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上腹部癌肿引起胆管扩张的CT表现,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应用CT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红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上腹部肿与胆管扩张情况。结果 原发性肝癌12例,有4例胆管扩张占33%,胆囊癌11例,有8例胆管扩张占73%,胆管癌10例,均有胆管扩张占100%,胰腺癌 32例,有26例胆管扩张占81%;胃癌37例,均无胆管扩张。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胆管扩张,原发性上腹部癌肿较易引起胆管扩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上腹部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本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提高CT对本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CT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主要有上腹部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的侵犯,血管、腹膜、种植转移及血道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虽有相同的CT征象,但亦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6层CT在腹部癌肿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原发性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癌肿手术后病人生存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前CT检查对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部位的观察和判断,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1]。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80例原发性肝、胰、胃癌及结肠癌伴腹部淋巴结转移在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探讨16层CT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密封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CT检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增强CT检测,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种植病灶指标。结果:试验组诊断腹部肿瘤的准确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 <0.05);试验组种植灶指标值(最小种植病灶、种植病灶长度、种植病灶宽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CT检测,增强CT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为临床预后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结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而结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结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赵新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49-5249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常见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腹部肿瘤的CT表现。结果肾母细胞瘤、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为小儿腹部常见肿瘤,各肿瘤CT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点。结论CT是诊断小儿腹部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胰腺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1例胰腺转移瘤,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性质、原发肿瘤诊断与胰腺转移瘤发现间隔时间及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①原发肿瘤:主要包括肺癌(10例)、贲门癌(2例)、结肠癌(3例)及肾癌(2例)等。②原发肿瘤诊断与胰腺转移瘤发现间隔时间:7例在原发肿瘤的同时发现有胰腺转移瘤,14例间隔时间为1周~8年(中位间隔时间为15个月)。③CT表现:包括单发结节(13例)、多发结节(7例)及胰腺弥漫性增大(1例)三种形式,肿块大小主要在2~5cm(10例),大部分无强化(15例),大部分没有合并胆管及胰管扩张(17例)。结论综合分析CT表现及病史对胰腺转移瘤的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点及其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选取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为胃癌且有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2例,均经螺旋CT进行腹部增强扫描,重点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以及强化后表现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胃癌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以肝胃韧带(79%)、腹腔动脉周围(58.1%)、腹主动脉周围(33.9%)及胃结肠韧带(30.6%)转移发生率较高。中上腹部共计160个部位发生淋巴结转移,每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数为1~7个,平均2.58个/例。转移性淋巴结的最大短轴径(MSAD)为1.1~5.3 cm,平均3.7 cm。共计有123个部位(71.3%)转移淋巴结中观察到较明显坏死,转移淋巴结≥2.5 cm较多见。结论胃癌的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主要沿胃的淋巴引流途径,与肿瘤在胃中所处位置有关。增强螺旋CT扫描转移淋巴结常呈等低密度,边缘多模糊,可发生坏死,部分可见融合。  相似文献   

9.
