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0年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2000年我们从上海地区分离出225株淋球菌流行株,使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对淋巴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225株淋球菌中产青霉素酶株(PPNG)84株(37.32%),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15株(6.67%),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MIC≥16mg/L)22株(9.33%),朱发现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对淋球菌进行持续的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流行菌株的耐药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上海地区宜首选大观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淋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淋球菌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的相互关系,对1998年-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以碱裂解法进行质粒的抽提,并分析质粒谱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98株淋球菌流行株,检出质粒的有90株,占91.84%;质粒谱型12种,以7.4kb+4.2kb,39.5kb+7.4kb+4.2kb为主,占38.76%,从而揭示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的分布现状,为该地区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  相似文献   

3.
淋球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很敏感,由于不规则用药逐渐产生耐药性变异。现将我院7年来对15种药物敏感性的检查结果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1990年~1996年本院门诊分离的淋球菌。二、方法用K B法。自配纸片,环丙沙星每片5μg,壮观霉素每片100μg...  相似文献   

4.
淋球菌对环丙氟哌酸的药物敏感度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我国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1994年7月~1996年7月由4个城市分离的535株淋球菌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性,环丙氟哌酸最小抑菌浓度的范围为0.002~〉2mg/L,73株(13.64%)对环丙氟哌酸耐药,49株(9.16%),对环丙氟哌酸敏感。413株(77.19%)为低敏,4个城市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淋球菌的比率介于7.46%~25.55%,耐药菌株比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阳江地区淋球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阳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碱裂解和溶菌酶双重处理100株淋球菌流行株,进行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利用K-B法测定淋球菌流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检出4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其中分子量为4.2kb、7.4kb和39.5kb的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6.00%、58.00%和41.00%。质粒谱型共12型,以7.4kb 4.2kb、39.5kb 7.4kb 4.2kb、39.5kb 4.2kb3型为主,分别占21.00%、17.00%和15.00%;耐药谱型42型,以CPLX^R、TCR CPLX^R、CPLX^R CP^R菌株为主,分别占12.00%,、12.00%和7.00%。将3型主要的耐药谱与相应的质粒谱进行比较。结果 CPLX^R菌株以39.5kb 4.2kb质粒谱为主;TC^R CPLX^R菌株以7.4kb 4.2kb质粒谱为主;CPLX^R CP^R菌株以7.4kb和39.5kb 7.4kb 4.2kb质粒谱为主。结论 阳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质粒谱与其相应的耐药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选择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我们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对38株淋球菌作了除氨基糖甙类外六大类代表性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7.
威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威海地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耐药质粒的传播情况。方法:收集威海地区2000~2003年共82株淋球菌,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以λDNA/HindIII作为分子质量参照,以标准分子质量的电泳结果为标准系统,以其相对迁移率为自变量,其分子质量对数值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所带核酸的分子量。结果:82株淋球菌中检出11株PPNG菌株,阳性率为13.41%。所有PPNG菌株均携带4.5 Kb的“亚洲型”质粒。对由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株(TRNG)(MIC≥16μg/mL)为2株,加上中度耐药株53株(MIC≥8μg/mL)。82株淋球菌中有74株携带质粒,质粒总检出率为90.2%。共检出4种分子质量的质粒,分别为2.6、4.5、24.5和25.2 Kb,其中2.6 Kb质粒携带为49株,携带率为66.22%,携带4.5 Kb者59株,其中53株(89.83%)对青霉素耐药。携带25.2 Kb质粒的12株对四环素高度耐药。质粒谱共有7种,分别为4.5、2.6、(4.5 2.6)、(24.5 4.5)、(24.5 4.5 2.6)(、25.2 2.6)Kb及非质粒型,其中以(4.5 2.6)Kb和(24.5 4.5 2.6)Kb质粒谱型为主,分别占24.32%和14.86%。结论:质粒介导性耐药(包括PPNG和TRNG)是威海地区淋球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许定安①王震②淋球菌耐药性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其耐药情况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不尽相同。为了解镇江市目前流行的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我院从1991年开始建立起对淋球菌的耐药检测,现将1995年6月~1996年6月我...  相似文献   

