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常见前牙树脂修复体 (包括光固修复合树脂、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及塑料等 )由于本身强度 ,医生操作技术及修复后前牙早接触等原因而出现磨损、碎裂而部分脱落 ,在牙上遗留部分树脂并受到污染。作者自 1996年起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粘接技术在污染的底层树脂上用新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充填体脱落的部分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5 3例患者 ,男性 36例 ,女性 17例。年龄 13~ 45岁。共计 6 8颗患牙。其中 ,光固化颜色不理想 ,而重新修复者 8例 ;前牙间隙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部分脱落再修复者 11例 ;固前牙切角、切缘及邻面树脂修复体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深度楔状缺损临床修复的有效方法以及强调深度楔状缺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670例(1 879牙)深度楔状缺损患者分为玻璃离子修复组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组,玻璃离子修复组335例(927牙),采用玻璃离子黏固剂修复;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组335例(952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治疗1 a后进行复查。检查修复后的牙齿和修复体,遵循疗效判定标准观察其解剖形态完整性、连续性;边缘密合性;牙髓及牙龈状况。结果玻璃离子黏固剂修复组成功率75.97%,修复体脱落率22.64%,牙髓炎发生率1.38%。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组成功率92.01%,修复体脱落率6.88%,牙髓炎发生率1.11%。2组成功率和修复体脱落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髓炎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均良好,无继发龋齿发生,与修复体相关的牙龈情况良好。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是深度楔状缺损临床修复的有效方法;深度楔状缺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对防治其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85例先天性牙齿发育异常和后天致牙体缺损恒牙采用优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塑形固化处理。结果以塑形后的修复体无缺损、松动、脱落、诱发牙髓炎为标准,3a有效率94.12%(80/8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口腔美容修复,具有选材容易,不破坏牙体,远期效果好,并发症少,易于再修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效果.方法对85例先天性牙齿发育异常和后天致牙体缺损恒牙采用优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塑形固化处理.结果以塑形后的修复体无缺损、松动、脱落、诱发牙髓炎为标准,3年有效率94.12%,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口腔美容修复,具有选材容易,不破坏牙体,远期效果好,并发症少,易于再修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张振华  程琳  张为民 《吉林医学》2014,(26):5887-5887
目的:总结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固位钉修复前牙外伤性冠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结合固位钉修复前牙外伤性冠缺损共180例。结果:本组病例经两年随访,修复体完好164例,修复体松动脱落16例,成功率为93%。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与固位钉是目前修复前牙外伤性冠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追踪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共195例380颗牙,发现修复体随时间迁延而疗效下降,表现为修复体松动、脱落或变色,如在修复时注意选择材料及给予足够光照强度,可增强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乳磨牙龋损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夹层技术”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21例牙齿进行修复治疗,并于1年后复查,观察修复体脱落的程度及对牙髓的影响。结果应用“夹层技术”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1.67%,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对照组为55.7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9.440,P〈0.01)。结论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对乳磨牙的疗效明显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105例146颗牙,经术后随访半年~3年,成功率与尚佳率之和为92.8%,认为光固化复合树脂作为新型的牙体修复材料,具有美观、色泽及透明度好、磨光性好、粘结性较强等优点,在牙体各类缺损,尤其是前牙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对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原因:牙髓及根尖病变、修复体折缺脱落和变色及继发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司熙  文少敏  吴世超  王颖姝  张天夫 《吉林医学》2010,31(31):5520-5521
目的:比较三种修复体对牙龈的刺激,指导临床修复体的合理选择。方法:将90例欲行后牙Ⅱ类洞龋损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其分别采用3种不同修复方法即金属嵌体修复、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和银汞合金充填,观测各项指标。结果:①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银汞合金充填组的龈沟液中性粒细胞、脱落上皮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嵌体修复组的龈沟液中性粒细胞、脱落上皮细胞的含量与各自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嵌体修复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和银汞合金充填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各项指标略低于银汞合金充填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修复后牙Ⅱ类洞龋损,对牙龈组织均有刺激性,但程度不一。②本实验结果表明,GCF中中性粒细胞、脱落上皮细胞的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牙龈炎性反应的指标,判断不同修复体修复后牙Ⅱ类洞龋损的效果,嵌体修复均较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银汞合金充填堪忧。  相似文献   

10.
