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64岁,冠心病病史5年,1999年因3支弥漫病变及左主干(LM)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第3天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2000年6月因频繁心绞痛入院。入院体检心肺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符合前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前壁搏动减弱,符合前壁OMI改变,心功能正常。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左前降支(LAD)近端100%关闭,LAD远端与内乳动脉吻合口处90%狭窄,左回旋支(LCX)中远端70%狭窄,LM开口5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中远端不规则病变,主动脉根部到RCA远端搭桥血管通畅。对前降支与内乳动脉吻合口狭窄处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支架术都可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异常。采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技术评价PTCA及支架在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作用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冠心病患者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 ,平均年龄 (6 4.1± 5 .4)岁 ,对 2 3支狭窄的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15支 ,右冠状动脉 6支 ,左回旋支 2支 )行PTCA之后置入支架 2 1枚。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及PTCA术后、支架术后采用多普勒导丝描记技术分别记录狭窄近端和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 (averagepeakvelocity ,APV) ,狭窄近、远端血流速度比 (proximalanddistalratioofpeakvelocity,p/DVR)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 ,CFR)。结果  2 3支冠状动脉的平均狭窄率PTCA术前为 88.5 % (6 0 .3%~ 97.5 % ) ,术后为 37.2 % (17.5 %~ 6 8.3% ) ,置入支架 (2 1支冠状动脉 )后为 0 .7% (- 2 .1%~ 7.4% )。 2 0支冠状动脉获得完整的多普勒导丝检查资料 ,结果显示 :PTCA术后狭窄远端APV及充分血相APV、CFR明显高于术前 [(2 0 .7± 6 .4)cm/svs (12 .8± 6 .0 )cm/s,(31.8± 15 .4)cm/svs (14.6± 9.1)cm/s ,1.8± 0 .4vs1.3± 0 .4,P均 <0 .0 5 ],狭窄近端APV、P/DVR较术前分别有增高或下降趋势 ,但差别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顽固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男性 ,6 8岁 ,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冠状动脉造影 (SCA)示左前降支 (LAD)弥漫性病变 95 %狭窄 ,左回旋支第二钝缘支 (OM)近段弥漫性病变 90 %狭窄 (图1) ,TIMI 2级。对LAD病变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并置入 2 5mm× 2 3mmCYPHER支架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6岁。2000年6月2日因胸痛于外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用葡激酶溶栓。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近段95%狭窄,第2对角支(D2)开口70%狭窄,左回旋支(LCX)80%狭窄,于右冠状动脉(RCA)置入3.5mm×18mm、LAD置入3.0mm×27mm普通支架共2枚。术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0.1g,qd,波立维75mg,qd(服用时间不详)。2002年11月27日因情绪激动再次出现剧烈胸痛,心电图示STv1~4上抬>0.2mV,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示RCA中段原支架内无明显再狭窄。LAD中段于原支架内100%…  相似文献   

5.
心性猝死发生全过程的心电图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81岁.胸痛伴发热3天于2004年6月1日入院.2月前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100%阻塞,左回旋支70%狭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将经过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按其冠脉病变支数分成三组 ,分别测量每组的QT离散度 (QTd)和较正QT离散度 (QTcd) ,以期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对QTd和QTcd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70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并全部符合以下标准 :1 有 1支及 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 (左主干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和右冠脉 )或其主要分支 (对角支、边缘支和后降支等 )狭窄≥ 5 0 % ;2 无束支传导阻滞 ;3 无急性心肌梗死 ;4 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明显心脏扩大 ;5 入院前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停用超过 3…  相似文献   