上腔静脉综合征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SVCS DT诊断文献的回顾性分析,表明CT在诊断SVCS及其侧枝循环上,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膜转移瘤的CT特征,提高胸膜转移瘤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院做CT检查的30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胸膜转移瘤病例,使用GE公司生产的Hispeed.zx/i型单层螺旋CT机,层厚、层距均为10 mm,螺距1.5,病分病例行5 mm薄层或高分辩扫描,所有病例均先行平扫,25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 胸膜转移瘤的CT表现依次为:包裹性胸腔积液伴不规则胸膜增厚(56.6%)、胸膜结节及结节状胸膜增厚(46.6%)、胸膜软组织肿块(13.3%)、少量气胸(1.0%)等,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结节或结节状胸膜增厚共占76.6%,增强扫描胸膜软组织灶呈中等度以上强化,CT值>20 HU,66.6%病例并其他胸内转移征象,73.3%原发灶为肺癌,20.0%找不到原发灶.结论 螺旋CT能发现大部分胸膜转移瘤,结合原发灶病史及其他胸内转移征象,大部分病例能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表现为少量胸腔积液或轻度带状胸膜增厚与反应性改变尚难鉴别,诊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将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57例患者设为转移组,同期不伴淋巴结转移的50例肝癌患者为非转移组,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情况。结果与结论: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等于或超过5cm、肿瘤包膜不完整、病理Ⅲ-Ⅳ级者多见;术后1年生存率低。提示伴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发癌(CUP)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经临床诊断为CUP的121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年龄30~86岁(63±12岁),回顾性分析其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本研究的最终诊断均通过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8F-FDG PET/CT显像成功在121例患者中检出原发性肿瘤59例(49%)。18F-FDG PET/CT显像检测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n=31)。1例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发现两种原发性肿瘤(前列腺癌和结肠癌),肺活检显示此患者为前列腺癌,结肠癌被认为是同步的第二原发肿瘤。11例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为假阳性。51例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未能检测到任何原发肿瘤病灶,其中有11例患者在临床随访中检测到原发肿瘤病灶,因此认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测原发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78%和82%。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是检测CUP病灶原发肿瘤的可靠方法。除了发现原发性肿瘤外,还可帮助确定疾病的程度,并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原发性输尿管癌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4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肿瘤及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对照输尿管肿瘤的位置,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结果:4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16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癌,转移率为36.4%;其中输尿管上段癌23例,淋巴结转移癌5例,转移率为22.0%;输尿管下段癌21例,淋巴结转移癌11例,转移率5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0年,死亡9例(20.5%),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6例(36.4%),肿瘤进展率为56.8%;其中输尿管上段癌进展9例,肿瘤进展率36.0%,输尿管下段癌进展16例,肿瘤进展率6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膀胱癌12例,发生率27.3%,其中输尿管上段癌术后出现5例,发生率41.7%,输尿管下段癌术后出现7例,发生率58.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输尿管下段癌更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也较输尿管上段癌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82例已确诊的HCC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D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DCD、AF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DCD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FP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DCD及AFP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有望成为HCC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腹腔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腹腔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肝癌腹腔转移患者的超声表现、手术所见及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等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腹腔转移21例,漏诊7例。16例腹腔转移患者表现为腹腔内孤立或散在多发结节,余5例表现为腹腔内巨大实性结节。单发结节11例,多发结节10例,CDFI探及17例患者结节内有血流信号。结论结合肝癌原发病灶的情况和AFP、糖类抗原19-9血清学资料,对于高度可疑发生腹腔转移的患者在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全面扫查,重点扫查中上腹网膜区;对于腹腔内肠气干扰明显的患者可结合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1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worldwide; however, cases with metastasis to the oral cavity are extremely rare. Herein, we report a 68-year-old man who was diagnosed with HCC. Ten months after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right half of his liver, the patient developed gingival metastasis. Unfortunately, the patient died 4 months after the diagnosis. We discuss treatment options, pathological results, and disease prognosis. When a mandibular gingival mass is found, metastatic tum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this regard,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are valuable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mandibular gingival metastasis. This case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HCC involving the oral cavi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5例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1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125例中发现骨转移癌37例,阳性率29.6%。其中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26例;单发转移4例;多发转移33例。发现骨转移病灶的部位以胸廓(126个)、脊柱(81个)为主。乳腺癌术后随回访年限的增加,骨转移阳性率增加。结论核素骨显像可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对于病情估计和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含量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以人细胞角蛋白抗体和CD45抗体双色免疫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外周血标本中肿瘤细胞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均未检测到肿瘤细胞。77例乳腺癌患者中64例检测出肿瘤细胞,阳性率为83.1%。Ⅲ+Ⅳ期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含量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主支气癌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主支气管癌25例。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在18-67岁之间。结果 根据影像表现分为三型;腔内型12例,腔壁型6例,腔内外型9例,另侵犯气管隆突3例,淋巴结转移5例,鳞癌13例,低分化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2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癌内瘤1例,嗜银细胞癌1例,结论 CT在主支气管癌的定位、定形、定性诊断方面有优势,对制定治疗方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