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与流感病毒A型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60例首次热性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并比较感染流感病毒A型(流感组)与未感染流感病毒A型(非流感组)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流感组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流感组(P〈0.01);流感组中,年龄〉3岁的患儿显著多于非流感组(P〈0.01)。热性惊厥发作时,流感组比非流感组的体温更高(P〈0.01)。结论流感病毒A型感染与大龄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热性惊厥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类疱疹病毒Ⅵ型(HHV-6)与儿科许多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HHV-6感染检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检测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个月~6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5例,幼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疱疹病毒6型(HHV -6)感染与白血病的关系。 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白血病22例和对照组15例血清中抗HHV- 6 IgG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 6 DNA序列。 结果 白血病患者血清抗HHV -6 IgG的阳性率和滴度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 .05);其HHV -6 DNA的检出率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 05)。 结论 HHV 6感染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感染与淋巴瘤的关系。 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 ,分别检测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 (其它血液病 )患者血清中抗HHV 6IgG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HV 6DNA序列。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瘤患者淋巴结组织标本中HHV 6抗原。 结果 淋巴瘤患者抗HHV 6IgG的阳性率为 95 5 % ,几何平均滴度为 1∶12 3,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淋巴瘤患者标本中HHV 6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的 5例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组织标本中 ,4例HHV 6抗原阳性。 结论 HHV 6感染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在药疹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Southern blotting检测药疹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HV6 DNA,并对HHV6阳性标本进行酶切分型;采用ELISA法检测EBV VCA-IgM;采用RT-PCR-Southern blotting检测EBV即刻早期基因 BZLF1 mRNA.结果 药疹病人EBV DNA阳性率(77.42%,24/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77.84,P<0.01),但HHV6阳性率(32.26%,10/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00,P>0.05).10例HHV6阳性药疹病人全部为HHV6A 亚型,未检测到HHV6B亚型;而正常对照组73例HHV6阳性标本中有13例为HHV6A亚型.药疹病人EBV VCA-IgM阳性率(19.34%,6/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χ2=4.61,P<0.05).10例HHV6阳性药疹病人中有9例检出EBV DNA,5例BZLF1 mRNA阳性病人中有4例检出HHV6 DNA,药疹病人BZLF1 mRNA检出率与HHV6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P<0.05).结论 药疹病人存在EBV的活动性感染,且EBV和HHV6可能有相互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的关系?方法:巢式PCR法检测40例神经胶质瘤样本和13例正常脑组织样本中HHV-6?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HHV-7 DNA序列?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神经胶质瘤样本和正常脑组织样本中HHV-6?HCMV?HHV-7抗原的表达?结果:巢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HHV-6 DNA阳性率为42.5%,正常脑组织HHV-6 DNA阳性率为7.7%(P = 0.020),神经胶质瘤组织HCMV?HHV-7 DNA阳性率分别为20.0%和5.0%,正常脑组织未检测到HCMV和HHV-7 DNA(P值分别为0.087和0.566)?进一步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HV-6早期抗原p41的表达,神经胶质瘤组织阳性率为27.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 = 0.030)?同时检测HHV-6晚期抗原gp116/64/54的表达,神经胶质瘤组织阳性率为32.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 = 0.014)?用HCMV pp65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其在神经胶质瘤中阳性率为12.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 = 0.229)?HHV-7 pp85抗原在神经胶质瘤样本和正常脑组织样本中均未检出阳性表达?结论:根据PCR和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HHV-6感染在神经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具有显著性差异,HHV-6感染在神经胶质瘤的病因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的人疱疹病毒6型与疾病的关系。应用淋巴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对4例临床确诊为婴儿玫瑰疹患者的外击血淋巴细胞作病毒分离,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鉴定。结果;3例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肿大,呈气球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电解质的关系。方法:热性惊厥患儿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发热无惊厥患儿58例,两组均排除如胃炎、腹泻病等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其他原因。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血钠、血氯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低钠血症可改变水在体内各区分布,会使脑细胞肿胀,减少颅内血液的供应;同时也压迫脑脊液系统,减少其间隙和增加脑脊液的压力,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出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和惊厥等。血钠降低机制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有关,机体在惊厥、缺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我国的人疱疹病毒 6型(Human herpesvirus-6, HHV-6)与疾病的关系。应用淋巴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对 4例临床确诊为婴儿玫瑰疹(Exanthem Subitum, E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作病毒分离,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鉴定。结果:3例出现细胞病变(CPE),表现为细胞肿大,呈气球状。新分离毒株置-40℃冻存6个月后,对脐血淋巴细胞(CBM)仍能产生明显CPE。用抗HHV-6单抗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产生明显的荧光。结论:结果证实新分离的病毒为HHV-6。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家族性热性惊厥与HCN2基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CN2基因是否为中国儿童单纯性家族性热性惊厥(FC)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60例北方汉族单纯性家族性热性惊厥患儿,对位于染色体19p13.3区域的HCN2基因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用以寻找可能的突变。