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0年以来,作者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采用小腿下段带蒂的筋膜脂肪复合瓣衬垫包绕于阵旧性跟腿断裂手术修补后的跟腱,以防术后再粘连,共12例,效果良好,认为此术式手术方便,损伤术,既克服了无血供组织的缺点,减少感染和再粘连的机会,又改善术后跟腱的滑动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的疼痛,有利于最大限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跟腱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 治疗跟腱损伤28例,对跟腱断裂预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25例患者一期愈合,3例病理性跟腱再次断裂并皮肤坏死,经过转移皮瓣手术后愈合.按照Thermanns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跟腱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 治疗跟腱损伤28例,对跟腱断裂预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25例患者一期愈合,3例病理性跟腱再次断裂并皮肤坏死,经过转移皮瓣手术后愈合.按照Thermanns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复杂跟腱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5月~2009年7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治疗跟腱损伤18例,对随访预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8例患者随访0.5~1年,15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病理性跟腱再断裂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及2例跟腱术后再断裂并皮肤坏死,均经过转移皮瓣手术后愈合.按照Thermanns疗效评定,优15例,良2例,可1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跟腱术后感染及部分陈旧性跟腱断裂有良好疗效,改善了跟腱局部的血供,有利于跟腱愈合,减少跟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机率,增强了局部抵抗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自 1990年 8月至 1998年 9月 ,我们共收治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2 7例 ,其中 19例采用切开松解复位 ,用上臂下段带蒂筋膜瓣移位衬垫于肘关节内 ,防止关节再粘连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5例。年龄 14~ 5 6岁 ,平均 32岁。伤后至入院时间 1~ 5月 ,平均 3月。 13例单纯后脱位 ,6例后脱位伴有侧方脱位。其中脱位并关节内骨折 (包括内髁、外髁、鹰嘴、冠突、桡骨头、肱骨滑车等 ) 11例 ,脱位并发骨化性肌炎 3例。术前肘关节强直 45°~ 35°者 17例 ,伸屈功能在 30°以下者 2例。术前均行过推拿按摩治疗 …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在尿道下裂术中,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的手术方法,探讨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在尿道下裂术中,完成各种尿道成形术后,根据新建尿道的大小和长度,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转移覆盖新建尿道,将其边缘缝合固定在阴茎白膜及尿道海绵体上,使尿道完全被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对是否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病例的Ⅰ期治愈率、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者,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76.2%提高到95.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15.4%降低到2.4%。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81.3%提高到96.6%(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6.8%降到3.4%。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66.7%提高到86.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22.2%降到6.7%。结论:应用带蒂精索外筋膜瓣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建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提供良好的血供,有效地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治愈率,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成人小腿标本进行逐层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选取其中7例腓肠肌肌腱接近平均水平的小腿标本,制作成跟腱缺损分别为1、2、3、4、5、6、7 cm的模型,先进行断端直接吻合术,再进行V-Y肌腱瓣修补模拟手术,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的适用症.结果: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复杂跟腱损伤的护理。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7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治疗跟腱损伤18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区准备,术后取合适体位,严密观察吻合口区皮肤的血运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正确的处理,预防血管痉挛,给予营养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1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其中3例筋膜瓣出现血循环危象,均在术后24h内及时处理,血循环都获得了缓解恢复,总体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收治的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Bosworth腓肠肌腱瓣翻转法、Lindholm改良成形加固修复法、Abraham倒“V~Y”肌腱瓣修补法修复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6个月~2年(平均1.2年)的随访,按Amer—Lindholm标准判定,优8例(66.7%),良4例(33.3%,其中2例术前均已有腓肠肌轻度萎缩),优良率100%。结论陈旧性跟腱断裂多为运动伤,易误(漏)诊。Bosworth法、Lindholm法、Abraham法结合术后合理康复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鲜跟腱断裂的术中手术方法选择及术后康复,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回顾研究2006年4月~2009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新鲜跟腱断裂31例,术中选择不同方法治疗,随访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优良93.5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根据跟腱的组织学资料,在统计物理学的正则系综一维链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跟腱张力表式,该式表明,细胞间基质与胶原分子的相互作用对跟腱张力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提出胶原分子能量耗散的概念,解释了跟腱断裂的物理机制,并与临床上关于跟腱断裂病因的讨论在间接创伤和血供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  相似文献   

13.
闭合性跟腱断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983~ 1998年收治的 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未进行仔细的专科体检 ,是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法较多 ,其中采取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治疗的 15例 ,较屈膝跖屈石膏固定、直接缝合术、自体筋膜条修补术和肌膜瓣翻转修补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Thompson试验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诊断意义 ,Bunnell氏抽出钢丝逢合术是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  彭建强 《医学综述》2009,15(4):543-546
闭合性跟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因其特殊的解剖关系,重要的生理作用,使跟腱断裂修复术后也存在较多并发症,某些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针对这些并发症,很多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的来说方法很多,问题不少,尚未形成一套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有了新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钢丝缝合一期吻合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术中清理断端瘢痕组织,达到新鲜创面,持续牵引后直接钢丝缝合跟腱,以达到一期愈合。术后4周可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5年随访,Arner-Lindholm评定方法,优6例,良3例。结论钢丝缝合一期吻合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线铆钉结合腓肠肌腱膜倒V-Y延长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采用带线铆钉结合腓肠肌腱膜倒V-Y延长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16例,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功能和疗效评判。结果: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2.95±1.64)分降至(0.75±0.64)分,AOFAS评分由术前(65.53±4.79)分增至(91.12±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铆钉结合腓肠肌腱膜倒V-Y延长能有效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恢复足踝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髌腱保护法”,治疗髌骨下部分骨折32例.按照胥少汀等治疗髌骨骨折的综合评分,总评为10.9分(优).这表明“髌腱保护法”治疗髌骨下部分骨折的疗效,优于髌骨下部分切除(10.2分)和缝合环扎固定(6.4分).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8年1月~1991年7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168例,其中室缺伴主动脉瓣脱垂8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26岁,平均11.6±8.7岁。临床表现为胸骨左缘第2~4肋间收缩期杂音Ⅰ~Ⅳ级,其中5例伴舒张期杂音Ⅰ~Ⅲ级,脉压差5.5~11kPa。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扇超检查,3例伴有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1例同时作升主动脉造影。2例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有病例的室缺位置、脱垂的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病换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1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0例,三尖瓣置换1例,9例为重危患者,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有利于心肌保护,结合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术中正确处理瓣膜病变,重症瓣膜病换瓣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