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三消论治三消俱属火证。实火由于邪热盛,虚火则因肾阴不足,三消多由肾阴不足所引起。津液枯涸,是三消的主要病机。余治疗本病,无论上消,中消、下消,概以六味地黄汤加黄连作为基本方,以六味地黄汤能滋补肾中真阴,而肾阴不足,往往引起心火过盛,故加黄连以泻  相似文献   

2.
一、治喘可用开闭法喘乃临床常见之急症,以呼吸急促,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其特征。辨证有虚实之分,二者症状同而治则异,病变以肺肾二脏为主,故前人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之说。通常治喘,以宣、降、纳为三大基本法则。宣是采用辛温或辛凉之药,如麻黄、桑叶等宣通肺卫,以复其宣发清肃之令;降是采用降气消痰之品,如苏子、葶苈子等,使贲郁之气下行,假二便以泄其痰浊;纳是采用培补肾元,摄纳精气之味,如胡桃肉、五味子等补其气根,使元气充盛,下焦固守,气不逆乱而达到平喘  相似文献   

3.
石某,女,一岁半。患儿于两周前出现颌下淋巴肿大,始如蚕豆,因家长未予重视,尔后病情加重,肿块与日俱增,曾多方医治,投以抗结核西药及消瘿散结之中药,疗效不佳,于1988年5月27日求治于余。症见:面赤,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短少。肿块长4.5公分,宽3.4公分,皮色不变,坚硬而推之能移,压之疼痛,舌尖红赤,细观舌下有三处针尖大小及一处绿豆大小溃疡点,流涎腥臭,苔薄黄,指纹浮露,色青紫。中医  相似文献   

4.
诊余反思三则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430200)吴芙蓉一、痢疾苦寒攻伐过,转用温中挽其递罗××,女,30岁,工人,患者因发热下痢赤白脓血一周,就诊于当地医院。前医乃为其处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5剂,赤白冻减半,但感腹部胀痛,神疲,四肢欠温,舌淡,脉...  相似文献   

5.
奇病怪症治靠辨证我院张某的一位亲属,忽觉舌不知味,酸甜苦辣咸均无感觉,曾去协和医院诊治,医用刺激性很强的试剂检验其舌,均不知。几经检查,难于确诊。医生对家属说:此病仅见两例,究竟为何病,尚难断定。病人痛苦而又求治无方,遂延中医,以求一试。余对此症亦未见过,且其脉其舌均无明显征候可寻,颇感棘手。因之思及《内经》曾云:“舌为心之外候”、“心和则能知五味矣”。遂辨其病在心经。舌不知味则食欲不佳,食欲不佳,必伤脾胃,故宜心、脾  相似文献   

6.
多年出汗数诊得愈“自汗阳虚、盗汗阴虚”。千百年来中医临证形成这样一个规律。无可非议的凡遇自汗的,就得给扶阳固表剂,遇盗汗必须用养阴敛汗药,这样针对性很强的论治方法,应该是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可是并不尽然,往往有些痼疾,服药虽多,犹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但也有百药无效,一方幸中,下面介绍一个有趣的案例:李××,男性,34岁。自述头面四肢出汗,已有三年余,以手足心出汗为甚,终年手掌脚蹠,若有涌泉上冒,蒸蒸汗出,虽严冬酷暑,未尝间断,据云一个上午时间,可以把手帕浸湿,袜底湿  相似文献   

7.
1 看似瘀血阴滞温热浸淫,实乃气虚血瘀经络阻滞蔡某某,女,41岁,1986年10月10日诊。患者产后开始,四肢麻木已3年,半年来病情加剧,出现四肢麻木针刺样痛,两足尤甚,当地医院屡治罔效。后经人介绍延余诊治。刻诊:麻木以下肢为甚,不能行走站立,常作阵发性针刺样痛,尤以夜间刺痛剧烈,不能入睡,伴胸脘痞闷,饮食无味,口中粘腻,小便短黄,便溏不爽,肢端发紫,面青唇紫,舌质紫暗,苔白黄腻,脉细涩。详间其病史,得知年前居处搬迁,现其居室潮湿。因证合参,诊  相似文献   

