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和肾动态显像在评价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所致肾损害程度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10只,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40只,选用输尿管套管法制作左侧肾盂输尿管部分梗阻的肾积水模型。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各选10只行肾动态显像,并收集肾盂尿液检测Alb、NAG、RBP、Cr;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盂尿NAG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增加,浓度逐渐增高。Alb、RBP在术后1周无变化,2、4、8周含量增加明显。Alb/Cr、RBP/Cr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RBP/Cr在术后1周明显增加,Alb/Cr仍无意义。结论肾盂尿NAG、RBP/Cr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全梗阻肾在不同病变阶段的肾功能改变情况,尤其是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肾小球滤过率还没有改变的时候可以评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尿Alb/Cr可以反映肾小球损伤的程度。所以简单易行的输尿管插管留取病肾肾盂尿检测NAG、RBP、Alb可作为输尿管梗阻至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不同时间段输尿管梗阻解除后,通过检测肾盂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id-binding-protein,RBP)、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变化,来探讨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10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对照组)6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96只,随机平均分成A、B、C、D周组四个组,每组24只,分别用输尿管套管法建立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后1、2、4、8周解除梗阻,然后每组分别在解除梗阻后0、1、2、4周(每个时间点随机选择6只)留取左侧肾盂尿液检测Alb、RBP、Cr含量,假手术组行同样方法检测作为对照。结果随着解除梗阻时间的延长,A、B、C组肾盂尿中RBP、RBP/Cr逐渐下降,其中A组RBP、RBP/Cr至2周时分别下降至(2.15±0.19)mg/L、(0.48±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B、C组4周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除A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Alb 2周内有所升高,2周后开始下降,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A、B、C组Alb/Cr逐渐下降,至4周时A组尿Alb/Cr下降至(0.16±0.03)(较对照组比较,P〉0.05),B、C组尿Alb/Cr均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并且尿Alb/Cr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只有至4周时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项指标在梗阻解除后各时间段均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在输尿管梗阻4周内解除梗阻,随着解除时间的延长,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并且肾小管功能比肾小球功能恢复较早;若梗阻超过8周,即使解除梗阻,肾功能也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建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肾积水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探讨CT灌注成像对积水肾脏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10周龄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组,假手术组20只,分离左侧输尿管后直接关腹.模型组30只,选用腰大肌包埋输尿管造成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前两组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比较左肾功能,检验无差异后在术后3月分别行左肾SPECT、CT灌注,以病理检查为佐证,观察两组参数变化,进行CT灌注各项参数和GFR的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模型组建模成功达70%,呈慢性肾积水病理表现,左肾皮髓质CT灌注参数BF、BV、PS均下降,与相应GF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腰大肌包埋输尿管的模型制作方法 具有可行性.CT灌注参数可作为肾功能状态的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观察兔单侧急性上尿路梗阻不同时期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健康家兔24只,手术制作左侧输尿管完全梗阻模型,术前及术后1周均行基础核素肾动态显像.然后梗阻后l周、3周、5-7周或8周分别行99mTc-DTPA利尿肾动态显像(以下简称利尿显像),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肾摄取率(Ut)、达高峰时间(Tp)和半排时间(T1/2).结果 左输尿管形成梗阻后1-3周,利尿核素显像可见左肾显影,但左肾GFR,摄取率减低(P<0.01),功能相和排泄相均延缓,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达峰时时间延长,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梗阻后5-7周,左侧肾脏仅见皮质显影,左肾GFR、摄取率明显减低(P<0.01),达峰时时间明显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阻后8周以上,核素显像未见明显肾皮质影像,无法进行图像分析. 结论 急性上尿路完全梗阻后肾功能降低迅速,以早期最为显著,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无功能.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小球滤过率的时相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规律及梗阻解除后早期的恢复状况,分析血管紧张素在梗阻性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30只实验用大白兔分为对照组6只和梗阻组24只。采用Cheng’法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在梗阻1,2,4和8周后,分别选6只应用SPECT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图,嗣后处死3只留取肾静脉血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并行肾脏组织学检查,另3只解除梗阻,4周后再次检查。结果:输尿管部分梗阻后GFR进行性下降,梗阻1周下降18.12%,以后明显减慢;血清ACE在梗阻后4周内显著升高,8周时降至对照组水平。梗阻解除后4周双肾GFR略有上升,ACE未再有变化。结论:输尿管部分梗阻后GFR降低,以早期最为显著,梗阻解除后4周缓慢上升。梗阻造成的肾功能损害与RAS系统的活化有关,阻断RAS活性可能会对梗阻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兔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将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0、1、2、3、4、7、12周组,共8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留置内支架,其余各组经膀胱留置右侧输尿管内支架。0周组留置内支架后即进行实验,余下的各组依次在留管1、2、3、4、7、12周后进行实验,观察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变化。结果留置内支架后肾盂压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留置内支架期间未发现输尿管蠕动。结论对正常的上尿路,内支架是一个梗阻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兔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将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0、1、2、3、4、7、12周组,共8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留置内支架,其余各组经膀胱留置右侧输尿管内支架。0周组留置内支架后即进行实验,余下的各组依次在留管1、2、3、4、7、12周后进行实验,观察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变化。结果 留置内支架后肾盂压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留置内支架期间末发现输尿管蠕动。结论 对正常的上尿路,内支架是一个梗阻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早期恢复的规律,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在肾积水肾功能可复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大白兔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肾积水模型。分对照组、梗阻2周组、梗阻4周组及梗阻8周组,后3组在解除梗阻后饲养4周,各组在梗阻解除前、后均行MSCT灌注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及单光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测定,后处死试验动物制成普通病理切片。