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实现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方法集成采用条形码、证件识别和光纤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口岸现场和实验室。结果本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结论本系统在深圳五个口岸应用以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开展和输入性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分布特点,评估出入境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09年出入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口岸12935名出入境劳务人员中检出开放性肺结核、乙肝、丙肝、梅毒及相关指标异常1152例,检出率8.91%,其中HBsAg检出率8.28%,乙肝检出率0.23%、梅毒检出率为0.18%、开放性肺结核检出率0.15%、HCV检出率0.05%。出入境劳务人员中男性的传染病检出率为10.80%。高于女性的传染病检出率5.87%,X^2=91.69,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出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检出率为9177%,高于入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检出率为6.31%,X^2=357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必须加强出入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合理规范劳务输出与输入,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境口岸2004~2007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我国国境口岸4 374 343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出入境人员职业以劳务人员居多,占34.42%,不同年度出入境人员职业分布不同(P(0.05);HIV抗体阳性、梅毒、HBsAg阳性3类传染病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P<0.05),开放性肺结核检出率随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HIV抗体阳性、梅毒、HBsAg阳性3类传染病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对这3类传染病的重点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番禺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8年番禺口岸11 399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1 210例,检出率为10.61%,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1151例,检出率为10.10%;检出梅毒患者47例,检出率为0.41%;检出开放性肺结核9例,检出率为0.079%;检出HIV抗体阳性3例,检出率为0.026%。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员、交通员工的检出率明显高出其他监测人群。结论HBsAg感染是番禺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应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控意识,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病种和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口岸2000~2004年80 472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种传染性疾病和病原携带者共9 265例,检出率为11.51%.检出率高低依次为:HBsAg阳性(11.16%)、梅毒感染者(0.25%)、活动性肺结核(0.08%)、HIV感染者(0.03%).结论经统计分析,HBsAg阳性是珠海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因素,各种传染病感染都存在重点人群,加强重点人群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张家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患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张家港口岸四年来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年来共体检出入境人员6503人,检出传染病痛例78例,传染病检出率为1.20%,居前三位的是乙肝、梅毒、肺结核,职业分布居前二位为出国劳务人员、海员。结论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及海员的健康教育,并着重对乙肝、肺结核、性病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2004~2005年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卫生检疫部门制订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口岸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进行HBV、梅毒及HIV检测。[结果]深圳口岸2004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562例;2005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910例,2005年较2004年增长了6.6%。2004年和2005年都是HB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梅毒,2004年和2005年分别发现HIV感染者10例和8例。[结论]HBV和梅毒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现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方法集成采用条形码、证件识别和光纤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口岸现场和实验室。结果本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结论本系统在深圳五个口岸应用以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开展和输入性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2000~2004年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000~2004年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的结果分析,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的感染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口岸2000~2004年79 78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劳务人员、交通员工最多,占总人数的71.%.检出的传染病分别为:HBsAg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HIV抗体阳性、活动性肺结核.经统计分析,5年间共检79 789人次,检出HBsAg阳性8 935例,阳性率为11.20%;检出梅毒感染者193例,阳性率为0.24%;HIV感染者18例,阳性率为0.02%;活动性肺结核20例,阳性率为0.02%;不同类别人员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差异.结论HBsAg阳性是影响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其次是梅毒感染,因此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卫生监管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普及传染病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年共监测体检19 227人,检出各类传染病983例,总检出率为5.1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40例,检出率为3.85%;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2例,检出率为0.63%;丙型肝炎抗体(HCV-Ab)阳性52例,检出率为0.27%;肺结核63例,检出率为0.33%;艾滋病病毒携带者(HIV)阳性6例,检出率为0.03%。劳务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4.05%),其次是交通员工(3.95%);其他人员HCV-Ab阳性检出率最高(1.49%)、其次是旅游探亲人员(0.51%);交通员工梅毒螺旋体阳性检出率最高(1.32%),其次是商务人员(0.82%);活动性肺结核在劳务人员中检出率最高(0.38%);6例HIV阳性者全部为劳务人员。结论在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体检监测中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梅毒、肺结核有抬头趋势,HIV检出数相对以往大幅度上升。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是出入境体检监测的重点。