8.
诊余随笔     
1 久痢可敛书云:痢疾忌收敛。实则不尽然。解放前,故乡邻居邹某之女,盛夏患疫痢,注下赤白,黑急后重,日下十数次,因家境清寒,无力医治,致久延不愈。待至深秋,里急后重已除,大便脓血亦止,但漏下无度,仍夹白冻,腹无所苦,人瘦如柴,精神萎糜。某日,因口中乏味,值父母外出耕作,乃偷偷从泡菜坛中舀取一大碗酸水饮下,顿觉心中舒畅,而痢疾从此奇迹般的不治自愈。余曾治一久痢患者,泻泄无度,大便无热毒臭秽,腹不痛,无里急后重之苦,治以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与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味而愈。2 胸痹忌胶退休女教师杨某,住长沙市北区,患鼻咽癌经化疗后,癌细胞…  相似文献   

9.
诊余随记     
一、眩晕与泽泻汤:眩晕主症为头目昏晕,轻者闭目憩坐,即可改善,重者视物旋转,如坐舟中,不能起床。《素问》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早就指出眩与肝病的关系。目为肝窍,而应风木,故肝阳上亢,阳化内风,肝阴不足,均可出现眩晕。朱丹溪鉴于眩晕与痰浊有关,故创“无痰则不作眩”之说。他如气血亏虚,肾伤精衰,亦可导致眩晕。在临床上痰浊引起眩晕者甚为多见,常以头目昏晕,视物旋转,甚则恶心呕吐,吐出痰涎,舌苔薄白或腻等症为临床特征。在病理上多由痰浊中阻,上逆而蒙蔽清阳所致,并常兼肝阳,表现为肝阳夹痰浊上扰之证。  相似文献   

10.
诊余漫话     
贵刊于1990年4期刊出《诊余漫话》后,给医护和患者不少启迪,今愿继续抛砖引玉,交流于同道,以供参考。一、董某某,青年司机。因阴囊及少腹阵发性抽掣疼痛半月而收住外科。消炎罔效,又无手术指征而约余会诊。观其阴囊,无红无肿;触按局部,无热无疼;问其病,入秋时有小腿抽筋,近一月阴囊抽掣牵及少腹作痛,傍晚加剧,平旦减轻。观其位,思其证,断言必有以凉水冲洗腿脚之习,患者称是。遂令戒寒凉,厚被褥,兼服金匮肾气丸,观察数日,病愈出院。患者常以凉水冲洗,可知寒湿从下而袭,邪入肝经,循经而上,绕阴器,抵少腹;又寒为阴邪,收引凝滞,故经脉滞涩不通而诸证毕露,取暖忌凉,犹薪火融冰,兼服温补之剂,经脉通利,诸证自痊。二,李某某,26岁。分娩后尿闭一周,治之未效,唯赖导尿管方解尿憋之苦,请余诊视。时值冬初,暖气未至,又无其它取暖设备,产房寒温可知。产程稍久,阴寒贼邪直中下窍,膀胱气化受阻,开合失调而呈尿闭。故令热敷、热熏阴部,兼服温阳、散寒、利尿之品,一剂通,二剂愈,诸证全失。三,高某,5岁。其祖母携诊代诉。小儿自幼  相似文献   

11.
诊余笔录     
一、治愈介顱(脑积水)案 [例一] 张汉艳,男,1岁,住大套公社,门诊号7778。初诊:1964年5月25日。患儿近一月来,前(患頁)逐渐隆起,呈水液样的膨隆,按之有波动,顱顶骨中间有1.5(米厘)宽的顱骨未合,离距甚显,头部青筋毕露。检查:营养尚可,神志正常,五官端正。症属介顱。乃先天不足,脑髓不充之故,拟用  相似文献   

12.
诊余随笔     
喻嘉言寓意草载治钱仲昭伤寒发斑危证谓:“方须宜小而服药则宜频,如饥人本欲得食,不得不渐渐与之,必一昼夜连进五七剂,为浸灌之法,庶几邪热以渐而解,元气以渐而生也。若小其剂,复旷其日,纵用药得当,亦无及矣。”张寿甫师其意倡为大剂多煎药汁分数次服下,实即小剂频进也。河北石家庄市治流行“乙型”脑炎亦用此法。盖热邪炽盛,势若燎原,若不频频服药,使药力相继,而从容周旋,药不胜病,于事无济。西法之用磺胺剂治传染病,亦必  相似文献   