结果:①各梗阻组的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解除梗阻后,各组总GFR与解除梗阻前无显著性差异;②梗阻2周、4周组及8周组右肾GFR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梗阻解除后,2周组的右肾GFR有所恢复;③梗阻4周组和8周组在梗阻解除后,其肾动脉的舒张末速度(ED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梗阻2周组在梗阻解除后,肾动脉EDV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④梗阻2周组在梗阻解除后,其右肾皮质、髓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值较梗阻解除前明显上升,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梗阻4周组、8周组在梗阻解除4周后,其右肾BF、BV则未见明显恢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⑤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患肾病理学改变愈明显。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够提高积水肾脏形态学和血流灌注的信息,其与CDFI相结合有望成为预测肾功能可复性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同时点输尿管梗阻再通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做动态观察。方法  将24只犬随机分成3组,行左输尿管结扎制作输尿管梗阻模型。分别在梗阻后第1、4、8周行输尿管再通术,于梗阻术前、后及再通术后2周、4个月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 DTPA)显像,观察梗阻肾功能恢复的影像变化,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输尿管梗阻1周组犬行再通术后肾功能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4周组犬行再通术后肾功能仅能有部分恢复;8周组犬行再通术后未观察到肾功能恢复。结论  输尿管梗阻时间是影响犬肾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越早行输尿管再通术,肾脏的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积水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进行对比,为先天性肾积水的靶点防治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4只。模型组行左侧肾盂输尿管处游离并结扎输尿管,对照组仅行左侧肾盂输尿管处游离。两组在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法检测CTGF在组织中的分布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TGF蛋白含量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CTGF在模型组肾脏中各时点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TGF在大鼠肾积水模型中为阳性表达,且与梗阻时间呈正相关,与前期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模型可用于先天性肾积水的CTGF靶点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方法学上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肾动脉移植对小
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经肾动脉移植BMSCs的有效性。方法:显微血管夹夹毕49只3~4周龄Balb/c小鼠的
左侧输尿管,10 d后取出显微血管夹以解除左侧输尿管梗阻,然后将这些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及对照组
(n=24)。实验组小鼠取出显微血管夹后立即经肾动脉移植荧光素酶标记的Balb/c小鼠BMSCs,对照组小鼠取出显微血
管夹后随即关闭切口,不移植BMSCs。磁共振成像对实验小鼠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实验小鼠的左肾盂
容积,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评估BMSCs对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
结果:实验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的左肾盂容积明显大于梗阻前(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10
d的左肾盂容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693);实验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增
高(P=0.012)。结论:BMSCs经肾动脉移植可促进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结扎大鼠左侧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不结扎左侧输尿管,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20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14d和28d各处死6只大鼠,并留取左侧肾脏组织做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CTGF、BMP-7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的CTGF表达升高(P〈0.01),而治疗组CTGF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也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比较,治疗组、模型组BMP-7表达降低(P〈0.01),且治疗组BMP-7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肾间质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厄贝沙坦治疗组CTGF表达逐渐减少,BMP-7表达逐渐增加。厄贝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CTGF的表达和增加BMP-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制作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大鼠模型 ,给或不给波生坦干预 ,于造模第 7天取梗阻肾进行如下试验 :( 1)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 (RT PCR) :观察梗阻肾实质前内皮素 1原 (preproET 1)、Ⅰ型胶原 (ColⅠ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TIMP 1)及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mRNA的表达。 ( 2 )免疫组织化学法 :观察梗阻肾脏肾小管 间质内皮素 1(ET 1)、ColⅠ、TGF β1、TIMP 1及PAI 1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  ( 1)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 ,UUO大鼠肾实质preproET 1、ColⅠ、TGF β1、TIMP 1、PAI 1mRNA表达 ,及肾小管 间质ET 1、ColⅠ、TGF β1、TIMP 1、PAI 1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上调 (P <0 0 5 )。 ( 2 )波生坦能够显著下调梗阻肾的ColⅠ、TGF β1、TIMP 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P <0 0 5 ) ;而对preproET 1、PAI 1mRNA及ET 1、PAI 1蛋白质表达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 ET 1可能参与UUO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而波生坦有可能通过抑制TGF β1和TIMP 1而拮抗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Sun B  Xing CY  He WC  Wang NN  Yu XB  Zhao XF  Qian J  Yang JW  Liu J  Wang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62-566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脏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雷帕霉素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动态观察梗阻侧肾脏及假手术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于第7、14天观察雷帕霉素对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作用。结果模型组及雷帕霉素组梗阻侧肾脏CTGF均明显增加(均P〈0.01),雷帕霉素组比模型组的CTGF mRNA在第7天表达减少(P〈0.05),CTGF蛋白在第7天(P〈0.05)、14天(P〈0.01)表达下调并且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在第7天也下调(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后肾脏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在UUO早期雷帕霉素对CTGF、FN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STI 57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80 mg/(kg·d)],大剂量治疗组[160 mg/(kg·d)].采用左侧输尿管双结扎的方法建立UUO模型,治疗组每天以80、160 mg/kg STI 571灌胃.于术后第8、11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6只.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胶原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纤维连结蛋白(FN)的沉积.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FN和Ⅲ型胶原(Col Ⅲ) 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的肾组织胶原含量在术后第11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左肾FN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术后第11天治疗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模型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对应时间点上治疗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均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I 571可显著减轻UUO小鼠梗阻侧肾脏间质纤维化,下调FN和Col Ⅲ的表达,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