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为控制人间鼠疫发生和制订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54-2006年间三江源地区鼠疫疫源地调查和鼠疫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三江源地区存在有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斧形盖蚤、谢氏山蚤、细钩黄鼠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青海田鼠疫源地分布在称多县、珍秦乡.约9500 km2.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分布在13个县,约107 000 km2.截至2006年底,自6种啮齿类、6种食肉类、3种偶蹄类和9种媒介昆虫检出鼠疫菌450株.1960-2006年,发现鼠疫病人238例,死亡134例,人间鼠疫病例出现在每年的5-11月份,主要有3种病型,腺鼠疫占17.23%(41/238)、败血型鼠疫占16.81%(40/238)、肺鼠疫占61.34%(146/238),而其他型鼠疫占4.62%(11/238),但每次流行的首发病例仍以腺鼠疫为主.结论 鼠疫仍然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要做好鼠疫流行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鼠疫科研,建立健全鼠疫疫情报告网络,减少人类鼠疫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为控制人间鼠疫发生和制订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54-2006年间三江源地区鼠疫疫源地调查和鼠疫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三江源地区存在有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斧形盖蚤、谢氏山蚤、细钩黄鼠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青海田鼠疫源地分布在称多县、珍秦乡.约9500 km2.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分布在13个县,约107 000 km2.截至2006年底,自6种啮齿类、6种食肉类、3种偶蹄类和9种媒介昆虫检出鼠疫菌450株.1960-2006年,发现鼠疫病人238例,死亡134例,人间鼠疫病例出现在每年的5-11月份,主要有3种病型,腺鼠疫占17.23%(41/238)、败血型鼠疫占16.81%(40/238)、肺鼠疫占61.34%(146/238),而其他型鼠疫占4.62%(11/238),但每次流行的首发病例仍以腺鼠疫为主.结论 鼠疫仍然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要做好鼠疫流行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鼠疫科研,建立健全鼠疫疫情报告网络,减少人类鼠疫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青海省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为基础资料,整理、归纳、核实三江源地区1960-2006年人间鼠疫发生资料和部分个案调查资料及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0-2006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除12个年份没有发生人间鼠疫外,其他年份均有人间鼠疫病例发生,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州12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共发生人间鼠疫85起,发病238例,死亡134例,病死率56.30%.人间鼠疫传染源中喜马拉雅旱獭占27.31%(65/238),偶蹄类占14.71%(35/238),食肉类占2.10%(5/238),兔形目占0.42%(1/238),肺鼠疫病人占49.16%(117/238),疫蚤叮咬占6.30%(15/238).流行季节为5-11月,8、9月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藏系绵羊作为人类鼠疫传染源引发的鼠疫病例占23.53%.临床病型中以肺型居多占61.34%,腺型占17.23%,败血型占16.81%,其他型占4.62%,但首发病例仍以腺鼠疫居多.结论 近年来,在三江源地区人间鼠疫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应适时调整鼠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甘肃省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了解鼠疫流行特征,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建立甘南鼠疫监测信息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05—2018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共调查74 281.2 hm2,见喜马拉雅旱獭8 911只,平均密度为0.12只/hm2;共布放鼠夹(笼)64 100次,捕获小型啮齿动物355只,捕获率为0.55%,分属于2目5科8属11种;梳检喜马拉雅旱獭4 766只、染蚤1 364只,总平均染蚤率28.62%,共获蚤3 978只,总蚤指数0.83;共探洞16 611个,有蚤洞1 451个,总平均染蚤率8.74%,共获蚤1 875只,总蚤指数为0.11;1950—1969年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内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7起,发病43例,死亡36例,1970—2018年无人间疫情;1959—1969年,共分离出33株鼠疫菌,其中分离自人体7株、自毙喜马拉雅旱獭24株和斧型盖蚤2株;1971—2018年未分离出鼠疫菌。