13.
诊余随记     
治心悸当详察病因心主血脉,运行不息,节律自主,人不自觉其动。惟在病态之时,始感心悸或怔忡不宁。成人不时心悸,有的属于心律失常中的期前收缩,亦称“早搏”,临床颇为常见。病因多由劳倦体虚、外邪入侵,或情志失调。病机性质每多本虚标实,治疗重在辨证。凡初起不久即及时治疗,效果一般尚好。病经百日以外者,治疗效差。然能方证相合,善自调摄,亦有可望向愈者。盛夏炎暑,暑易伤气,暑常兼湿,湿易伤阳,阳气耗伤,心失所养,可致心悸。1981  相似文献   

14.
诊余漫录     
向任 《新中医》1991,23(7):15-16
  相似文献   

15.
诊余漫话     
临证时经常遇到一些并不引人注目但与疾病有直接关系的生活琐事,在疾病治疗上往往举足轻重,医者对其若不能及时辨识,则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现举4则,以交流子同道。一、杜某,青年。住校就读,平日安然无恙,但回家次晨,颈项必痒,起丘疹,返校后其痒疹不药自退。如此反复已半年之久。1988年春求治于余,询之,起病始于暑季,其时迁住新居,宿卧新炕(土炕),潮湿甚重。遂令抛其枕,可愈。果如斯言。试想:被褥潮湿可晒,席毡潮湿可晾,枕中填塞谷瓤、乔麦皮之类,潮之,湿之,概不去晾晒,即使扫炕移枕于室外,也绝非晒意,况枕中墩厚,若晒干也非一日之功。故此,湿毒蓄积郁蒸,感之,秽浊湿毒中人肌肤而发痒疹。或问,他人何  相似文献   

16.
诊余抒怀     
医乃科学理至深,勤钻昔研术难精; 霜鬓未敢手失卷,白首还须当学生。二效圣仿贤克己短,勤求博采习众长, 医峰齐天难攀顶,晚年识成更须忙,  相似文献   

17.
诊余偶记     
回忆一九五四年冬,在本县箬溪行医。东山大队一位贫农女社员李××,年26岁,素来多病,体质虚弱,怀孕早产,分娩两天,头昏腰胀,阴道流血,血色墨黑,量多不止,曾延  相似文献   

18.
诊余随笔     
(1)人参、五灵脂同用:《本草》言五灵脂恶人参,因之一般医家不敢同用.李中梓以为二者同用,功乃益显;李延昰《脉诀汇辨》载、中梓治张某之妻一案说:"食下辄噎,胸中隐痛,先与二陈加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症不衰,因思人参与五灵脂同剂,善于浚血,即以前剂入人参二钱,倍用五灵脂,再剂而血从大便出,十剂而噎止."笔者于瘕癖之病(肝脾肿大者),常二者同用,并未见任何不良反应.(2)石膏、附子同用:舒驰远认为《伤寒》六经可统百病,不拘何病,凡见少阳证即从少阳治,见阳明证即从阳明治,见二三经之证,即合二三经同治.据  相似文献   

19.
诊余心得     
舌脉是判断疾病虚实的关键有些医生不重视舌脉的诊察,忽视了舌脉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曾遇一病人患泄泻,日数次,伴腹胀、纳差、体倦,舌苔黄微腻,脉缓。前医用木香、黄连、蒲公英、厚朴、黄芩、甘草类,病人服后,不仅腹泻未止,反而觉腹胀加剧,食欲更差,遂求治于予。予诊其脉  相似文献   

20.
诊余笔录     
清胃润燥起阳痿患者:游××,男,23岁,工人。新婚八月,阳痿不举,于1971年4月20日,经友人介绍前来就诊。诊治经过:患者体格壮实,精神充沛,面色红润,无阳衰病貌。询述高温作业两年,原先阴举如常,近一年来逐渐不举而成阳痿。服过参、茸、狗肾壮阳起痿无效。大便干结2—3日一次,小便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