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动脉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发病机制之一,但目前缺乏证实栓子发生的客观指标,临床一般只能依靠发病过程及是否存在栓子来源进行推断.由于卒中后自发性栓子溶解以及由于患者合并存在动脉闭塞性病变,因而有潜在栓子来源也难以肯定诊断梗死,增加了脑梗死发病的复杂性.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除探测颅内血管外,也为检测脑血流中栓子提供了可能性[1].1990年,Spencer等首先报道了应用TCD观察到大脑中动脉血流中存在固体微栓子,此后人们相继在颈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以及房颤患者中发现了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并归纳了其特点;进而人们通过动物实验确认了固体栓子可以产生高强度信号;其次对MES的特征--高强度短暂信号(high intensity transient signal,HITS)与伪差信号进行了区别,并通过对计算机监测软件的改进,尤其是在Aaslid教授研制的TCD-8软件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大改善了TCD监测MES的可操作性及可信性,对MES的监测也逐渐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2].本文就TCD实时微栓子监测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栓子(microembolic signal,MES)信号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围卒中期颅内血流中的存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MES的监测,观察通心络对MES的干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12月~2002年9月收治缺血性卒中患者368例,男19 相似文献
3.
4.
5.
经颅多普勒应用于脑循环中微栓子监测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进行脑循环中微栓子(MES)监测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德国DWL公司multi-DopX4TCD仪,对100例患者脑循环中微栓子监测。结果微栓子监测阈值设定在9dB时,其检出个数与3dB及6dB差异有显著性(P<0.05);选择30min的监测时间,微栓子检出个数与15mi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循环中微栓子监测选用9dB的阈值,15~30min的监测时间,可以有效的检出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MES)情况。方法 采用Multi-DopX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20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结果 微栓子阳性14例,阳性率为70%,出现频率为0~319个/30min,相对强度为11~42(均数为22.9)dB,时间延迟为0.9~35(均数为11.6)ms。结论 TCD是监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的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而脑动脉系统的栓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原因。笔者采用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 ,对 6 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了微栓子监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监测 6 2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31~ 81岁 ,平均 5 2岁 ,其中椎—基底动 相似文献
8.
双门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微栓子信号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门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微栓子信号 (ME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双门深TCD对 30例人工心瓣膜患者进行脑动脉微栓子检测 ,并与在线状态下有经验医师的人工判断 (作为黄金标准 )相比较。结果 :双门深TCD检测MES的敏感性为 6 0 2 % ,特异性为 6 7 8%。结论 :双门深TCD为识别、检测MES提供了新方法 ,但在线状态下的人工判断仍然是必要的。MES相对强度阈值对双门深TCD检测MES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颅内外动脉栓子引起的动脉-动脉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利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超声诊断仪监测颅内血管微栓子,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机制,预测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评价药物疗效、监测手术过程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TCD)微栓子监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这项技术具有无创、经济、安全和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在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高危人群监测和指导治疗方面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30)和非复发组( 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140mmHg、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无扩容治疗、无植入支架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狭窄≥90%( OR=5.960,95%CI=1.985~12.896)、斑块性质不稳定( OR=4.614,95%CI=1.415~11.043)、积极降压治疗( 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涂小平;许贤瑞;张庆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5):515-5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特征,评价DSA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SA资料,包括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血管狭窄部位、程度,责任动脉检出率及NIHSS评分与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等。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73.33%,责任动脉的检出率为77.27%;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18.18%)、大脑中动脉水平段(14.97%)、椎动脉开口处(12.30%)。狭窄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对二级预防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术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尝试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已确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同时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进行NIH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试验组40例病人中34例病人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对照组40例病人中26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可能有改善微循环及减少继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年龄对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经头颅CT确诊的 15 2例高血压并脑卒中住院患者 ,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诊断仪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 ,记录平均血流速度 (Vm)、血管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 ,老年组双侧ACA、MCA、PCA的Vm均较非老年组减低 (P <0 .0 5 ) ,而PI及RI较非老年组显著增高 (P<0 .0 1)。结论 :高血压脑卒中后 ,年龄是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中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及脑微栓子检测,随访观察数据之间行配对t检验。结果:75例患者中MES阳性13例,阳性率17.3%,中高度狭窄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25.0%vs36.5%,P〈0.05);抗栓治疗后MES明显减少;73例患者随访,12例(12/73,16.4%)缺血性中风再发,MEs阳性缺血性中风复发率高于MES阴性组(38.5%vs11.7%,P〈0.05)。结论:可以通过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进行微栓子监测,评价抗栓治疗的疗效,中高度狭窄的椎基底动脉更易出现后循环的MES;后循环MES阳性的患者易复发脑卒中。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溶栓药物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是公认的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是溶栓治疗,但溶栓具有出血、神经毒性、过敏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安全性,给临床应用带来了局限性。该文就国内部分常用的溶栓药物(链激酶、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及热点新型溶栓药物(孟替普酶、替奈普酶、去氨普酶、纳豆激酶等)的安全性进行总结,并展望溶栓药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 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希 高岩 李静 冯芳 刘佳敏 张海波 张丹 乌汉毕力格 Fang Chen Yiping Chen Zhengming Chen Martin Landray Jane Armitage 蒋立新 李立明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123(5)
背景:众多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明确降低广大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等主要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被推荐常规使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再发脑卒中和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
方法:借助一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本研究从14个城市的51家三级医院中筛查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22人,通过面访记录并分析其药物使用状况和其他特征,并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顾分析与治疗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调查对象中仅有24%在筛查时服用他汀。在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就诊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患者中,他汀的使用比例明显较高。从2007到2009年,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使用有了明显进展。而最常用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40%)和辛伐他汀(39%)。
结论:目前国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严重不足。分析其原因将有助于推广降脂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准确性和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发病后6 h内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大血管闭塞、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和出院3月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能力。结果 一共纳入292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早期多模态头颅CT可见,50例(17.1%)存在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其中41例(82.0%)存在大血管闭塞。大脑中动脉致密征OR=8.93, 95%CI:3.72~21.48, P<0.001)与大血管闭塞相关,并且预测能力优于早期CT显影梗死灶(AUC 0.682 vs. 0.602, P=0.038)。在对临床结局的分析中,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2, 95%CI:2.16~13.11, P<0.001),但其AUC未高于房颤(0.685 vs. 0.651, P=0.579);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3月后神经功能恢复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 95%CI:1.19~7.62, P=0.019),但其AUC和早期CT梗死灶(0.642 vs. 0.619,P>0.05)相当。结论 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增加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和脑梗塞后出血转化风险,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