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证实中国树Qu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能神经元的形态和神经纤维在神经垂体内的分布,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各核团内,OT能胞体均散在分布,大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梭形或星形。核圆形,大多偏心位。免疫反应产物弥散分布于胞浆内。分布在正中隆起(ME)和垂体神经部内的OT能神经纤维直径微细,数目少,免疫反应性弱,但有数目较多,体积较大且大小不  相似文献   

2.
用WQ-93钾离子透入仪筛选出对痛刺激敏感的SD大鼠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及针刺组,每组4只。针刺鼠用WQ-9E电针仪刺激两侧“足三里”穴,持续30min。所有动物同时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开胸,用Bouin液经心灌注固定,开颅取脑,作连续冰冻切片,隔片取一。  相似文献   

3.
对大鼠室旁核(PVN)神经元静脉注射胆囊收缩素(CCK-3)及胃充胀的电活动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静脉注射CCK-8及胃充胀可使室旁核内血压不敏感细胞电活动加强,而血压敏感细胞不出现兴奋反应。提示室旁核与胃之间的神经联系可能在摄食行为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横断后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Fos表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节段脊髓横断后引起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Fos表达,以初步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引起脑内心血管调节核团反应的机制。方法:脊髓C4、T4、T12横断术后3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VN、SON内Fos表达。结果:PVN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在C4组最高,T4组次之,T12组最低;SON内,各组间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引起PVN、SON神经元产生特异性反应,但两者发生反应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加压素变化的基因机制刘新峰金泳清陈光辉吴波胡兰萍冯根宝我们以往的研究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明显增高;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后,下丘脑和纹状体的AVP含量亦显著升高,且中枢AV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后激活的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室旁核(PVN)的神经元是否含谷氨酸能神经元。方法:利用FOS和谷氨酸免疫组化双标法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后PV、PVN的双标细胞。结果:VNS后PV、PVN中存在谷氨酸和FOS双标细胞。结论:VNS激活了PV、PVN的谷氨酸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NS)后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室旁核(PVN)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阐明星形胶质细胞在VNS治疗癫中的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NS前后PV、PV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VNS后,PV、PVNGFAP阳性纤维数量增多,染色加深,部分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增多,变粗变长。结论:VNS可以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提示PV、PVN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功能的改变可能在VNS抑制癫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GABA对大鼠下丘脑薄片室旁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GABA)对室旁核神经元(PVN)放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GABA对60个大鼠脑薄片111个室旁核神经元(PVN)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GA-BA可以使98个PVN中的73%放电频率明显减少甚至停止,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反应可以部分被GABAA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所拮抗,另外GABAB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苯氯丁氨酸也可明显抑制PVN的放电活动。结论:GABA对室旁核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GABAA和GABAB受体共同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进行了加压素(VP)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索酶(TPPase)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反应。IGSS法显示PVN和SON核团内均含有丰富的VP阳性细胞,10μm厚的冰冻切片上就能显示出VP阳性纤维。PVN和SON核团内显示很强的G-6-Pase、TPPase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用这三种酶反应,能清楚地显示出PVN和SON二核团的轮廓形态。文中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大鼠,在免疫后不同时间记录室旁核(PVN)单位放电。在免疫后d5(SRBC_5),PVN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高(对照组为1.76±1.01/s,SRBC_5组为4.02±1.24/s,P<0.01),此时大鼠免疫反应正处于高峰期。在免疫后d1、d3,脾细胞空斑形成反应低下,PVN单位放电频率无显著变化(SRBC_11.73±0.49/s,SRBC_32.44±0.96/s,P>0.05)。结果表明,免疫反应可提高大鼠PVN单位放电频率,提示PVN与免疫机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1)目的 探讨缩胆囊素(CCK)和缩宫素(OT)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共存现象。(2)方法 采用相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K和OT样免疫活性物质(CCK-IR,OT-IR)的分布。(3)结果 CCK-IR广泛分布在下丘脑的视上核,室周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和弓状核等区域,由中等大小卵圆形细胞构成,室旁核末检测到CCK-IR;OT-IR仅局限于室旁核和视上核,由大细胞构成。(4)结论 CCK和OT  相似文献   