7.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间断胸闷、憋气伴心前区痛6个月,加重2周于2008年5月26日入院,高血压1年,最高血压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否认糖尿病病史,无吸烟、饮酒嗜好,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史。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NYHA)Ⅱ级,高血压2级。患者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末端狭窄60%,左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0%~90%,左回旋支近端狭窄80%,右冠状动脉全程狭窄,近、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支架术都可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异常。采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技术评价PTCA及支架在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作用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冠心病患者2 1例(男18例,女3例) ,平均年龄(6 4.1±5 .4)岁,对2 3支狭窄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5支,右冠状动脉6支,左回旋支2支)行PTCA之后置入支架2 1枚。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及PTCA术后、支架术后采用多普勒导丝描记技术分别记录狭窄近端和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averagepeakvelocity ,APV) ,狭窄近、远端血流速度比(proximalanddistalratioofpeakvelocity,p/DVR)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 ,CFR)。结果 2 3支冠状动脉的平均狭窄率PTCA术前为88.5 % (6 0 .3%~97.5 % ) ,术后为37.2 % (17.5 %~6 8.3% ) ,置入支架(2 1支冠状动脉)后为0 .7% (- 2 .1%~7.4% )。2 0支冠状动脉获得完整的多普勒导丝检查资料,结果显示:PTCA术后狭窄远端APV及充分血相APV、CFR明显高于术前[(2 0 .7±6 .4)cm/svs (12 .8±6 .0 )cm/s,(31.8±15 .4)cm/svs (14.6±9.1)cm/s ,1.8±0 .4vs1.3±0 .4,P均<0 .0 5 ],狭窄近端APV、P/DVR较术前分别有增高或下降趋势,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置入支架后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P/DVR明显下降。与PTCA术后比较,充血相APV增加至(49.1±15 .5 )cm/s,CFR增加至2 .2±0 .6 (P均<0 .0 5 ) ,狭窄近端及远端APF有进一步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结论 PT CA可使狭窄远端的基础、充血相血流速度及CFR明显增加,但P/VDR下降不明显,置入支架可进一步增加狭窄远端充血相血流速度及CFR ,并使P/VDR明显下降。采用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描记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评价PTCA术及支架术的急性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的最佳方法,是无保护性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病变的标准治疗.本研究探讨无保护性LMCA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10月~2000年8月间20例住院的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直接支架术治疗.入选患者例行左室造影(LVEF>45%),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其疗效评判采用常规标准,合并右冠脉严重弥漫狭窄病变或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同时严重狭窄者不行该术.结果 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42~71(平均64±12)岁,临床呈心绞痛Ⅱ-Ⅲ级,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2型)1例.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主干病变呈单纯狭窄者8例,其中近中段狭窄(50%~80%)者6例、开口狭窄(50%~60%)者2例,左主干夹层分离者2例,动脉瘤者1例,合并LAD或LCX病变(狭均>70%)者9例(狭窄50%~70%).全部患者左主干病变均进行直接支架术,其中6例伴LAD或LCX病变者先行PTCA或支架术后再进行左主干病变的支架置入术.置入左主干内的支架均为管状宽径短支架,16例为4.0 mm×9 mm(直径×长度)支架,3例为3.5 mm×9 mm支架,1例冠状动脉瘤者应用4.5 mm×9mm支架.左主干支架术成功率为100%,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无任何并发症如支架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紧急CABG及死亡等.9例合并LAD(6例)或LCX(3例)狭窄者,先行LAD或LCX的PTCA术,其中3例PTCA术后残余狭窄<20%,5例残余狭窄30%~40%者中2例置入3.0×16mm支架、1例3.5×20mm支架、1例3.0×14 mm支架,1例LCX开口后狭窄(75%)者因PTCA后发生夹层放置3.5×12 mm支架,造影示夹层消失,无残余狭窄.冠状动脉瘤行带膜支架术者造影示瘤体消失,左主干管壁平整.随访1~4年,14例心绞痛发作消失、6例心绞痛复发但显著减轻(心绞痛Ⅰ级),后者有4例于术后半年~1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提示早期再狭窄,其中2例单纯LMCA再狭窄者再次行冠脉血管成形术、2例LMCA合并LAD再狭窄者行CABG手术,无急性心肌梗塞或死亡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患者均能维持正常生活.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无保护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支架术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可以是继CABG的另一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3例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回旋支为缺血相关血管,而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压低,酷似冠脉前降支病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6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16年前诊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予药物治疗,1997年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入院前1天患者发作胸痛,症状发作时心电图示V1~6ST段广泛压低0.3~0.6 mV,缓解后ST段恢复至基线,因患者拒绝急诊介入治疗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期间仍有反复的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心衰)发作,行冠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70%狭窄,前降支近端100%闭塞,回旋支开口90%狭窄,第一钝缘支90%狭窄,右冠脉100%闭塞,左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其余桥血管闭塞.  相似文献   

