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降压、降脂、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针60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孢磷胆碱钠针500mg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比对照组的80.0% 明显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3例和5例,症状较轻.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较好,作用与降低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GM-1)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学习记忆的影响。②方法采用Marmarou的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创伤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前3组各36只分为伤后6、12、24、48、72 h5个时相组,每亚组6只,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余6只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对照组12只,其中6只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另6只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③结果GM-1能够使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高峰明显下调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④结论GM-1可能是治疗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纯化酶(NSE)的影响及其对病情的影响及预后价值。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神经节苷脂60~100 mg静脉滴注,连用15 d;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对NSE进行检测,同时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3个月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2周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E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具有保护神经,改善脑出血预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低血糖新生儿48例,依据临床表现分为症状性低血糖组(n=22)和无症状低血糖组(n=26)。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40例。各组新生儿留取出生后24、72 h血清样本,采用Human S100B Elisa kit及酶标仪检测血清S100B水平;应用罗氏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NSE水平。各组新生儿均行脑电图检查。结果症状性低血糖组血糖水平低于无症状性低血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无症状低血糖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症状性低血糖组低血糖持续时间高于无症状低血糖组(P<0.01);24 h血清NSE和S100B水平表达症状性低血糖组均显著高于无症状低血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无症状低血糖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72 h血清NSE和S100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血清NSE和S100B与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血清NSE与S100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及NSE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时水平升高,且与患儿血糖降低程度以及低血糖持续时间相关,可作为反映新生儿HBD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术前ASA分级和NYHA分级均为Ⅱ~Ⅲ级,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6分。患者随机分为SMI组(S组,n=20)及对照组(C组,n=20)。麻醉诱导后转机前,S组静脉滴注SMI(0.6mL/kg加至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C组滴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主动脉阻断、CPB及麻醉维持时间,观察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min(T1)、复温至36℃(T2)、CPB停机1h(T3)、6h(T4)、24h(T5)、48h(T6)、72h(T7)时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结果,术后3d复测MMSE并评估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C组T1~T2、T4~T7时、S组T1、T4~T7时血氧饱和度(SJvO2)、血氧分压(PJvO2)下降(P<0.05或P<0.01);与C组比较,S组T2~T3时SJvO2、PJvO2升高(P<0.01);术后3d,S组MMSE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发生障碍,而SMI可通过提高脑组织的氧供应,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对复苏大鼠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成年大鼠复苏后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常规复苏组(n=10)和依达拉奉组(n=10),常规复苏组和依达拉奉组建立复苏后脑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水平变化.结果 复苏后24 h、48 h、72 h依达拉奉组血清NSE水平较常规复苏组降低(P<0.01);依达拉奉组血清S100测定值亦低于常规复苏组各个时点的水平(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复苏后成年大鼠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脑糖利用和乳酸浓度变化以及脑苷肌肽对其影响。方法40例ECC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脑苷肌肽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脑苷肌肽20 ml(每毫升含神经节苷脂50μg、多肽3.2 mg),B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ECC开始降温至鼻咽温33℃(T2)、心肌血运阻断20 min(T3)、ECC复温至鼻咽温33℃(T4)、ECC结束(T5)以及手术结束(T6),测定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血糖浓度差(G(a-v))以及颈静脉球部乳酸浓度(Lac)。结果两组ECC降温及低温稳定阶段(T2和T3)G(a-v)显著低于基础值T1(P<0.05),并在T2点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复温时(T4)G(a-v)升高,ECC结束及手术结束时G(a-v)再次降低,低于基础值,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Lac在ECC开始后进行性升高,ECC结束达到峰值,在T4、T5及T6点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可提高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降温阶段脑糖利用,增加能量供应,减少乳酸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B亚型(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早期判断体外循环手术后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心脏病手术患者48例,体外循环组(n=40)和非体外循环组(n=8),于手术前、后24h和48h检测血清S100B和NSE的浓度,术后48h根据“心脏术后神经功能状况评估法”计算脑损伤指数(DQ)。结果在体外循环术后24h和48h血清S100B(0.61μg/L±0.18μg/L,0.37μg/L±0.12μg/L)和NSE(10.14μg/L±3.87μg/L,5.77μg/L±2.31μg/L)的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0.05±0.03μg/L,2.98±1.49μg/L)(均P〈0.01),而非体外循环组术后S100B(0.05μg/L±0.03μg/L,0.04μg/L±0.03μg/L)和NSE(2.91μg/L±1.56μg/L,2.87μg/L±1.41μg/L)与术前浓度(0.04μg/L±0.03μg/L,2.76μg/L±1.23μg/L)无差异(均P〉0.05)。体外循环术后24h和血清S100B和NSE的水平与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关(均P〈0.05)。血清S100B和NSE的水平与DQ均呈正相关(r=0.739P〈0.01,r=0.371P〈0.05)。结论血清S100B和NSE均为判断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但联合检测血清S100B和NSE的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复合谷胱甘肽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35~66岁,体质量51~78 kg,性别不限,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谷胱甘肽组(G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复合谷胱甘肽组(PG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于气管插管后P组、G组和PG组分别经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谷胱甘肽100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和谷胱甘肽100 mg/kg。与麻醉诱导后30 min(T1)、CPB即刻(T2)、CPB结束后30 min(T3)、3 h(T4)、6 h(T5)和12 h(T6)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8的质量浓度。与上述各时点取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ed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和记录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结果:与C组比较,P组、G组和PG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质量浓度降低(P<0.05);与P组和G组比较,PG组TNF-α、IL-6和IL-8的质量浓度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G组和PG组OI、Cdyn升高,RI降低(P<0.05);与P组和G组比较,PG组OI、Cdyn升高,RI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复合谷胱甘肽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损伤,其机制与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过程中就开始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40例非糖尿病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20)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强化组,n=20)。