结论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是甘肃省最早判定的疫源地,60年代初动物间鼠疫活跃,时有人间鼠疫发生;70年代后动物间鼠疫基本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但有重新活跃迹象;该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密度持续处于高水平,进入疫源地务工、旅游人员逐年增加,存在非法猎捕贩运旱獭现象;应加强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动物鼠疫流行线索调查,提高人间鼠疫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1954年青海省开展鼠疫防治工作至今,用细菌学和血清学2种方法共判定33个县(市)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全省疫源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青海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喜马拉雅旱獭型疫源地和青海田鼠型疫源地。现将青海省人间鼠疫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做简要分析。1材料与方法全面收集了青海省1958-2003年用细菌学和血清学方法确诊的176起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动物鼠疫和鼠、蚤资料。2结果2.1时间分布:自1958年确诊第1起人间鼠疫至2003年,累计发生人间鼠疫176起,年均发生疫情3.83起,发病9.35例。发病人数以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建立各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预测的模型,针对各疫源地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黄鼠疫源地(达乌尔黄鼠疫源地、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布氏田鼠疫源地、长爪沙鼠疫源地利用最优回归子集法进行指标筛选及风险分级,指数平滑法进行风险预测;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青海田鼠疫源地利用加权移动平滑法预测动物鼠疫检菌阳性率。结果达乌尔黄鼠疫源地筛选出鼠密度、鼠体染蚤率、鼠体蚤指数、巢穴蚤染蚤率等四个指标;阿拉善黄鼠疫源地筛选出鼠体染蚤率、鼠体蚤指数、洞干蚤指数、巢穴蚤染蚤率、巢穴蚤指数等五个指标;长爪沙鼠疫源地定边县筛选出鼠密度、体蚤染蚤率、巢穴蚤染蚤率、降水等四个指标,其它疫源地监测指标与鼠疫的发生理论上无显著关系。风险等级分为流行、高风险、不流行三级。预测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2014~2015年检菌阳性率为11.35%、11.62%;青海田鼠疫源地2014~2015年检菌阳性率为0.69%、0.65%。选取动物鼠疫流行范围、流行强度、检菌率、血凝阳性检出率和滴度、主要宿主密度、蚤指数6项指标,按疫源地类型划分预警等级。结论黄鼠疫源地、布氏田鼠源地及长爪沙鼠疫源地筛选出更有效的监测指标预测动物鼠疫的流行;针对各疫源地实际情况分为四级预警。  相似文献   

7.
青海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自1954年被判定以来,至1993年已发现30个县(市)、镇存在鼠疫疫源,分布于117个乡,疫点达647处。鼠疫动物病在80年代前流行相当猛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1981年以后鼠疫动物病明显减弱,但仍波及23个县(市)、44个乡。现将1981—1993年青海鼠疫态势及防治对策阐述如下。 一、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概况 在青海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经多年调查,主要贮存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y-malayana)。在旱獭鼠疫流行猛烈时,有一些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肉目、偶蹄目动物介入并参与流行,用细菌学证实全省共发现13种染疫动物。除喜马拉雅旱獭作为主要的染疫动物(占96.35%)外,在小家鼠(Mus muscul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狗(Canis familiaris)、赤狐(Vulpes vulpes)、猞猁(Lynx lynx)、艾鼬(Mustela eversmanni)、猫(Felis)、獾(Meles meles)、藏系绵羊(Ovis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占93.21%,其他蚤种占6.69%;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48%,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3.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323份,检出鼠疫菌98株;检验媒介蚤2 455组26 411只,获鼠疫菌11株。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IHA)检测动物血清3 369份,阳性215份,其中青海田鼠阳性血清102份,犬阳性血清94份,其他动物阳性血清19份。结论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宣传监测工作,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相似文献   

9.