应继续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咨询、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出入境人员自身素质,增强其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张家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患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张家港口岸4年来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4年来共体检出入境人员6 503人,检出传染病病例78例,传染病检出率为1.20%,居前3位的是乙肝、梅毒、肺结核,职业分布居前2位为出国劳务人员、海员.[结论]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及海员的健康教育,并着重对乙肝、肺结核、性病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我省心脏病死亡分布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分年龄、性别、城乡、病种进行统计,用EXCEL软件作统计处理,以U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0年间心脏病死亡率波动在40.79/10万-51.88/10万之间,年平均死亡率为43.4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81/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6.97%。心脏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高而显著增高,男性死亡以冠心病为高,女性以慢性风心病为高,城市以冠心病为主,农村以慢性风心病为主。结论:根据四川省心脏病死亡分布特点,心脏病防治要以35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采取以社区为基础,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1997~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612-613
[目的]了解重庆直辖10年来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全市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全市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染病年龄别发病率近两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传染病的防制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高传染病综合防制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常豫红  雷启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91-893,896
[目的]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2005~2009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近5年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平均漏报率22.50%,呈逐年下降;5年平均报告及时率、卡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2.22%、88.95%、87.52%、82.35%,报告质量逐年上升。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漏报率存在差异,县区级机构漏报率最低,村卫生站、个体诊所和民营医院漏报率最高。漏报病例数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结论]龙马潭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加强督导检查与通报,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8年的疾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龙岗区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11593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其他感染性腹泻占发病总数的79.95%,各年度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痢疾以7~10月发病较高,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季节。当地感染性腹泻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为主,应加强秋冬季节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连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和及时率,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参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每年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查出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种1175例,漏报210例,平均漏报率为17.87%。2008年、2009年的漏报率分别为16.09%、19.15%。县级、乡镇级和其他(民营和卫生站)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分别为13.30%、19.74%、25.00%,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越低。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22.37%、12.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丙类。2008~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5.81%、3.08%,总未及时报告率为4.20%,其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其他(民营医院)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3.61%、10.31%、0%,乡镇卫生院未及时报告率明显高于县级医院。[结论]连州市传染病漏报率和未及时报告率仍然较高,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监督力度,是提高连州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四川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在加速控制麻疹阶段的作用。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麻疹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操作手册。结果:省级实验室每年通过国家麻疹实验室的质控考核,考核成绩均为100分,复核标本的符合率100%。2003年21个市州麻疹实验室均通过省对市州的质控考核。省级麻疹实验室2002-2004年10月共检测346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确定24起麻疹暴发疫情,1l起风疹暴发疯情,4起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疫情,10例散发病例;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共731份,麻疹IgG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6.28%,抗体滴度≥1:800的占78.83%;从54份咽拭子和尿液标本中分离出20株麻疹病毒,8株经核酸序列分析鉴定为H1基因型。结论:为了提高麻疹的监测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85~1995年桂林口岸出入境人员为2249767人,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12818人,检出各类疾病662人,占受检人数的5.16%。其中传染病503人(包括HIV感染者4人,RPR阳性3人,HBsAg阳性354人,肝功能异常104人,疟疾荧光抗体阳性38人),占受检总人数的3.9%,占阳性数的75.98%;慢性疾病158人(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肝、胆、肾疾病),占受检总人数的1.23%,占阳性数的23.86%。死亡63人,平均死亡率为2.8/10万,死因构成属于心脑血管疾病41人,占65.07%,其他死因有空难、外伤、溺水、自杀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8~2007年宜春市传染病疫情特征,为有效防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8~2007年宜春市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998~2007年宜春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18 1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6.84/10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新老传染病发病率有升有降,计划免疫相应的疾病得到控制或消除;肝炎发病仍居高不下,肺结核卷土重来,梅毒、艾滋病等急剧上升;狂犬病明显回升,死亡人数已高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 [结论]传染病防治仍然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提升防控水平,尽快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大大控制和减少传染病对人民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