴位。其法治疗范围广、见效快、痛苦小,病人易于接受。笔者应用腹针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十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拟“痛经散”贴穴,治疗痛经35例,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勇 《中医药信息》2003,20(3):49-49
目的:根据青少年颈椎病临床症状特点,探讨治疗该病的选穴和针刺方法,为临床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简便的方法。方法:44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在其定喘、大推穴上采用三针齐刺法为主,配以肩井、肩中俞穴上的“合谷刺”及颈3或颈4夹脊穴深刺法治疗。结果:疗效明显,尤其对缓解大推穴处的改麻胀有较好疗效。结论:在大推、定喘穴上用齐刺法治疗,对缓解青少年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耳穴与体穴联合降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耳穴组、体穴组、耳穴与体穴联合组。耳穴组针刺耳穴“降压沟”;体穴组针刺太冲、足三里穴;耳穴与体穴联合组针刺太冲、足三里穴和耳穴“降压沟”。10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各组血压均有下降,但耳穴与体穴联合组降压疗效高于单纯用于耳针的耳穴组和单纯用体针的体穴组。  相似文献   

20.
"三针疗法"结合"四关穴"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6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针疗法”为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所创立,其处方适应证广,取穴精要,疗效卓著,具有较高的理、法、方、穴的学术价值。运用“颞三针”、“痿三针”,结合“四关穴”辨证取穴,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65例,总有效率为84.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