12.
下丘脑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的影响 ,了解中枢胃动素参与胃运动调节的作用和机制。②方法 应用清醒动物核团微量注射记录胃运动 ,迷走神经切断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追踪的方法 ,观察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的影响。③结果 清醒动物微量注射胃动素入室旁核可使胃运动的幅度和频率均增大 (t =2 .2 134~ 3.0 34 4,P <0 .0 5 ) ,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后 ,室旁核注入胃动素对胃运动幅度及频率变化的影响消失 ;HRP逆行追踪实验中 ,迷走复合体注入HRP ,动物存活 2d后可在室旁核找到HRP标记细胞。④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内胃动素参与胃运动的调节 ,下丘脑 延髓迷走复合体 迷走神经 胃轴可能是实现此作用的主要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报道电刺激胸脊髓和孤束核对PVH单位的效应。用大鼠105只,尿酯麻醉,以玻璃微电极记录PVH单位放电,电刺激脊髓和孤束核观察其对PVH单位的效应。实验共记录了1365个PVH单位,其中对电刺激脊髓反应单位67个,对电刺澈孤束核反应的单位42个。电刺激脊髓可使PVH单位出现易化反应、兴奋反应、先兴奋后抑制和先抑制后兴奋反应以及抑制反应。本文就上述结果讨论了以下的可能性。(1)脊髓向PVH投射多数是多突触的,少数是少突触甚至是单突触的。并且脊髓向上投射可能存在快、慢两个途径。(2)孤束核头端到PVH的上传有多突触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免疫组化方法系统观察了大鼠下丘脑各部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催产素(OT)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AVP阳性细胞大部集中在视上核主部腹侧区、室旁核外侧亚核和视交叉上核。OT阳性细胞多分布在视上核主部背侧区、前连合核和室旁核内侧亚核、后亚核及外侧亚核周围部。在视前区第三脑室周围,紧靠室管膜,也可见许多OT阳性细胞。OT和AVP阳性细胞均见于环状核、穹隆核、内侧前脑束核等下丘脑附属核及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内,但未发现两者在这些部位的数量和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用电泳法将HRP导入大鼠下丘脑室旁核,标记神经元可见于端脑:外侧隔核、杏仁核群,终纹床核、海马和海马结构的下角。间脑:丘脑束旁核和连合核;下丘脑前区,视交叉上核,视上核、环状核、下丘脑背内核侧和腹内侧核,下丘脑后核,弓状核和乳头体核。脑干:中脑中央灰质和被盖背侧核,脑桥臂旁外侧核和内侧核,中缝核和蓝斑,延随的孤束核和外侧网状核。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辣根过氧化酶(HRP)顺行标记法证实: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传出纤维可投射到脊髓室管膜。脊髓T_(13)-L_3节段室管膜下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和终末,其它脊髓节段的标记纤维和终末稀少。标记纤维和终末集中分布在中央管的背侧和腹侧。其中部分标记纤维和终末伸入室管膜的基底层。脊髓室管膜的PVN传出纤维可能向脑脊液中释放神经激素,从而对脊髓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大鼠结肠粘膜EC细胞,并用Veibel体视学方法对该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鼠结肠粘膜EC细胞的体密度(Vv)为:0.0029士0.0003,面数密度(NA)为22.85士1.1.20个/mm~2;数密度(Nv)为1629士100.43个/mm~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对下丘脑內侧基底部神经元的影响?峁砻?MSG可毁损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可能随着作用剂量的加大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未见到MSG对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莨菪碱对大鼠离体室旁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对东莨菪碱抗休克的机制作进一步分析,观察其对大鼠离体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在25个大鼠下丘脑薄片上,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55个室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其放电活动可分非周期型和周期型两类。当灌流含东莨菪碱(10^-7mol/L,3min)的人工脑脊液后,在32个非周期型放电单位中呈现增频反应的有5个(15.6%),减频反应的12个(37.5%),15个无反应(46.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