青海存在着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2种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持续流行,人间鼠疫时有发生[1-3].根据长期的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中获得的各地人口学特征、文化习俗、鼠疫病例感染方式、动物鼠疫流行情况等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作者从健康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材料、受众及评价4个方面对青海鼠疫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海存在着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2种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持续流行,人间鼠疫时有发生[1-3].根据长期的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中获得的各地人口学特征、文化习俗、鼠疫病例感染方式、动物鼠疫流行情况等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作者从健康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材料、受众及评价4个方面对青海鼠疫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建立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毒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392株鼠疫菌进行毒力试验,用SPSS18.0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运用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空间构成。结果392株鼠疫菌中鼠疫强毒株有367株,占93.62%;鼠疫中等毒力株有10株,占2.55%;鼠疫低毒株有10株,占2.55%;鼠疫弱毒株有5株,占1.27%;发现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祁连山型菌株毒力比青藏高原型菌株毒力强。结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以鼠疫强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近20年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定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动物及人间鼠疫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主要地区分布在玉树州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流行季节贯穿旱獭营地面活动的整个时期,流行高峰在6~8月份.人间鼠疫主要分布在囊谦、兴海等地区,流行期为每年的5~10月份,高峰在7~9月份,以9月份最高约占41.67%;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共人间鼠疫疫情14起,发病48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35.42%,48例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疫源地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动物间鼠疫疫情连续不断,参与流行的动物及昆虫种类不断增加;人间鼠疫病情重,病死率高,但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云南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提出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细菌学、基因诊断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5株鼠疫杆菌,均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试验阳性。均带有Pgm 、PstI 、FI 、Vwa 等毒力决定因子;疫区犬血清阳性率为23.5%;猫血清阳性率为26.7%。结论细菌学证实玉龙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目前鼠疫流行处于活跃期;血清学证实古城区为新的鼠疫疫源区(县);阳性血清动物分布面积210km2,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齐氏姬鼠及大绒鼠是本地区优势鼠种,玉龙绒鼠有局部分布。特新蚤指明亚种,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分离的鼠疫菌与滇西纵谷型及滇闽居民区型菌株生化特性不同,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分布.方法 查阅2002-2010年全国鼠疫监测报告文献资料,对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在贵州、广西、云南、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7个省(区)共分离出鼠疫菌2966株.其中,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测各种动物1 138 000只,分离出鼠疫菌1998株;检测媒介动物379 227组,分离出鼠疫菌927株;人体分离出鼠疫菌41株.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 169 702份,判定动物IHA阳性血清3177份,人IHA阳性血清168份;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各种动物材料53 323份,判定RIHA阳性材料500份.在12个类型的疫源地中,有9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和流行动物鼠疫,共分离出鼠疫菌2925株.判定2种动物、6种跳蚤为新的染疫动物和传播媒介;有6个省(区)的23个县(市、区)被判定为新的鼠疫疫源县.结论 2001-2009年我国动物鼠疫疫情仍然比较严重,有9个类型疫源地处在活跃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plagu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9, and human and animal plague distribution. Methods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of the plague surveillance report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0, national plagu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2001 to 2009. Results From 2001 to 2009, 2966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in the seven provinces which were Guizhou, Guangxi, Yunnan, Qinghai, Tibet, Gansu and Inner Mongolia. Of these, 1 138 000 animals were detected by bacteriological method, 1998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379 227 groups of intermediary animals were detected, 927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41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body. Animal serums of 1 169 702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 of these 3177 animal serums were positive, 168 human serums were positive;53 323 animal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RIHA), of these 500 were positive. There were outbreak or epidemic of plague in 9 types of plague foci, 2925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Two animals and 6 fleas were judged as new reservoir and new vector. There were 23 counties of 6 provinces were judged as plague new natural foci counties. Conclusions The plague epidemic in China is still serious between 2001 and 2009. There are nine types of foci in the active sta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鼠疫菌的基因组成和基因分型。方法对西藏地区分离到的75株鼠疫菌,按照周东生等已经证实的22个差异区段(DFRs)设计引物,对每株鼠疫菌的每个基因差异区段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验证。结果西藏地区75株鼠疫菌共包括3个基因型,即5、6、10型。藏北地区分离的鼠疫菌为5型和6型,分别占24.0%、13.3%;藏南地区分离的鼠疫菌为10型,占62.7%。结论在西藏地区鼠疫菌中,青藏高原型鼠疫菌为5和6型,岗底斯山型鼠疫菌为10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性状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我国现有11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2 370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蜜二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与地理分布生物群落联系起来,可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分为新的17个生化型: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定名为川青高原型,新疆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定名为准噶尔型,云南省玉龙县大绒鼠、齐氏姬鼠分离暂定名为玉龙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生化性状较为复杂,含5种类型生化型,其中藏南地区1983年后新增加了27个疫源县,本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型菌株不仅只分部在藏北高原,在藏南地区已有分布,且岗底斯山型菌株原来只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仲巴、普兰,现已延伸到藏南地区。还发现一些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有交串现象,如云南省家、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 中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较稳定,鼠疫菌生化型在各疫源地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与主要宿主、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等密切相关,分为17个生化型。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