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囊性肾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肾脏囊性病灶的能量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表现.病理及随访结果 示26例病灶中,囊性肾癌1 5例.肾囊肿11例.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有造影剂灌注;CT增强扫描时,囊壁囊隔或结节处的CT值与CT平扫相比上升15 HU以上.将各影像学诊断结果 与病理及随访结果 对照,统计比较其对囊性肾癌的诊断能力.结果 能量多普勒超声、增强CT、超声造影对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显示率为46.2%、55.6%、73.1%,其中超声造影对病灶血流的显示最为敏感.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囊性肾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46.7%(7/15)、54.5%(6/11)和50.0%(13/26);增强CT分别为66.7%(8/1 2)、66.7%(4/6)和66.7%(12/18);超声造影检查为100%(15/15)、63.6%(7/11)和84.6%(22/26).结论 超声造影能敏感有效地反映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情况,已经成为诊断囊性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也可以作为肾脏复杂囊性病灶的随访复查手段以避免CT检查的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房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CT和(或)MR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4例多房囊性肾癌中,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匀12例,囊壁菲薄均匀2例;其中伴壁结节和(或)隔结节10例,分隔厚薄不均匀9例、纤细均匀5例,分隔呈"车辐轮"状5例;3例病灶内可见囊壁和(或)分隔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或)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在瘤体内检测到星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11例,CT和(或)MRI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增强12例.结论 多房囊性肾癌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囊壁可有局部增厚,分隔粗细不均匀,附壁及分隔结节直径均小于6.0 mm.CDFI和PDI能提高多房囊性肾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评估指标包括囊隔数目、囊隔或囊壁厚度、有无实性结节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根据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进行Bosniak分级并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2个病灶内未见分隔,8个见少量分隔,14个见多条分隔;5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19个>1 mm;7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11个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8个病灶内见少量分隔,16个见多条分隔;1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23个>1 mm;9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所有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均可见造影剂灌注增强.Bosniak分级示Ⅲ级15个,Ⅳ级9个,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囊性肾癌的血供和复杂的内部结构,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可用于诊断囊性肾癌.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51个病灶;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1.36%;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4.91%。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总体准确率为94.9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5.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表现,探讨超声、增强CT及二者结合对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患者同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影像学资料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残留时间7 d~10年,平均(14.6±12.1)月.局部复发/残留结节20例,大小0.5~4.6 cm,平均2.1 cm,超声声像图以低回声实性结节为主(60%),砂粒样钙化占40%.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以Ⅵ区为主(75%),超声检出最小转移性淋巴结3 mm;40例中12例(30%)伴液化囊性变,10例(25%)伴点状钙化,5例(12.5%)同时合并钙化及囊性变,结内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等为特异性表现.超声及增强CT对局部复发/残留结节检出率均为90%,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分别为80%和72.5%.超声与增强CT对局部复发/残留结节、颈部淋巴结及总诊断率分别为65%、67.5%和65.2%对75%、55%和65.2%,二者联合诊断率为86.4%、77.5%和91.3%,与单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增强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联合增强CT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和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超声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15例住院病例行超声与CT检查。结果 15例FNH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共有16个病灶,其中右叶9个,左叶6个,尾叶1个,B超和CT均全部检出,B超多表现为低或略低回声(88%),可有浅淡暗环(44%);彩色多普勒显示有粗大血管进入病灶内并分支(81%),可呈轮辐状血流(19%),脉冲多普勒均测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平均为0.54。CT表现为病灶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100%),星状疤痕显示率为44%,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多呈等密度(75%),常规B超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FNH的符合率为50%;CT诊断FNH的符合率为50%。