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浙南沿海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6-11岁儿童1674名,用Ruttr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问卷回收率96%,结果:儿童行为检出率9.5%,其中A行为3.7%,N行为3.9%、M行为1.9%,A行为依次表现为说谎、不听管教、破坏东西,欺负别的孩子和偷东西:N行为依次为腹痛或呕吐,睡眠困难,烦恼,害怕新事物或环境,拒绝上学,行为问题与母亲患病,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等有关,结论:应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丽  王念蓉  赵妍  樊欣 《重庆医学》2021,50(7):1205-1207
目的 对重庆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现状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重庆市主城6个城区及5个区县幼儿园5 135名4~6岁儿童家长及带养人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30%,主城区检出率(14.47%o)高于区县(12.04%),男童检出率(15.81%)高于女童(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按检出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学习问题(8.24%)、心身问题(4.67%)、多动指数(2.49%)、品行问题(2.32%)、冲动-多动(1.07%)、焦虑(0.43%).男童在心身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方面检出率较女童高,男童在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方面得分较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男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地区差异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昆明、武定、高桥三地的小学生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在被调查的977名儿童中,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单112名,检出率为11.64%,且昆明、一、在三地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三地男生以多动、分裂强迫、抑郁、残忍等问题出现较多;女生以其它总是违纪、分裂强迫、躯体诉述等多见,提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要注意地区及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既往受责打与初中学生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既往受责打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析既往受责打对初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对某农村中学初中学生842人进行调查,通过自我报告法调查学生既往受责打情况和家庭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评定儿童行为问题。获得812份有效问卷,其中评定为有既往受责打的初中生128人,对照组684人。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各项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的显著性,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既往受责打史的男生焦虑/抑郁问题检出率(15.3%)与对照组(6.2%)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思维问题检出率(29.4%)与对照组(17.4%)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行为问题捡出率(37.6%)与对照组(26.5%)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退缩行为、躯体主诉、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内外向行为问题在两组学生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既往受责打女生和对照组间各项行为问题均无显著性。根据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评定的学校得分和适应能力总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行为问题与既往受责打相关联。结论 既往经常受责打男学生的焦虑/抑郁、思维问题和总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既往受责打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吕梁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吕梁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吕梁市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吕梁市4所小学6-11岁儿童进行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调查. 结果 该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9%,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9%,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8%,男生和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性别、家庭共有孩子数、寄养、父母教育态度一致性、学习问题. 结论家庭因素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水族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调查问卷)和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610名5~14岁水族儿童的行为问题流行特征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水族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49%,其中A、N和M行为检出率分别为31.30%、40.06%和28.10%,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是否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管教方式(P〈0.05或P〈0.01)。结论:水族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处于国内儿童行为问题(6.5~12.97%)的较高水平,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7.
张素霞  刘汝军 《新疆医学》2008,38(12):114-116
一、调查现状: 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占有绝大数。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因此,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家庭关心的焦点,重视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心理行为为题大多属于发育上的偏异,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国内有人使用中文版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行为进行流行病调查,  相似文献   

8.
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调查6-11岁儿童593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1.47%,其中男性13.95%,女性8.20%。男性儿童体诉,分裂样,产往不良及多动等因子检出率较高,影响其行为问题的因素包括家庭气氛,教养方式能主教养意见分歧程度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市城区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KMBU),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46.5%。(男孩为52.5%,女孩为40.3%),男女行为问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儿童行为和父母养育方式互动模型的构建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母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力更大于父亲。结论 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更为有利,为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加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和监测,采取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②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调查6~11岁儿童593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③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1.47%,其中男性13.95%,女性8.20%.男性儿童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及多动等因子检出率较高,影响其行为问题的因素包括家庭气氛、教养方式以及教养意见分歧程度等;女性儿童体诉、残忍及多动等因子检出率较高,影响其行为问题的因素包括管理态度、教养意见分歧程度及学前所处环境等。④结论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铜陵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3559名3-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为11.8%,男女性分别为13.5%和9.9%; 胎龄、出生月份、新生儿期住院天数及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城市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孤独症行为问题;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性别、出生季节、早产、过期产、新生期住院等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为开展行为问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农村402名7~12岁在校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2%。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打工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偏高。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应对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沿海驻军干部子女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生活在沿海地区军队干部子女进行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并将驻地处城市和非城市地区军队干部子女进行对照。结果:城市组行为问题检出率10.3%;非城市组行为问题检出率9.9%。2组间行为问题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城市组行为的环境因素为躯体疾病、亲子关系、管教方式、管教态度、学校类型及学习成绩。影响非城市组行为的环境因素为低出生体重、躯体疾病、亲子关系、管教方式、管教态度。结论:儿童生理素质及家庭因素是造成沿海驻军干部子女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从医疗保健、家庭教育入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陵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对存在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门诊体检及3所幼儿园1~6岁儿童(共1 002人)为调查人群,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儿童饮食行为、喂养人喂养行为、家长过度关心4个方面。采用自填问卷法完成本调查。结果 66.9%的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边吃边玩"(占61%)、"进食时间长"(占59%)、"食物偏好"(占39%);家长喂养问题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允许孩子随意挑选食物"(占57%)、"很少鼓励孩子品尝新食物"(占54%)、"允许边吃边玩"(占53%)。结论铜陵市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多见,家长喂养态度和方式有待改善,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饮食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烟台城市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烟台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烟台城区2328名4-16岁儿童。结果: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1.26%,性别间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婴幼儿期患者病,同学关系差,在校表现差、母亲健康状况差,抬头时间晚、考前父母态度差,亲子关系,喂养方式不当,教育方式不当和父亲文化程度低,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昆明市区行为问题儿童家长心理压力的情况,为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家长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92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家长压力问卷,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父母压力状况.结果 昆明市一普通小学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7.02%,其中男生为32.48%,...  相似文献   

17.
儿童行为异常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异常病因和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儿童行为异常相关因素答卷,调查了6~11岁学龄儿童423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2.06%。其中男性14.76%,女性9.39%,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有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残忍,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孕期惊吓、家庭气氛、教养方式、教养意见分歧程度、管理态度、学前所处环境等。结论男女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差异虽不明显,但男性高于女性。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由多种相关因素作用而致,需综合防止。  相似文献   

18.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在内蒙4—6岁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量表调查了424名内蒙古4~6岁蒙古族和汉族儿童并与美国常模和上海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年长儿童的品行、冲动、焦虑和多动因子分低于年幼儿童,部分年龄段汉族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因子分高于蒙族儿童。内蒙儿童各项因子分均高于上海儿童,心身障碍因子分也高于美国儿童;品行和学习问题因子分与美国儿童无明显差异,冲动、焦虑和多动因子分低于美国儿童。文章对影响差异的可能有关因素作了探讨。内蒙4-6岁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2%,以心身障碍居首位。  相似文献   

19.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背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和行为问题儿童少年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发展相关因素问卷对贵阳城区 1365名 6~ 16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 ,就调查结果进行了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的单元和多元比较。结果表明 :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2 0 7名 ,检出率 ( 15 16± 0 72 ) % ,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中学组检出率高于小学组 ,差异不明显 ,与其他城市及全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性别差异不明显。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是忧郁、社会退缩、多动、攻击等。影响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依次是 :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母亲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认识、父母婚姻状况等。提示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 ,高年龄组尤为突出。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少年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影响10—12岁学龄儿童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调查10-12岁城市学龄儿童325名。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7%;儿童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家庭人员间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家庭道德观。结论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