9.
耐氟喹诺酮淋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现行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对氟喹诺酮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的淋球菌在一些国家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就耐氟喹诺酮淋球菌的流行现状,耐药机理及分子流行病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淋球菌的青霉素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瑟氏淋球菌是淋病及其相关疾病如尿道炎 ,子宫颈炎 ,输卵管炎等的病原菌〔1〕。由于淋病能造成永久性不育和宫外孕等严重后果 ,所以该病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 1944年采用青霉素治疗后 ,其发病率曾一度下降。但6 0年代后 ,该病在西方国家又迅速增多 ,其主要的一个原因即耐药菌株 ,特别是PPNG (penicillinase -producingNeisseriagonorrhoeae)的不断出现。近来的研究表明 ,已有 5 0 %的分离株带有青霉素耐药质粒。目前已知 ,除了质粒介导的淋球菌产 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以外…  相似文献   

11.
汕头市淋球菌耐药菌株和质粒图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球菌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剂敏感性。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用碱裂解法检测质粒。结果:检测了173株淋球菌。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87.9%、90.2%和66.5%,PPNG检出率4%,质粒检出率90.2%。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菌(TRNG)11.5%。结论: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治疗淋病的作用已很差。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钠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三嗪、壮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5种抗生素对124株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磺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了。结果显示:124株淋球菌检出β-内酰胺酶菌株(PPNG)4株(3.22%)、耐四环素菌株(TRNG)阳性2株(2.62%)、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MIC大于8mg/L19株(15.3%),未发现对头孢三嗪、壮观霉素耐药菌株,但头孢三嗪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应引  相似文献   

13.
头孢曲松为目前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国内外淋球菌耐药监测均发现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并已发现少数散发的头孢曲松耐药株。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主要由染色体介导,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抗生素作用靶位点的改变,影响抗生素与淋球菌的结合产生耐药;二是细菌细胞膜孔蛋白的改变,导致膜通透性降低产生耐药;三是外排系统的改变,导致细菌外排作用增强产生耐药。涉及的基因有penA、ponA、porB和mtrR等。  相似文献   

14.
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206株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头孢三嗪、壮观霉素、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和浓度和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显示9株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的菌株分别为97株(47.09%)和102株(49.51%)。全部分离菌株对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敏感。34株(16.5%)对环丙沙星耐药。该研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淋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70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菌株分别占60.00%(42)、71.42%(50)、37.14%(26)、54.28%(38),同时耐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80%(56)。未发现耐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的菌株。结论:武汉地区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均增长迅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其余4种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广州地区1996-1999年间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对622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年来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MIC50和MIC90无明显变化;青霉素MIC轻度升高,耐药率由57.2%升至83.8%。环丙沙星变化最大,1999年MIC50、MIC90和MIC几何均数分别较1996几何均数分别较1996年增高32、16和18.7倍,耐药率由17.6%骤增至78.4%。结果表明在广州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为治疗淋病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淋球菌对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性的符合率。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性病科门诊收集的10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布坦3种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克肟、头孢泊肟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MIC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布坦的敏感性。结果K-B法和Etest法对头孢克肟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2.0%和100%;K-B法和Etest法对头孢泊肟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4.9%和100%;K-B法和MIC法对头孢布坦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3.0%和95.3%。结论K-B法对3种药物敏感菌株的检测率与Etest或MIC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淋球菌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粒在介导淋球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耐药质粒的接合、转化及消除试验,比较试验前后各菌株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耐药性淋球菌菌株通过耐药质粒的接合和转化,可将其耐药性传递给敏感的淋球菌菌株,而耐药质粒的消除可使耐药性淋球菌恢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质粒的介导在淋球菌耐药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