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增强结合动脉扫描可提高FNH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血管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血管淋巴管瘤的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分布特征,以及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脾血管淋巴管瘤共25个病灶,常规超声检查示该病变表现为囊实性,呈“蜂窝”状,80.0%(20/25)的病灶边界清楚,80.0%(20/25)的病灶形态规则,72.0%(18/25)的病灶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内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56.0%(14/25).超声造影示病灶均为整体树枝样增强,基本与脾实质同步增强,增强后回声始终比周围脾实质低,且持续增强时间较长.超声造影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检出率分别为62.5%(5/8)和100%(8/8).结论以实性为主的脾血管淋巴管瘤在声像图上的均质高回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增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6~2009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FNH患者共14个病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8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4个病灶行增强CT检查。结果 14个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5个病灶(5/14,35.71%)内有轮辐状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平均为(0.59±0.19)m/s,阻力指数平均为0.46±0.16。超声造影显示5个病灶(5/8,62.50%)出现动脉期早期迅速全瘤强化,其他3个病灶(3/8,37.50%)呈轮辐状离心性快速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回声稍高于肝实质或与肝实质等回声,有2个病灶(2/8,25.00%)于延迟期见低回声中央星状瘢痕。增强CT显示4个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动脉期显著均匀性强化,门脉期强化接近于肝实质密度,有2个病灶(2/4,50.00%)于动脉期及门脉期见低密度星状瘢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这3种方法结合可大大提高FNH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在囊性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27例患者29个病灶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14例15个病灶囊壁和/或分隔不规则增厚,其中1例增厚的囊壁和分隔伴弥漫性粗细不均钙化.2例囊壁薄而规整,超声误诊为肾囊肿.1例囊壁及多数分隔较规整,超声误诊为多房性肾囊肿.10例11个病灶伴壁结节和/或附隔结节中仅1例壁结节内见多发小囊变区.14例囊腔透声差,呈细密点状弱回声及不均质片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大多数增厚的囊壁、分隔和实性部分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有助于囊性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EUS应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并与增强CT比较。方法 收集同期接受CEUS和增强CT检查的52例患者共68个肾囊性病灶,观察病灶的形态、边壁、分隔、实性结节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2种方法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中,25个病灶(25/31,80.65%)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病灶,内无分隔或伴纤细分隔,分隔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仅3个病灶(3/31,9.68%)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2个病灶(2/31,6.45%)表现为花瓣样增强,分隔不规则增厚,1个病灶(1/31,3.23%)表现为网状增强;恶性组中,32个病灶(32/37,86.49%)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或不规则实性增强区,4个病灶(4/37,10.81%)表现为分隔较厚的多房性囊性病灶,1个病灶(1/37,2.70%)表现为边壁不规则增厚的单房囊性病灶;以Ⅳ级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57%和70.27%,93.55%和96.77%,79.41%和82.35%。以Ⅲ级及以上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0%和100%,74.19%和 80.65%,86.76% 和91.18%。分隔数目≥3条及分隔厚度≥1.75 mm可作为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值。结论 CEUS结合Bosniak标准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对15例囊性肾癌病人的B超、CT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健康体查B超发现肾囊性病变12例,因其他疾病而发现3例。初次B超拟诊囊性肾癌8例、单纯性肾囊肿7例。螺旋CT扫描全部病灶为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囊壁内侧面不规则密度增高或结节样密度改变。全部病人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为肾细胞癌。结论 对于肾脏的囊性病变,如果B超或CT检查不能确立为单纯性囊肿,临床上应考虑为囊性肾癌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2.
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 is rare and appears with nonspecific findings on grayscale and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We present 8 patients further exam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strain elastography, and histologic analysis after orchiectomy. Seven of 8 patients had a diagnosis of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1 of 8 had a diagnosis of granulocytic sarcoma, with solitary lesions (2 of 8), multiple lesions (3 of 8), or entire testicular involvement (3 of 8). Lesions appeared hypoechoic (7 of 8) or isoechoic (1 of 8), all with increased vascularity on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and a nonbranching linear pattern of intratumoral vessels (7 of 8).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confirmed this pattern and showed increased enhancement in all lesions. On strain elastography, all lesions were hard, with an elasticity score of greater than 4. Multiparametric sonography of testicular lymphoma identifies increased vascularity on color Doppler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increased lesion stiffness on strain elastography.  相似文献   

13.