光固化复合树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前牙的美容修复。但也有因种种原因导致失败的,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口腔门诊遇到的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的失败病例33例,40颗前牙,对其病因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修复体折断,脱落;继发牙髓病变;修复体着色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需要接受口腔美容修复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患者牙龄损伤情况分成两组,一组为牙体缺损和畸形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氟斑牙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比较两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两组修复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97.1%,对照组修复总有效率82.9%,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修复体脱落1例,未发生牙髓炎,对照组修复体脱落7例,发生3例牙髓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口腔美容修复效果较好,尤其对氟斑牙修复效果最为理想,随访脱落情况较少,牙髓炎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前牙大部分缺损,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桩冠修复后1~4年的196例患者、236颗牙齿,进行了随访观察,90%以上效果满意,但也有少数修复体出现色泽的改变、磨损及脱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因各种原因导致牙体缺损患者132例共178颗牙齿,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后随访半年~5年,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达到成功标准160颗(占89.9%),达到良好标准12颗(占6.7%),失败6颗(占3.4%)。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美观、色泽及透明度好、磨光性好、粘结性较强等优点,比较适合牙体各类缺损,尤其是前牙切角缺损修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原因为牙髓及根尖病变、修复体折断脱落和变色、继发龋。  相似文献   

14.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失败原因分析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吴毓萍[关键词]复合树脂;粘接脱落;再修复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龋洞,唇面覆盖,楔状缺损、畸形错位牙和牙缝过宽是临床上普遍公认的先进治疗手段。如果操作不恰当或咬合力不均衡等因素,可能出现树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患者96例,治疗后随访2年.结果 修复缺损术后2-6个月是症状发生的高发期,主要表现为充填物脱落、牙髓炎、根尖炎、继发龋、牙龈炎、修复体变色及边缘着色.讨论治疗适应症不当,操作不正规及患者使用不正确等是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避免和克服以上因素,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组患者采用Dyract复合体充填。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5%,治疗组7例无效中修复体脱落4颗,折断2颗,继发牙髓炎1颗;对照组23例无效中脱落16颗,折断7颗。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较光固化复合树脂更理想,简便,容易操作,美观逼真,不变色,是修复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瓷贴面修复技术在前牙邻唇面龋坏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患者60颗前牙邻唇面牙齿龋坏病例,随机分为光固化树脂组(30颗,去腐质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瓷贴面组(30颗,去腐质采用全瓷贴面修复)。随访2年,记录修复体脱落、修复体表面着色、继发龋、牙髓炎发生情况。[结果]全瓷贴面修复组无1例脱落,无1例颜色改变,无1例继发龋,发生牙髓炎1例;光固化树脂修复组无1例脱落,表面着色8例,继发龋5例,发生牙髓炎6例。[结论]瓷贴面在前牙邻唇面龋坏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钎年 《广西医学》2002,24(5):684-685
利用自攻螺纹固位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已多有报道〔1〕。但如何既使修复体固位良好 ,又能保存牙髓的活力 ,则是修复活髓前牙时成功与否的关键〔2〕。 1990年以来我科使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一次修复外伤活髓前牙切角缺损 16 7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4 疗效评定 :成功 :牙髓活力正常 ,切角缺损处修复体无松动或脱落。咀嚼、发音功能良好 ,修复牙无感觉过敏 ,无并发牙髓炎 ,尖周炎 ,外形美观。失败 :修复体有破损 ,松动或脱落 ;或感觉过敏 ,或合并有牙髓炎 ;或锐利探针可探及牙体与树脂间有裂缝。1 5 结果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收治的1523例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以上患者均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23例楔状缺损患者共计修复患牙3842颗,修复体形态完整无缺损,边缘整齐密合,所有患者均修复成功,成功率为100%.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修复体脱落者45例,折断3例,继发牙髓炎1例,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具有坚固耐磨、不易脱落、强度稳定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牙光固化修复失败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6-01~2008-06间行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患者96例,其中失败6例,对病例进行随访、整理,分析失败原因。结果修复体折断、脱落1例;修复体变色及边缘着色2例;牙髓炎、根尖周炎1例;继发龋1例;牙龈炎1例。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及操作不规范是失败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