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手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另一组41例(49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前房蛋白浓度、散光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双手组的平均超声能量(12.34±7.52)%低于传统组的(17.16±9.35)%,术后1 d、1周的裸眼视力优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后1 d的前房蛋白浓度(19.47±5.28)pc/ms低于传统组的(22.86±4.30)pc/ms。术后1月双手组散光度(0.78±0.40)D低于传统组(1.12±0.48)D。两组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双手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小,散光小,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因具有比一般小切口手术创伤更小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未来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就像其他新技术一样,在其发展的早期亦存在不少问题,如:因没有超声乳化针头袖套而产生对切口的热灼伤、前房稳定性较差、缺乏适合微切口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等。近年来随着超声乳化仪及其软件更新、手术技术和微切口人工晶状体的发展,以上问...  相似文献   

3.
微切口人工晶体Acri.smart植入术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2例(27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Acri.smart人工晶体。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丢失率、散光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0.5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5.2%,92.6%,96.3%,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8为82.5%。平均有效乳化时间(EPT)为(4.8±3.13)sec,平均乳化能量为(13.6±7.32)%。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4.95%,术后1周和1月的散光分别为(0.72±0.35)D,(0.77±0.37)D。所有患者术中均切口密闭,前房稳定,未出现角膜灼伤等并发症。2例早期患者术中出现晶体断裂。结论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通过1.2mm微切口实现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4mm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56眼),年龄55~75岁,晶状体混浊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8眼。Ⅰ组行1.4mm双手微切口冷超声乳化联合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行传统同轴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观察随访,记录术后的散光改变、裸眼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同时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Ⅰ组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0.75±0.63)min,超声乳化能量为9.6%(Ⅲ级核)和11.6%(Ⅳ级核);Ⅱ组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1.15±0.56)min,超声乳化能量为12.5%(Ⅲ级核)和20.4%(Ⅳ级核);两组比较,Ⅰ组超声时间更短,超声能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Ⅰ组裸眼视力≥0.5的分别占82.14%、92.86%和100%,Ⅱ组裸眼视力≥0.5的分别占53.57%、71.43%和96.43%;术后第1天、第1周,Ⅰ组视力≥0.5者均多于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0.8者均占92.86%,无差异。角膜散光变化:术前与术后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后第1天,Ⅱ组角膜散光大于Ⅰ组(P〈0.05),术后第1周和第1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手冷超乳联合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使白内障手术切口缩小至1.4mm,手术源性散光更小,前房密闭稳定,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 60例分为两组 ,每组各 3 0例。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分析A、B两组术后视力、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散光度。结果 A组视力明显优于B组视力。两种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损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后 1周平均散光度 :A组 :( 1 3 3± 0 16)D ,B组 :( 2 15± 1 67)D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早 ,术后散光小 ,组织损伤轻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动态变化.方法 将75例(89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只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切口为1.2mm,植入Acri.Smart人工晶状体.另一组41例(49只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切口为3.2mm,植入AR40e人工晶状体.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行眼科常规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术后1d、1周双手组裸眼视力好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散光度数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小于传统组(P<0.01).传统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较术前增加,双手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小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极小.结论 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小,对角膜形态影响小,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mm角膜隧道小切口,对67例(81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分割术摘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ECCE)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术后3天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小切口组占91.36%,对照组占63.16%,两组之间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小切口组术后第3日。1周、1月和3月时的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术后结果,而且对Ⅵ级和Ⅴ级硬核白内障则更安全,且投资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 ( 5 8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眼轴长 2 7~ 3 3 5 6mm ,平均 2 9 3 5mm。其中眼轴长≤ 3 0mm者 40眼 ,眼轴长 >3 0mm者 18眼。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 眼轴长≤ 3 0mm的40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3 5眼 ( 87 5 %) ;眼轴长 >3 0mm的 18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9眼 ( 5 0 0 %)。术中后囊破裂 1例 ,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能改善视力 ,但眼轴长 >3 0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73例(697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观察视力。结果 术后1天、7天、3月视力≥0.5分别为23%、56%、81.3%。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虹膜脱出。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和手术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巩角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在上方角膜缘后界做 3.5 m m隧道切口 ,对 6 8例 (72眼 )老年性、并发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 ,并植入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1天、1周、1个月和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为 84.4%、88.8%、91.7%和93.1%。术后 1周平均散光为 (1.2 5± 0 .2 5 D)。比术前增加 0 .10 D(P >0 .0 5 )。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 (0 .90± 0 .2 5 D)和 (0 .75± 0 .5 0 D) ,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与巩膜隧道切口散光比较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经巩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 ,操作便捷 ,手术疗效好 ,视力及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  76例 ( 82眼 )采用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摘出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与 65例 ( 68眼 )传统大切口手术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 1周及 2月随访观察 :小切口组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5 6 1%和 79 3 % ,平均散光为 ( 1 92± 1 0 2 )D和 ( 0 92± 0 75 )D ;大切口组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3 4 0 %和 60 3 % ,平均散光为 ( 4 5 6± 1 5 2 )D和 ( 2 5 1± 1 48)D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切口手术组织损伤轻 ,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 ,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73例(49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1.0以上为147眼(29.70%),术后3月矫正视力1.0以上者341眼(68.90%),0.5以上者476眼(96.16%)。主要并发症术中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少及术后视力提高迅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微切口双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imanual microphacoemulsification,英文又称micorchaco,phakonit,或bimanual phaco等)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术式,目前国际上已有多家眼科机构施行该术数千例。此术式双手操作的概念与传统的双手配合劈裂晶状体核技术不同,简要特点包括:主切口缩小至0.9~1.4mm,自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48例89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6.0—29.9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55眼,占61.80%;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3眼,占14.6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透明角膜切口对复杂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5例40眼复杂性白内障行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中不同条件的处理方法及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随访1~6个月。结果:对不同条件下的白内障均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严重手术合并症,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好于0.5者12眼,0.5~0.3者25眼,0.3~0.1者2眼,0.04者1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复杂性的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合理应用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8例(68只眼)硬核白内障通过6mm小切口用劈核器碎核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称非超声乳组);随机抽取32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简称超乳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非超乳组50只眼(78.09%);超乳组26只眼(8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均较小。非超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内皮混浊,后囊膜破裂。结论:硬核白内障用劈核器碎核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技术难度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天  石荣先  程浩 《眼科新进展》2008,28(6):457-459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Ⅲ级以上硬核型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64眼)Ⅲ级以上硬核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31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B组33眼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角膜水肿和视力情况。结果术中B组前房稳定性略低于A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乳化时间B组明显少于A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B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第7天B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硬核型白内障来说,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对843例白内障患实施了白内障双手原位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4.7683例(81%),4.0-4.7160例(19%),后囊破裂42例(5%),角膜内皮水肿42例(5%),结论:双手原位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