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关格源流 关格一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虽亦每有论述,但涵义不同.<内经>论关格,一是指脉象.如<灵枢·终始>篇说:"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  相似文献   

2.
四关穴"能大开通"机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舜  方莉  毛竹 《新中医》2008,40(7):111-111
"四关"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有六十六穴之中、四肢末端、两肘两膝、合谷太冲等多种说法.但针灸界仍以双侧合谷、太冲为"四关"者居多.四关穴之所以临床疗效满意,乃是因为其配伍具有开通之意.  相似文献   

3.
关格探微     
邓小英 《新中医》2008,40(4):106-106
"关格"一词源于<内经>,其本义包括脉象、病机和预后.自<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关格的含义虽有阐述,但说法不一:有言病者、有言证者、有言脉者、有言病机者,致使"关格"一词涵义不明,义界不清,造成混乱.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关格进行了探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木通一词最早见于<药性赋>.<神农本草经>中只有"通草"一名,并无"木通"一词.而根据早期的本草学专注记载:"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此种描述为今之木通科木通属的五叶木通.后世逐渐将木通与通草分开,在宋代苏颂所著的<本草图经>中正式提到木通与通草有别,而汉代到唐代所说的"通草"指的就是木通.而由于木通科木通的药材资源的匮乏,清代开始,医家增加了木通的品种,现在用到的有毛茛科和马兜铃科木通.由于这些新的品种医家使用的时间比较短,对其药性不甚了解,仍然按照前人的方法使用,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特别是现代医家在临床使用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时,出现肾损害的现象.对此笔者将木通不同的功用及常用配伍治疗临床不同病症的作用做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使临床应用木通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家对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久远,早在<内经>中已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又从不同侧面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并为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病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关于"隐曲"一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根据前贤相关论述,并综合分析<内经>中谈及"隐曲"一词的5处经文,得出结论:<内经>中"隐曲"一词指人的前阴部,并引申为"男女之事"之意.就罗元恺先生早年把"隐曲"解释为"小便不利"的观点进行剖析,认为罗先生论述存在有违经意、以偏概全、不合情理、不合文理的缺憾.罗先生最终能够自我否定,不失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7.
《内经难字音义》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难字音义>一卷,成书于1884年,为<世补斋医书>之一,系清代医家陆懋修所著. 陆氏感于"医家言则一字一病,一字一治法,学者每苦<内经>有难字置而弗读,则所失多矣",故博览群书,以<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等字书和经史子集、医学论著共20多部著作作为根据,对<内经>一书中的400多个难懂字词予以正音、释义.书中篇第悉以王冰注本.  相似文献   

8.
浅谈古代医家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在现代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现代中医教科书中称为"面瘫",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目僻"、"口"、"口眼斜"等.其中"卒口僻"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经筋>中,不仅记载了"卒口僻"的病位,还记载了其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可见在<内经>时期,古代医家就对该病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内经》论证思维的层次性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其内容甚广,除医学以外,尚涉及哲学、天文、历法、数学、地理、气象、心理等学科领域.可以说,<内经>是先秦时期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百科经典全书.其医理深奥广博,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研究. 笔者通过对<内经>有关人体生理、病因、病传、诊断及防治等内容的分析,发觉<内经>论证思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这种思维的层次性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现就浅见述诸于后,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舌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心开窍于舌,脾脉系舌本,肾脉挟舌本"等记载,其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具体的论述.舌诊向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冯国湘  吴清明 《中国针灸》2003,23(4):193-195
目的:观察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刺合谷、太冲、百会;西药组,常规服用卡托普利片,每组各30例,治疗1个月。结果:降压疗效针灸组总有效率(80.0%)略高于西药组(73.3%),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针灸组显效率较西药组高(53.3%、40.0%),无效率较西药组低(16.7%、33.3%),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83.3%、66.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EH有效,尤其对改善头痛、防晕、心悸等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痛为输”与“阿是穴”:概念术语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JS 《针刺研究》2010,35(5):388-390
一般认为"以痛为输"和"阿是穴"属同一概念。分析表明,二者有相同也有区别,反映不同层次治病经验。"以痛为输"是直接取病症处针刺的一般治疗经验;"阿是穴"为局部反应点,亦即刺灸敏感点,是取病症处反应点针灸的特殊经验。"天应穴""不定穴"同"以痛为输",而不同于"阿是穴"。现在对"以痛为输"的解释与运用已经泛化,与"阿是穴"混淆使用。本文对致误原因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陆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08-2310
前人曾对“肝者,罢极之本”中的“罢极”二字作出了很多的阐述,然而至今还没有定论。在思考前人这些阐述的基础上,参考“罢极”二字的本意,尊重《内经》中“敷和”的说法,通过对《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五本”含义的比较分析,结合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疏泄”二字的局限,提出“罢极之本”应作“敷和之本”的新解。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四关穴     
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是针灸临床工作者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太冲这一经典配穴,均为原穴,合谷善主气,太冲善调血,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治疗病证广泛,医者使用频次高。现从腧穴理论、配伍分析、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透刺四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透刺四关穴治疗。针刺10天判定疗效。结果:本研究共120例,手指功能:治愈率30%,总有效率85.8%,无效率14.2%。足趾功能:治愈率42.5%,总有效率79.2%,无效率20.8%。结论:透刺四关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论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学中的诊断归属以及病因病机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近10年来四关穴的相关文献分析,从3个方面对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结论:对于涉及身心两方面众多纷繁复杂症状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四关穴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以方测证”方法的应用概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实验对照设立不合理、药效学指标的选择过于简单、“药病对应”的研究受到忽视等问题。从而提出应用“以方测证”方法进行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病证结合是“以方测证”的关键点;方剂功效的界定是“以方测证”的前提等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灸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何崇  王玲玲 《针刺研究》1998,23(1):44-48
本研究初步观察了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内三种单胺类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针灸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了摸索针灸的临床治疗规律,本组资料选择了不同选穴和不同针灸方法进行分组,观察这些针灸刺激因素对单胺类递质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针灸后大鼠纹状体内DA、NA、5-HT明显上升,此外,从选穴的角度看,头部选穴明显优于四肢,头部选穴各组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别似乎反应,针刺方法作用较平均,艾灸和电刺激方法对儿茶酚胺类递质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润芬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3-505
[目的]探讨强刺激四关穴对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对照组四关穴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四关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87.5%,高于对照组的5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治疗次数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不良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与常规治疗疗效相当,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