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微创闭式引流术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临床、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微创闭式引流术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射化疗药,同时静脉滴注参麦。结果:5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R6例。PR23例。NR4例。总有效率87.87%。结论:该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导管穿刺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微创性。方法微创导管穿刺置入胸腔闭式引流19例,传统皮肤切开胸腔闭式引流2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并发症及愈后疤痕。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示良好效果;试验组置管时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愈合疤痕小。结论微创导管穿刺置入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更加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18例自制简易DRW型胃管经皮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经验与教训,分别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和护理进行了介绍,认为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气胸时创伤小、污染机会少、费用低的优点。而术前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将3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研究组19例中肺完全复张18例,无效1例,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肺复张时间(2.14±1.92 d)、术后胸痛时间(1.75±1.12 d)、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2.25±0.72 d)、住院天数(7.25±2.81 d)均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操作简单方便,组织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且其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拔管后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前微创技术在医学界各学科受到广泛重视,应用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及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也逐渐被有识之士认同。因该项操作技术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较全面的专科知识及超声影像方面的知识,如不了解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证及技术要点,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笔者应用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及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40例,治疗效果良好。其操作简便快捷,效果确切,现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简便易操作、快速有效解除张力性气胸、血气胸的急救术式。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62例微创套管针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术救治张力性气胸及血气胸。结果:62例中外伤性血气胸46例,其中双侧3例;自发性张力性气胸16例,其中双侧3例均采取急诊床旁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症状缓解率100%,除2例因肺漏气量大中转电视胸腔手术治愈,2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死之外,均获得治愈。结论:本术式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相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快捷,更适合于现场急救、救护车上及床旁抢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方法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血浆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依据胸部CT确定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seLdinger技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同时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慢阻肺合并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微创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时间、创口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6例,治愈44例,无效2例,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治愈率95.65%;对照组治愈46例,治愈率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VAS评分、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创式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慢阻肺合并气胸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好,创伤小,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引流置管时间短,更适合于年老体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鹏 《临床医学》2003,23(11):56-57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简称慢阻肺 )并发自发性气胸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患。在其气胸的治疗中 ,对经反复胸穿抽气治疗失败后的患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 ,现予以改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 ,即行中心静脉套管留置持续闭式引流术 ,其创伤更微 ,更易使年老体弱患者接受。现将本院接受此  相似文献   

10.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利用重力,引流出胸腔内的液体、气体等,促进肺复涨,恢复肺功能.我科自2010年采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不仅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而且引流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类胸腔积液、气胸、脓胸等的有效治疗方法.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是胸腔闭式引流患者顺利拔管恢复的重要保证.现将我科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微创闭式引流治疗的20例单纯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通过有效的护理,均获治愈。讨论在微创闭式引流治疗单纯性自发性气胸中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文登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60例。患者在接受3HRZE/9HR正规口服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其中30例应用微创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另3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比观察两组发热消退时间、胸闷症状改善、胸水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发热消失时间、胸闷症状改善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4.7±1.4)、(1.4±0.3)和(4.10±1.31)d,而穿刺抽液组对应分别为(9.5±2.3)、(4.5±1.2)和(13.56±2.1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并发症方面,导管引流组3例(10%)出现胸膜增厚,1例(3.3%)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未发生血胸、气胸及胸膜反应;穿刺抽液组18例(60%)出现胸膜增厚,12例(40%)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血胸、气胸和胸膜反应各3例。两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气胸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采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2004-2006年收治的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小导管行胸腔内植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52例胸腔闭式引流,其中胸腔闭式引流电动负压吸引8例,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治愈48例,转入胸外科4例。结论小导管行胸腔内植管引流术避免了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及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优势。方法对2010年以来本科收治的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持续排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不留瘢痕,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临床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结果42例患者,导管滑脱2例,术后导管堵塞2例,堵管发生率4.76%。本组患者无发生术后出血、感染、气胸、胸液外渗等。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安全有效,但要加强置管护理,减少导管堵塞、滑脱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肺癌伴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实施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入胞必佳。[结果]40例病人均穿刺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有效率达95%。[结论]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安全,可减少穿刺次数,省时省力,并发症少,引流充分,胸腔内给药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悦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645-646
目的:探讨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17例,均经胸部平片证实胸腔积液。其中9例行胸腔穿刺治疗,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患者胸水引流充分,合并症少且疗程明显小于胸腔穿刺组患者。结论: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应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及闭式冲洗引流血肿。结果30例均一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其中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行微创穿刺后治愈。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优越性。方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的2组患者进行效果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伤口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伤口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创伤小、效果可靠且治疗护理简便。  相似文献   

20.
张志丽  张涛  陈艺坛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91-1093
目的探讨野战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将确诊的血气胸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自制野战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观察置管失误及其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置管时间6.1±1.5min,较对照组12.7±3.5min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出现胸腔引流术失误,而治疗组未发现。结论野战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创伤性血气胸救治效果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相同,护理工作量小尤其便于院前急救及战伤急救时血气胸伤病员的运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