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中的表现.方法 对22例2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肾占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 本组22个肾占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头状肾癌13个和嫌色细胞癌9个.22个肿块最大直径范围1.1~14.2 cm,常规超声显示实质性肿块17个,囊实性肿块5个;18个病灶内发现彩色血流信号,4个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22个病灶均见增强,同步增强13个,缓慢增强9个,其延迟时间2~4 s,达峰值和实质期增强程度始终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快速消退16个,同步消退6个,共11个肿块周边显示假包膜.结论 缓慢增强和全期低增强对诊断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癌病人的术前螺旋CT多期扫描的资料、手术和病理结果,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CT平扫病灶呈混杂密度11例,低密度9例,稍高密度3例,等密度1例。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21例,轻度强化3例,均呈一过性强化。小肾癌3例,囊性肾癌2例。结合手术和病理24例螺旋CT诊断准确率91.7%(22/24)。结论肾癌螺旋CT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 Bosniak分级诊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1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EUS并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CRCC的患者14例(共14个病灶),采用CEUS Bosniak分级分析肿瘤的分隔数目、厚度、实质成分以及血供情况.结果:14例MCRCC患者的病灶常规超声图均表现为“蜂窝状”的多房囊性占位,其中5例可见部分实质成分,9例可检测出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CEUS声像图显示,14例病灶均可见皮质期增强,平均增强起始时间(14.57±3.15)s,平均达峰值时间(20.21±4.24)s,平均减退时间(29.28±3.98)s.CEUS声像图显示,10例病灶表现为同步增强快速减退,3例同步增强同步减退,1例缓慢增强快速减退.达峰值强度8例表现为高回声,3例等回声,3例低回声.CEUS声像图Bosniak分级:Ⅰ-Ⅱ级(0例),ⅡF级(3例),Ⅲ级(6例),Ⅳ级(5例).CEUS声像图显示,6例(6/14,42.86%)病灶较常规超声显示分隔数目更多,3例(3/14,21.43%)病灶较常规超声显示分隔厚度更厚.结论:CEUS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显示MCRCC的血供和内部结构,有助于MCRC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能量多普勒和灰阶超声对肾实体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实体肿瘤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其能量多普勒血供模式 ,并评价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灰阶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 4 2例肾实体肿瘤。在灰阶超声图上 ,观察肿块回声、均匀性、无回声边、肿瘤内无回声区及后方衰减。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 ,肿块的血管分布被分成 5种模式。结果  4 2例肾实体肿瘤 ,肾细胞癌 (RCC) 33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 ) 9例。在灰阶超声上 ,2 4例 (73% ) RCC可见无回声边和 /或肿瘤内无回声区 ;2 6例 (79% ) RCC肿块回声不均匀。 1例 AML (11% )出现声衰减。肿块回声强度不能提示病理诊断。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 ,33例 RCC中 ,模式 3(边缘血流型 ) 4例 ,模式 4 (混合性边缘及穿入血流型 ) 2 9例。 9例 AML中 ,模式 4血流 1例 ,模式 0 (无血流信号型 ) 5例 ,模式 2 (穿入性血流型 ) 3例。在本组 RCC及 AML中均未见模式 1(肿瘤内局限性血流信号型 )。模式 0、模式 2对 AML有特异性。与单独灰阶超声 (6 0 % )及单独能量多普勒超声 (19% )的诊断率比较 ,二者联合诊断率 (79% )明显提高。结论 无回声边及肿瘤内无回声区提示 RCC的诊断。在灰阶超声发现的基础上 ,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分布为 RCC及 AML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CT与超声在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协同定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CT、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部周围型肿块的性质。方法 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肿块CT及超声特点。其中肺癌36例、炎性肿块14例。结果 CT上以肿块的边界、毛刺、分叶、密度、空泡征、血管集束及增强为依据,其诊断准确率为72%(36/50);而超声则以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小支气管显示率及血流改变为二者的鉴别依据,其诊断准确率为74%(37/50),二者协同其诊断准确率为74%(44/50)。结论 CT与超声结合在肺周围型占位病变中有较高的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与分型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鉴别诊断及声像图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二维声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及有关临床资料;部分病例与CT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二维超声瘤体可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则的圆形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团块,其中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7例,囊性1例;瘤体均具有包膜,其完整者7例,局部不连续和中断者各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5例检出血流信号,其中血流信号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1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8.6~33.2cm/s,其中小于20cm/s 3例;阻力指数范围0.38~0.56,其中小于0.5者3例。依据该肿瘤的声像图特点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分为实性均质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囊肿型三类。结论 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肿瘤二维声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