强化组患者术中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术后控制在4.4~8.3 mmol/L;常规组患者术前、后没有胰岛素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T1)、CPB开始后(T2)及CPB结束即刻(T3)、6 h(T4)、12 h(T5)、24 h(T6)和48 h(T7)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胰岛素、白介素(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胰岛素水平在CPB开始后上升,于CPB结束时达高峰,随后下降;强化组胰岛素水平从CPB后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两组TNF-α和IL-1β、IL-6水平在CPB开始后上升,CPB后6 h达高峰,随后下降;强化组TNF-α和IL-1β、IL-6水平从CPB后开始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两组IL-10水平在CPB结束时上升,于CPB 12 h达高峰,CPB开始后对照组IL-10水平始终低于强化组(P〈0.05或P〈0.01)。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治疗明显缩短了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P〈0.05),两组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减弱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TNF-α和IL-1β、IL-6的表达,起到调节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缩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中促炎细胞因子、心功酶、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及应用乌司他丁(UTI)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辨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UTI组(U组)32例,对照组(C组)28例。U组接受UTI90万IU,于麻醉后至CPB前缓慢静注30万IU,另60万IU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C组不接受UTI。分别于术前、术半、术后第1,3,7天测量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记录心脏复跳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炎性细胞因子术前各指标均无差异,术后显著升高(P<0.05);IL—6,IL—8,TNF—α以术毕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组间比较,术毕、术后第1天U组IL—6,IL—8,TNF—α水平较C组低(P<0.05)。②CK—MB及cTnI术毕最高,LDH术后第1天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组间比较,术毕3项指标U组均低于C组(P<0.01—0.05)。③术毕IL—6与LDH及cTnI,IL—8与CK—MB及LDH均成显著正相关(P<0.00—0.05)。④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U组为81%,C组为79%。术后U组应用多巴胺的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U组肾上腺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少于C组(P<0.05)。结论:UTI可抑制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降低CK—MB,LDH,cTnI的释放,减轻心脏手术中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方法 85例二尖瓣病变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对体外循环建立方法、体外循环管理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85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0~155(120.7±17.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90(51.2±9.1)min。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术后任何不良事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记录住院时间及90天死亡率。3个月后,使用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数据、生活质量、焦虑和疼痛。结果 C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术后谵妄(POD),S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3 d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术前1 d均增高,但S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90 d随访时,MMSE评分与基线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共有4例(10.0%)患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OCD)。〖JP2〗两组间POCD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EQ-5D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益于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心脏损伤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S组(七氟烷组)和I组(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分别吸入七氟烷和异氟烷进行心脏预处理:监测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1.3 MAC,持续30 min,并洗脱15 min。C组(对照组)吸入纯氧。3组患者麻醉维持选用芬太尼(40~45μg/kg)和咪达唑仑,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3组施行相同的CPB和手术方式。观察心脏自主复跳率和复跳时间,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种类及使用数量。并观察手术前,主动脉开放4 h、24 h、36 h的静脉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 3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主动脉开放后S组和I组在相同时间点的CK-MB和cTnI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S组的CK-MB和cTnI在相同时间点略低于I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组和I组的心脏复跳时间,低于C组(P<0.01);S组的辅助循环时间低于I组和C组(P<0.01)。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一样,预处理后可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引起的心肌酶释放;有利于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不能说明七氟烷优于异氟烷。 相似文献
18.
羟乙基淀粉130/0.4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预充6%羟乙基淀粉(万汶,HES130/0.4)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在CPB心内直视术期间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拟在浅低温不停跳CPB下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Ⅱ-Ⅲ,随机分为万汶(HES130/0.4)组和明胶(琥珀酰明胶)组,每组20例。预充液胶体为:万汶组,6%HES130/0.420—25ml/kg;明胶组,琥珀酰明胶20~25ml/kg。两组采用统一的术前用药、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方法。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后20min(T1)、停机即刻(T2)、停机后60min(T3)、停机后24h(T4)采中心静脉血液2ml离心,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B蛋白。并于上述时点同时取颈内静脉、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及血糖测定,计算出脑氧耗和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结果万汶组和明胶组S100B蛋白均在转机后(T1)上升、停机即刻(T2)达到高峰、停机后回落。但在T1、T2、T3时点万汶组S100B蛋白明显低于明胶组(P〈0.01)。SjvO2和CMRO2/CMRGLU于转机20min(T1)时两组均升高,停机即刻(T2)回落,停机后(T3、T4)逐渐回升。组间比较,T1、T2、T3万汶组明显高于明胶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升高,停机时达高峰,停机后逐渐回落。HES130/0.4可能通过改善脑组织氧代谢,从而减少脑损伤,降低转机过程中及停机后1h血清S100B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MVR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丙酚组(P组)。麻醉维持: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3μg/L,芬太尼2~3μg/(kg·h);R组夹闭主动脉前,以4μg/(kg·min)的速率输注瑞芬太尼5min,间隔5min后重复输注共3次,夹闭主动脉后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3μg/L。芬太尼2~3μg/(kg·h)。于切皮前即刻、CPB前即刻、CPB后即刻、回ICU后即刻、6、12h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于麻醉诱导前,回ICU后即刻、6、12、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两组各时点MAP、CVP、HR和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皮前即刻和P组比较;R组回ICU后各时点CI升高(P〈0.05)。与P组比较,R组回ICU后各时点cTnI浓度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两组心肌梗死、房颤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cTnI浓度〉2μg/mL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对CPB下MVR患者围术期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七氟醚旁路洗入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467岁,体质指数16.767岁,体质指数16.7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3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P<0.05)。结论七氟醚旁路洗入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脑氧代谢率有关。 相似文献