11.
男性 ,65岁 ,以反复心前区疼痛 2年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 4年。查体 :血压 12 0 /80mmHg(1mmHg =0 13 3kPa) ,心界不大 ,心率 72次 /min ,律齐 ,无杂音。心肌核素断层显像示下后壁放射性稀疏。入院后第三天局麻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显示 :左主干粗大 ,管径 6mm ,左前降支 (LAD)中段 70 %狭窄 ,TI MIⅢ级 ,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正常 ,更换 6FAmplazerLII导引导管于左冠口 ,以 0 0 14寸导丝通过LAD中段病变处达远端 ,预植入 3 5× 18mm支架 ,球囊加压至 14atm时 ,X线透视下见支架中部仍有限局性狭窄 ,故加压至 16atm ,2 0s时撤…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性 ,5 5岁 ,因“阵发胸痛 1年 ,加重 1月”入院。 2 0 0 0年 1 1月 1 5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 (RCA)中段 90 %狭窄 ,远段 70 %狭窄 (图 1 ) ,左前降支 (LAD)不光滑 ,左旋支 (LCX)中段 6 0 %狭窄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因故未即刻行介入治疗。于3周后 (1 2月 5日 )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63岁。因发作性劳累时胸骨后闷痛4年就诊 ,每于劳累骑自行车、大便时发作 ,休息后缓解 ,发作时心电图胸前导联V2~ 6ST段压低 0 .1mV ,缓解时心电图正常 ,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1 0余年 ,血压最高达 1 80 /1 0 0mmHg( 1mmHg =0 .1 33kPa) ,吸烟 ,无高血脂及糖尿病。应用静脉肝素、硝酸甘油及口服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治疗。在我院就诊后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检查 ,首先用JL4导管经左主动脉窦成功进入左冠脉 (LCA)开口 ,发现LCA前降支近段 95 %局限性狭窄 ,在前降支中段接近 5 0 %局限性狭窄 ,左回旋支未见异…  相似文献   

14.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主干 )狭窄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按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将冠状动脉管径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及完全闭塞 4组 ,并按其他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孤立左主干组 9例 (4 6 2 % )、左主干 +1支组 15例 (7 6 9% )、左主干 +2支组 5 3例(2 7 18% )、左主干 +3支组 118例 (6 0 5 1% )。结果 经CAG确诊的 2 892例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 195例 (6 74 % ) ,检出率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 16 4例 (84 1% ) ,心肌梗死 (MI) 12 5例(6 4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5 7例 ,术后 4 7例 (84 2 % )患者心绞痛消失。 5例行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 ,术后无心绞痛再发。结论 左主干狭窄临床症状严重。CAG是确诊的唯一手段。CABG为最佳治疗方法。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可用于有适应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老年,男性,主因"反复发作性胸痛6个月,加重3个月"入院。入院辅助检查:总胆固醇4.2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 mmol/L,余均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大致正常;心电图正常。在抗血小板、抗凝以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左前降支(LAD)狭窄99%;左回旋支(LCX)狭窄75%(图1);对LAD、LCX行介  相似文献   

16.
右侧冠状动脉自发夹层保守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闷28个月、加重15 d于2009-04-09入院.患者于2006-12-20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前降支(LAD)近中段99%狭窄;左回旋支(LCX)中段90%狭窄;  相似文献   

17.
平板运动试验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DTS)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19例在同期内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揭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冠状动脉病变和Duk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Duke评分与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呈明显相关性(P<0.05)。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01)。低危Duke评分组47例无>75%狭窄,8例1支血管>75%狭窄,13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22例无>75%狭窄,13例1支血管>75%狭窄,51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9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相比而言,高危Duke评分组1例无>75%狭窄,2例1支血管>75%狭窄,18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33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结论Duke评分综合了临床资料、冠状动脉解剖及左室射血分数等预测因素,可作为预测有意义的冠脉病变的一个独立因素。该评分方法除了提供准确的预后评价,而且可以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76岁 ,因前胸压榨性疼痛、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2 0h ,伴全身大汗 ,急诊收入院。既往有Ⅱ型糖尿病史 10年 ,轻度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查体 :血压 130 /80mmHg (1mmHg=0 133kPa) ,呼吸 18次 /min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72次 /min ,律齐 ,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可见 :窦房结动脉发自右冠 ,左回旋支中段 80 %狭窄 ,TIMIⅡ~Ⅲ级 ,右冠状动脉全程不规则狭窄 ,近端 75 %狭窄 ;行左回旋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PTCA)支架术 ,择期行右冠PTCA术。术前患者窦性心律 ,心率 6 6次 /mi…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突发气促、胸闷6 h"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病史,长期规律服用氯沙坦钾片50 mg/d,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心脏病史"。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中段狭窄50%,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增大(39 mm),室间隔增厚(12mm);左心室前间隔运动低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3%。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 (冠脉 )夹层和支架脱落是冠脉介入操作中较为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操作成败和患者安危。现报告同时发生两并发症的病例 ,经处置获得成功。患者男 ,5 5岁 ,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于 1999年 6月入院。病情稳定 1周后行冠脉造影 ,显示左前降支 (LAD)近中段 99%狭窄且紧邻第一对角支 (D1)开口 ,D1近段 6 0 %狭窄 ,右冠脉近段 80 %局限性狭窄。决定行前降支病变的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支架植入术。操作中LAD中段发生夹层 ,累及D1开口 (未预先放置导丝保护 ) ,血流缓慢 ,患者出现心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