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与Child分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对肝硬化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球蛋白、胆碱脂酶的水平,并与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作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球蛋白与肝硬化Ch ild分级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球蛋白的高低不仅能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更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肝脏是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都伴有脂蛋白合成及代谢异常。近年来,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po A1和Apo B及有关生化指标用以判断肝硬化病理过程方面的研究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择48例肝硬化和42例非肝病患者测定其血清Apo A1、Apo B含量,并与Child分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 112名肝炎后肝硬化 (LC)患者按Child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 ,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各级各患者的血清sIL - 2R ,以探讨血清sIL - 2R水平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对照组 5 6例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2 9~ 6 5岁 ,平均 4 3 5岁。肝炎后肝硬化组 112例 ,均经肝功能、肝酶谱、AFP、影像学、肝穿刺 (8例 )及临床确诊的患者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 1 3岁。肝硬化按C…  相似文献   

4.
判别分析筛选诊断肝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诊断肝硬化程度更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分析141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信息,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找出影响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主要因素(B超、ALB、杵状指),并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结果与原Child分级的符合率达87.27%,且影响因素较少、结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2例,其中,16例患者的证候为:脾大、舌红、静脉曲张、脉弦;12例患者的证候为:脾大、腹胀、无力、口干、下肢水肿、尿黄、面色晦暗、苔黄厚腻、脉滑;4例患者的证候为:脾大、腹胀、无力、口干、下肢水肿,便溏、失眠、舌暗红;10例患者的证候为:脾大、腹胀、无力、口干、下肢水肿、尿黄且少、神差、舌暗红、苔白厚腻,脉弦.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致病因素为湿、热、瘀、虚,病位在脾胃、肝肾和血分;证候以复合证候多见,早期主要为湿热困脾,血热血瘀;晚期主要为湿热困脾,脾胃气虚,血瘀水停.结论:湿热困脾、血瘀水停、脾胃气虚、血热血瘀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MELD和Child分级评估差异,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328例肝硬化患者2.5年,计算入院当天MELD和Child分值,通过ROC曲线及截断值比较分析,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研究两体系相关性。结果3个月生存期的患者两体系ROC曲线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而生存期超过1年的患者MELD较Child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短期内MELD>13,敏感性为74.7%,特异性97.8%;胆红素>2.8 mg/dl,敏感性为53.7%,特异性93.5%;INR>1.53,敏感性为48.8%,特异性93.9%;有腹水,敏感性为67.1%,特异性58.9%。两体系显著相关(r=0.785,P<0.01)。结论MELD和Child均精确评估各生存期预后;MELD适宜评估急、危重患者,预后超过1年的患者无明显优势。MELD>13,胆红素>2.8 mg/dl,INR>1.53及有腹水均提示应尽快治疗以提高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感染科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同时计算该100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结果:随着不同组的肝功能指标损害加重,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计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ld-Pugh分级可以较好的反映出肝硬化晚期肾脏受损程度,这对于在肝硬化早期及预防晚期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与瘦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肝炎后肝硬化和26例对照者采用ELISA法测定瘦素水平并通过身体脂肪仪测定体重指数和脂肪率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按Child-Pugh分级,A、B和C级的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回归分析发现瘦素水平只随Child-Pugh分级而变化。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全部病人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采用ELISA法检测了所有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血清水平,三组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的升高幅度与肝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相一致。结论肝炎肝硬化时,纤维化程度越高,提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健康对照者30例,监测血清25-(OH) D3水平,并计算Child-Pugh积分,分析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病情相关性.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25-(OH)D3水平分别是(38.23±12.47),(63.33±13.58),(86.14± 1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结论 低水平维生素D或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3—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凝固所需时间(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分别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个亚组比较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NR、APTT、TT均比对照组延长,而FIB含量也显著减少(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体内INR、APTT、TT随着肝细胞损害程度延长,FIB随病情严重程度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且Child-Pugh分级越高的患者,其凝血功能指标INR、APTT、TT延长,FIB下降,临床医师可根据上述指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X线、超声检查对照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观察,在42例的研讨中找出各证型与X线特征性的表现,提供本病分型客观资料。1 资料 在42例中经临床、X线、超声、胸腔抽液并化验等检查,排除合并症,均经临床中医确诊为渗出性胸膜炎。 本组病人,男性25例,占59.5%,女性17例,占40.5%。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6岁,39岁以下者占56%。大部病例经  相似文献   

13.
李义群  王涛 《职业与健康》1999,15(12):59-59
泌尿系统结石是尿路常见疾病,我们以X线、超声检查所见对照中医临床辨证分型进行探讨,找出相关联系,籍此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门诊、住院病人51例,经X线、超声检查为泌尿系统阳性结石。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为20~63岁,多为青壮年。 X线检查一般以腹部平片为常规检查,需要时结合腹部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在检验肝功能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取同时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相同条件下抽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明显,以C级下降程度最高,A级下降程度最轻。结论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肝功能的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肝硬化的第二大原因。肝硬化患者后期多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是其重要致死原因。2006年2月——2009年5月,我们对78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探讨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5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级(22、24、12例),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多b值DWI检查,比较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和血糖变化以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5例肝硬化患者和45例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对两组人群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5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程度分为3组,对3组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糖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餐后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分级与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结果比较:3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增高,胰岛素高峰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不论是在空腹或在餐后都有高胰岛素水平,存在胰岛素抵抗,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糖耐量降低逐渐加重,高胰岛素血症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77例,按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A级组12例,B级组32例,C级组33例;对照组20例。均检测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在对照组、A级组、B级组、C级组中,TM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分别为(4.24±0.81)μg/L、(4.36±2.56)μg/L、(6.66±3.30)μg/L、(6.79±3.69)μg/L;AT-Ⅲ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分别为(102.35±8.12)%、(105.46±8.71)%、(102.09±8.39)%、(94.32±9.85)%;PC和PS随病情加重而有逐渐减低的趋势;D-二聚体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分别为(0.27±0.13)mg/L、(0.42±0.26)mg/L、(0.79±0.35)mg/L、(0.93±0.43)mg/L;t-PA和PAI-1随肝功能恶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的TM、抗凝和纤溶系统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且和Child-Pugh分级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对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软坚1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的机理。方法本研究共观察病例60例,按中医辨证均属于气虚血瘀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组用软坚Ⅰ号中药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和甲胎蛋白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达3.7%,总有效率达86.7%,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清生化和甲胎蛋白在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坚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标本兼顾,达到了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肝硬化及并发症的产生 ,本文对我院1986~ 2 0 0 0年的 2 6 8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及其并发症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 8例肝硬化患者均来自我院 1986~ 2 0 0 0年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2 0 2例 ,女性 6 6例 ,男女比例为 3 2 9∶1,年龄 11~ 82岁。诊断按照 1990年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肝炎后肝硬化 149(5 6 12 % )酒精性肝硬化 77例 (30 16 % )血吸虫性肝硬化 2 0例 (7 2 6 % )瘀血性肝硬化 10例 (3 5 4 % ) ,病因不明性肝硬化 12例(4 2 0 % )。全部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