对发现突变的区域,加入101名来自同一地区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3~8外显子均没有发现突变,找到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其中8个还没有报道(714T→C、723T→C、858T→C、915C→T、921C→T、963C→T、IVS4+6C→T、IVS5157G→A)。选择9个SNP作为遗传标记,进行相关分析。各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FC组(60例)和对照组(101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N2基因可能不是单纯性家族性热性惊厥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侧颞叶癫痫与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检测HHV-6在27例难治性癫痫脑组织和血标本中的感染情况。其中,内侧颞叶癫痫(MTLE) 15例,其他类型难治性癫痫(non-MTLE)12例,并用20例无癫痫病史的脑肿瘤周围正常脑组织和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HHV-6 DNA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4%。其中,15例MTLE组患者脑组织中10例阳性,阳性率为66.7%;而在12例其他类型难治性癫痫中仅2例阳性,阳性率为16.7%;对照组均显示阴性。血标本显示MTLE 11例、非MTLE 3例、对照组1例阳性。结论难治性癫痫,尤其是内侧颞叶癫痫与人类疱疹病毒-6感染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疱疹病毒6型(HHV-6)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HHV,6南京分离株E5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实验等方法鉴定单抗.并采用套式PCR法和ELISA法,在口腔癌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获得了一株分泌抗HHV-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命名为JA9.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表明:其为IgGl亚类,轻链为K.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单抗效价为1:500;单抗腹水滴度为1:8.0×104.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JA9单抗腹水与约75 ku HHV-6 E5病毒蛋白结合.口腔癌患者唾液的HHV-6阳性检测率结果分别是:套式PCR法60%.ELISA法40%.结论:成功制备并鉴定一株抗HHV-6南京分离株E5单克隆抗体,为HHV-6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用病毒分离、PCR和血清学方法追踪研究31例器官移植病人HCMV和HHV6感染情况及其对移植的影响。结果显示:HCMV和HHV6分离率分别为355%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为258%和323%;术前相应的IgM阳性率分别为0%和32%,术后IgM阳性率分别为194%和258%;术前DNA阳性率分别为350%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高达452%和613%,并在3个月内维持高水平。早期死亡病例100%有HCMV和/或HHV6感染。活动性HHV6和HCMV感染率分别为323%和258%,多为复发性,术后2周出现,3~4周达高峰,3月内均可发生。提示术后HHV6和/或HCMV感染是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热性惊厥与人染色体19p13.3连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初步明确家族性热性惊厥(FC)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对63个FC家系共248名成员地行染色体19p上四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19S253、D19S395、D19S591和染色体8q上二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8S84和D8S85的基因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对其中10人三肛家系共81名成员用PPAP软件计算优良对数记分(Lod)值。结果 FC家诲成员和正常对照人群(103名)在3个位点上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FC家系在D8S84、D19S395和D19S591位点都存在传递不平衡,γ^2值分别为4.0、5.124和7.364,均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D19S253、D19S395和D19S591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0.58、1.53和1.42,而多点Lod值达到2.78.D8S84和D8S85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0.00002和0.0000017,8q上引2标记与FC多点Lod值为0.88。非参数分析(TDT法)和参数分析(Lod值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FC与人染色体19p13.3连锁,而不与染色体9q连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发表的IL-6基因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的相关文献,以OR及其95%CI为合并效应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TATA12.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7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516例,对照528例.结果显示IL-6基因-572C/G(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之间具有显著关联(GG+CG vs.CC:OR=2.22,P=0.05;G vs.C:OR=2.44,P<0.01;GG vs.CC:OR=3.69,P=0.03;GG vs.CG+CC:OR=3.43,P<0.01).根据可能的重要的混杂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发病风险具有显著关联(GG+CG vs.CC:OR=3.32,P<0.01;G vs.C:OR=3.23,P<0.01;GG vs.CC:OR=7.27,P<0.01;GG vs.CG+CC:OR=5.17,P<0.01:CG vs.CC:OR=2.56,P=0.02).而在其他人群中除在隐形模型(GG vs.CG+CC:OR=2.40,P<0.01)外,其他遗传模型均未显示明显相关性.根据FS诊断标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依据中国标准进行诊断时,该基因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GG+CG vs.CC:OR=4.57,P<0.01;G vs.C:OR=4.36,P<0.01;GG vs.CC:OR=12.75,P<0.01;GG vs.CG+CC:OR=8.60,P<0.01:CG vs.CC:OR=3.40,P<0.01).结论 IL-6基因-572C/G(rs1800796)多态性可能与小儿FS易感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FS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合并疱疹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HS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疱疹病毒感染的预防:给予无环鸟苷500mg/d,从0天-+28天静脉滴注预防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采用无环鸟苷,α-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方案治疗。结果:21例患移植后合并疱疹病毒感染5例(发生率23.8%),经过上述治疗后,5例疱疹病毒感染患全部治愈,无一例因疱疹病毒感染死亡。结论:应用无环鸟苷可推迟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但不能阻断共发病,无环鸟苷,α-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方案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作为宿主建立HHV-6A亚型潜伏感染神经系统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HHV-6A急性感染U251细胞后随细胞传代,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病毒复制及检测病毒基因表达情况等确定其进入潜伏感染阶段?结果:HHV-6A在急性感染U251细胞后随传代数的增加,病毒基因拷贝量逐渐减低至稳定的低水平,而代表处于潜伏感染阶段的HHV-6A病毒U94基因的转录逐渐下降随后维持在稳定水平表达?结论:HHV-6A 在体外感染U251后通过传代使病毒从急性感染期逐渐转入潜伏感染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